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保障法真正产生于

社会保障法真正产生于

发布时间: 2025-04-04 22:57:11

① 谁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军国主义的产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物,是伴随着近代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它大体可分为成形、发展、成熟和改革四个时期。
(一)成形时期。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始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时期。19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不景气,劳动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工人劳动条件恶劣,为争取改善这一状况,工人运动愈演愈烈,严重威胁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俾斯麦政府被迫采用安抚政策,提倡通过国家立法兴办社会保障,以缓和阶级矛盾。俾斯麦曾公开宣称,社会保险是消除革命的投资,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在“社会改革”的旗号下,德国先后于1883年、1884年、1889年制定了三项法案,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并很快被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仿效。俾斯麦的社会保障立法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遭受到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首次冲击,失业、老年人的生活问题成为这次危机矛盾的焦点。为解决危机、刺激经济复苏1935年3月14日,美国正式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社会保障”一词正式在法案中出现,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其后英国先后在1934年和1936年通过了《失业法》、《农业失业法》、《国民健康保险法》三部法律。在瑞典,也采用瑞典学派主张的通过国家调节经济、消除失业的理论。而且,运用社会保障措施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成为瑞典后来推行“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
(三)成熟时期。二战后,西方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在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影响下,走上了所谓“福利国家”的道路。60年代美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英国首相艾德礼在1948年就公开宣称,英国已进入了“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行列。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一些其他发达国家,也相继宣布实施“普遍福利政策”。这时期的社会保障,保障范围扩大,管理也逐步科学化。
(四)改革时期。为了消除“普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策上出现了保守主义1979年,英国政府率先对时候保障制度实施改革和调整,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改革时期。主要内容为:一是开源,开征社会保障税,增加福利项目收费等;二是节流,主要是削减社会保障经费的支出,降低现行的社会保障待遇的标准等。

②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社会保障的萌芽阶段:以19世纪初英国新济贫法的建立和德国工人互助组织的广泛发展为标志。

2、社会保障的建立阶段:以19世纪后期德国颁布《社会保险法》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为标志。

3、社会保障的全面发展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福利国家和多种类型(模式)社会保障的形成为标志。

(2)社会保障法真正产生于扩展阅读:

社会保障的四大作用:

1、保障权利公平。

公民享受教育、健康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在西方被统称为“福利权利”或“社会权利”,被视为对基本公民权的拓展,或社会公民权的一部分。

社会保障把保障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享受了全民的社会保障,意味着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从而在一个公平的起点上参与社会竞争。

2、保障机会公平。

机会公平是指,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都应被覆盖在社会保障范围内,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在中国,一些富人把穷人当作智力低下、不负责任甚至天生懒惰的人。

这是不对的,中国穷人绝大多数勤劳、本分、责任性强,他们之所以受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机会缺乏所致。社会保障制度可使他们中的悲观者前行,他们中的无力者有力,增强他们的机会,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尽可能公平竞争的起点。

3、维护规则公平。

规则公平指一视同仁,既不能对弱势群体歧视,又不能对特权阶层倾斜。通过社会保障机制,重点保护社会的极端贫困人口(即在绝对生存需求线下的群体)。

因为和高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从风险管理获得的保护也是最不完善的。这就意味着,不实施社会保障,他们可能落入所谓“贫困陷阱”之中,形成恶性循环。

4、调节分配公平。

分配公平提高效率,分配不公损害效率。当前,一些国有单位之所以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与分配不公有关。那么,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进行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差别,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 社会保障发展史上,有哪些标志性事件

 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协调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1601—1882年)
 1、标志
 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

 2、背景
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工业化。
 3、保障特点
 旧《济贫法》: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
 新《济贫法》: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时期(1883—1934年)
 1、标志
 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 2、背景
 工业化和德国工人运动
 3、特点
 针对工人实行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 问题:为什么会在德国首先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
 1、经济上:欧洲工业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超过英、法。
 2、政治上:
 a、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工人受资本家的压迫很重;另一方面,德国盛产哲学家,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工人运动。
 b、铁血宰相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
 3、理论上:新历史主义的理论。

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935—1947年)
 1、标志
 1935年美国颁布 了《社会保障法》
 2、背景
 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 3、特点
 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 为什么美国出台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 1、经济上: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社会危机剧增。
 2、政治上:罗斯福新政。危机→政府干预+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社会总需求。
 a、举办公共工程 b、扩大社会保障开支 c、拉动消费 d、促进就业
 3、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年)
 1、标志
 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
 2、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3、特点
 社会保障制度的全球化、保障范围的全民化、保障项目的全面化、保障水平的攀升化。

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1979年至今)
 1、标志
 实施福利政策的英国积极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 。
 2、背景
 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两次大幅度上升,国际金融体系瓦解 。
 3、特点
 西方福利国家纷纷提高工人和雇主的缴费比例,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
 (一)18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
 (二)社会化大生产逐步打破了农业社会人身依附的主从关系,家庭的生产职能开始退化,要求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
 (三)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从而为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
 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和思想理论基础
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 工人的坚决斗争是把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 1、德国新历史学派提出的福利国家理论,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
 2、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公平化原则;
 3、凯恩斯经济理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 4、《贝弗里奇报告》成为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四、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评论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 1、立法先行
 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和一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体现。
 2、循序渐进
 大多数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方面,是采取循序渐进方式的。
 3、不断完善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是在增长性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调整。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 一、我国社会保障的传统与渊源
 1、天命主义禳饵论:最原始的救灾救荒思想。
 (商汤)巫术救荒“乞雨”,天子→“天帝”(万物有灵),各种灾祸皆由天帝决定,人类社会想要免除灾难的侵袭,保障生存的权利,就必须向天地禳寿,以求宽恕。


