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五十四条理解与适用

合同法五十四条理解与适用

发布时间: 2025-04-03 20:49:52

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法律条文精简版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目的:保护合同权益,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建设。


第二条 合同定义: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第三条 当事人平等原则:不得强加意志。


第四条 自愿订立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五条 公平原则:确定各方权利与义务。


第六条 诚信原则: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第七条 合法原则: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维护公德。


第八条 法律保护:合法合同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九条 订立条件:具备相应民事能力。


第十条 订立形式: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


第十一条 书面形式: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


第十二条 合同条款:当事人的名称、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法。


第十三条 订立方式:要约承诺。


第十四条 要约要求:内容具体明确,承诺后受约束。


第十五条 要约邀请:希望他人提出要约。


第十六条 要约生效:数据电文到达时间适用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 要约撤回:撤回通知应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前或同时到达。


第十八条 要约撤销:通知应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前到达。


第十九条 特定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


第二十条 要约失效。


第二十一条 承诺定义: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条 承诺方式:通常通过通知,特殊情况下可通过行为。


第二十三条 承诺期限:要约指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无期限时根据具体情形确定。


第二十四条 要约生效时间:数据电文的到达时间适用相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承诺生效时间: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条 承诺通知生效时间: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无需通知按习惯或要约要求行事。


第二十七条 承诺撤回:撤回通知应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前或同时到达。


第二十八条 逾期承诺视为新要约。


第二十九条 无效承诺:超过承诺期限,通常无效,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


第三十条 承诺内容变更:实质性变更构成新要约。


第三十一条 省略条款


第三十二条 合同书形式:双方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条 信件、数据电文形式: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第三十四条 合同成立地点:承诺生效地点。


第三十五条 合同书形式:签字或盖章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


第三十六条 书面形式:法律规定或约定时,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条 合同书形式:在签字或盖章前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八条 国家指令或订货合同:按法律、法规订立。


第三十九条 格式条款:公平确定权利义务,注意责任免除或限制。


第四十条 格式条款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加重责任、排除主要权利。


第四十一条 格式条款解释:按通常理解;两种解释,不利提供方;条款不一致,采用非格式条款。


第四十二条 合同过程欺诈或隐瞒重要事实: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 合同过程商业秘密泄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 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第四十五条 附条件合同: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四十六条 附期限合同:期限届至时生效;期限届满时失效。


第四十七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需法定代理人追认。


第四十八条 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未经追认,对被代理人不生效,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第四十九条 相对方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代理行为有效。


第五十条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超越权限:相对人不知或不应知的,代表行为有效。


第五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处分财产:事后追认或取得处分权后,合同有效。


第五十二条 合同无效情形:一方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 免责条款无效情形: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


第五十四条 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订立,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处理。


第五十五条 撤销权失效:一年内未行使,或明确放弃;五年内未行使,权消灭。


第五十六条 合同无效或撤销:自始无效,但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


第五十七条 无效或撤销合同:解决争议条款仍有效。


第五十八条 无效或撤销合同后果:财产返还或补偿,双方责任分担。


第五十九条 恶意串通损害利益财产处理:法律有规定的,按法律规定。


合同履行:第六十条至第六十六条,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全面履行。


合同条款不明确:补充协议、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履行方式、费用、价格调整、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债务履行顺序:第六十三至第六十九条。


债务人提前履行、部分履行、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条件与后果:第七十条至第七十三条。


撤销权行使范围与条件:第七十四条。


合同终止:第七十五至第八十条,债务履行完毕、解除、抵销、提存、免除、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等。


合同终止后义务: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合同解除:协商一致,一方解除条件成就解除。


合同解除情形:不可抗力、一方违约、迟延履行。


解除权行使期限与效力:第七十五条至第七十七条。


解除通知与效力: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


解除后果:尚未履行终止,已履行部分恢复原状、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条款效力:第八十一条。


互负债务抵销:第八十二条至第八十四条。


债务人提存:第八十五条至第八十八条。


难以履行债务处理:第八十九条至第九十二条。


提存费用:第九十三条。


提存物管理:第九十四条至第九十六条。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期限与后果:第九十七条至第九十九条。


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与清理条款效力:第一百条。


互负债务抵销条件与例外:第一百零一条至第一百零三条。


难以履行债务处理:第一百零四条至第一百零七条。


债务人提存标的物时,提存费用过高的处理:第一百零八条至第一百一十条。


难以履行债务时提存标的物处理:第一百一十一条至第一百一十三条。


提存费用负担:第一百一十四条。


提存物损毁、灭失风险:第一百一十五条至第一百一十七条。


提存期间收益归属:第一百一十八条至第一百二十条。


债权人领取权利期限与后果:第一百二十一至第一百二十三条。


权利消灭情形:第一百二十四条。


提存物处理:第一百二十五条至第一百二十七条。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第一百二十八条。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第一百二十九条。


违约责任:第一百三十条至第一百三十九条,违约情形、责任承担、赔偿损失、迟延履行、质量不符等。


违约金与损失赔偿: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三条。


不可抗力:第一百四十四条至第一百四十七条。


通知与损失扩大的责任:第一百四十八条至第一百五十条。


双方与第三人违约:第一百五十一至第一百五十四条。


违约与侵权选择:第一百五十五至第一百五十六条。


其他规定:第一百五十七至第一百六十六条,涉及涉外合同、买卖合同、电费合同、赠与合同等。


法规施行:第一百六十七至第一百六十九条。


法规适用:第一百七十条至第一百七十九条,包括供用电、供用气、供用热力、易货交易等。


其他有偿合同参照:第一百八十条至第一百八十二条。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三十条 承诺内容变更:实质性变更构成新要约。


第三十一条 省略条款


第三十二条 合同书形式:双方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条 信件、数据电文形式: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第三十四条 合同成立地点:承诺生效地点。


第三十五条 合同书形式:签字或盖章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


第三十六条 书面形式:法律规定或约定时,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条 合同书形式:在签字或盖章前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八条 国家指令或订货合同:按法律、法规订立。


第三十九条 格式条款:公平确定权利义务,注意责任免除或限制。


第四十条 格式条款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加重责任、排除主要权利。


第四十一条 格式条款解释:按通常理解;两种解释,不利提供方;条款不一致,采用非格式条款。


第四十二条 合同过程欺诈或隐瞒重要事实: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 合同过程商业秘密泄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 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第四十五条 附条件合同: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四十六条 附期限合同:期限届至时生效;期限届满时失效。


第四十七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需法定代理人追认。



(1)合同法五十四条理解与适用扩展阅读

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共计第二十三章四百二十八条。

Ⅱ 新劳动法中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 超过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 时间,但不能约定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没有这样的规定。劳动者想辞职只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回,不需答要单位批准,30天后就可以离职。关键是你要保留已经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的证据。可以通过邮局快递辞职信(快递单上注明辞职信)给单位人事负责人作为证据。

Ⅲ 合同法中的“重大误解”需要如何认定

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主张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签订买卖合同等交易行为中。对合同内容重大误解的认定可以参考如下方面:一、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而非合同相对方的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二、重大误解中的误解应是对合同内容构成重大误解。也就是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不一致。三、产生重大误解的合同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履行会使得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四、重大误解导致合同撤销,应当是由于误解才导致签订合同。若没有误解则当事人将不订立合同或者虽然订立合同但合同条件将发生重大改变。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有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Ⅳ 固定总价合同由承包商承担全部风险,则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对业主有利。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三、风险应对


抓投标询价


1

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投标人要提升自身“概预算”水平,在项目仅有可研、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时,对工程项目进行准确估价。

2

投标人在投标前,应厘清信息价与市场价的关系、业主指定品牌的投标价与采购价差异、承包商自选品牌的投标价与采购价的差异等情况。


抓设计确认


固定总价,很多情况下,其价款确定但施工内容未必确认。因此,承包商要尽快确定施工内容,即完成施工图设计的业主确认。若设计不能“定型”,则成本不能固定,业主变更不明显,加之突破固定总价本身存在难度,所以设计的迟迟不定,对承包商极为不利。同时,笔者认为,设计确认之后的变更,应按照施工总承包的变更计价处理。


抓承包范围


重点关注:项目前期的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发展策划、建设方案及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工程勘察、总体规划方案;工程设计(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采购和施工;试运行和生产运营组织;项目维护及物业管理等内容。


抓风险范围


1

工程量清单准确性风险:包含清单缺项、漏项,工程量偏差;

2

办理施工相关许可:包含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施工所需临时用水、临时用电、中断道路交通、临时占用土地等许可和批准;

3

移交施工工作面的时间和质量风险;

4

施工条件风险:临时水电、临时用地、道路交通等;

5

基础资料风险:地质勘察资料、地下障碍资料、周边管线资料、设计资料等提供时间和准确性;

6

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等资料的提供时间和准确性;

7

人、材、机价格调整;

8

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工程变更;

9

工程量增减。


抓概算控制


承包商应明晰项目概算金额,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建设规模,避免项目超概;若非因承包商原因导致项目超概,承包商应在过程中要求业主予以确认并要求业主去调整概算。

热点内容
房地产常用法规目录 发布:2025-04-04 15:43:35 浏览:569
惩治叛乱条例 发布:2025-04-04 15:40:10 浏览:545
道德的看法 发布:2025-04-04 15:26:53 浏览:225
民法典具体是什么 发布:2025-04-04 15:26:05 浏览:28
相对论道德经 发布:2025-04-04 15:23:56 浏览:705
贸大法学院 发布:2025-04-04 15:21:17 浏览:203
刑事诉讼活动中第二审人民法院 发布:2025-04-04 15:06:11 浏览:942
防范金融诈骗党员在行动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4-04 14:58:16 浏览:848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 发布:2025-04-04 14:56:30 浏览:255
金华法院汤 发布:2025-04-04 14:46:51 浏览: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