 2、大同社会论:乌托邦思想(春秋战国)
 a、孔子:大同社会《礼记•礼运》
 b、东晋《抱扑子》记载鲍敬言的话。
 另外:墨子“兼爱交利”,老子“小国寡民”,庄子“至德之世”,孟子“井四制度”。
 3、社会互助论:中国儒家思想的又一组成部分。
 4、仓储后备论:是一种主张建立谷物继续以备荒并救济贫民的社会思想。
 (西周→唐→金)贾谊《论积贮疏》
 5、社会救济论:贫困救济→国家责任,灾后救济→皇恩。
 6、优待抚恤:

 二、新中国建立前的社会保障
 (一)国民党:
 制度建构:1929年国民政府广东建设厅劳动法起草委员会即起草过《劳动保险草案》,1944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拟定过《社会保险方案草案》。
 (二)中共: 根据地(苏区)1932年、1933年《劳动法》(照搬苏联)。
 东北解放区:1948 《东北公营企业战士暂行劳动保险条例》。
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保障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障建设时期(1949——1956年)
 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涉及到城镇居民。
 1、社会保险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险,赋予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双重二元结构的特征。
 一重二元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
 另一重就是城市内部存在着企业单位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

 1951年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至今未宣布失效)。
 1952年6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
 1955年4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女工作人员生育假期的通知》,初步建立了女工作人员的生育保险制度。
 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制度。

 2、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 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确立了面向乡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
 这一时期中央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就职工福利、社会福利事业、福利工厂、生活困难补助等社会保障问题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性文件。


 3、社会优抚
 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政府就非常重视对于有特殊革命贡献者的褒奖和抚恤,首先于1950年由内务部颁发了《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除此之外,内务部还颁布了4个有关军人优抚的条例:《革命烈士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疾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和《民兵民工伤亡抚恤暂行条例》。
 关于对于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役安置,195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以及国务院于同年5月发布的《关于安置复员建设军人工作的决议》对其作了详细规定。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时期(1957——1966年)
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对劳保福利进行整顿。整顿的方针是简化项目,加强管理,克服浪费,改进不合理的制度。
 195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则上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退休暂行规定》),它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单独立法。
 卫生部于1957年制定和颁发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犯法的规定》,首次将职业伤害列入了工伤保险的范畴,实现了工伤保险和职业病保险的融合。

 1965年9月,为了加强公费医疗的管理,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对公费医疗制度作了适当改革,如第一次在医疗保险中引进了个人承担挂号费的机制。
 国务院于1965年6月发布了《关于精简退职的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问题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退职老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
 国务院于1958年3月颁布了《关于处理义务兵退伍的暂行规定》,建立了义务兵退伍复员制度。

 (三)社会保障的停滞期(1966——1978)
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十年,国家并未制定过真正的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进入了停滞并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有社会统筹功能的劳动保险由此变成了自我封闭的企业保险。

 对改革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评价
 1、国家负责
 2、单位包办
 3、板块结构
 4、全面保障
 5、封闭运行
 6、缺乏效率


 (四)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 1、恢复性改革阶段 (1978~1991年)
 1978年以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保险”,而1978~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维持、巩固和完善这种制度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养老保障制度。

 2、探索性改革阶段 (1991~2000年)
 1991~2000年这10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性改革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主要由以下4个重要法规文件构成:
 第一,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尝试性的社会养老保险结构的改革实践。
 第二,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决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

 第三,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具体确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确定“统账结合”是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 第四,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解决养老保险制度多种方案并存的破碎局面。


 3、 “做实”试点阶段 ( 2000~2006年)
 2000年,国务院决定选择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颁布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7月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进行扩大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提出在总结辽宁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两省的试点,为完善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积累经验。
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起又将试点改革扩大到除东三省之外的八个省、区、市,包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和新疆。

 4、 “全覆盖”改革阶段 ( 2006年至今)
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中国政府要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做到全民保障。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音,也是对世界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贡献。
 2007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确定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 对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评价
 1、成就巨大
 2、教训深刻
 指导思想中忽略公平、建制理念中依然采取制度分割与身份差异的取向、推进策略中缺乏对制度规律的尊重或者将制度规律与现实国情因素对立起来。
 3、任重道远
 社会保障理念不清、体系结构残缺、立法滞后、责任模糊。
 4、前景光明
 我国将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责任分担、机制健全并且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全面保障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 社会保障发展史上,有哪些标志性事件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1601—1882年)
标志性事件: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专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属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时期(1883—1934年)
标志性事件: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935—1947年)
标志性事件:1935年美国颁布 了《社会保障法》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年)
标志性事件: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1979年至今)
标志性事件:实施福利政策的英国积极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

⑤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标志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社会,1601年英国女王颁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是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德国颁布的《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老年和残障》,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保险体系的建立,社保制度产生。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一词由此产生,它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已推行到全世界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公平性、普遍性、法制性和互济性。

⑥ 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先为社保立法~

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施行的《济贫法》。
一般专认为,社会养属老保险制度产生于德国,以1889年德国首相俾斯麦颁布《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为标志。
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监理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⑦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是( )

德国于1883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 德国于1883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回, 即《疾病社会答保险法》;1884年,颁 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又颁布 《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以此为标 志,世界上开始有了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法案》的诞生 美国于1935年颁布了 社会保障法案》 美国于1935年颁布了《 (Social Security Act),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具 Act),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综合特点的社会保障法律, 有综合特点的社会保障法律,而且也第一次使 用了“社会保障”这个词。它的颁布,标志着 用了“社会保障”这个词。它的颁布,标志着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式产生。
故本题 选A.

热点内容
下列属于建设行政法规 发布:2025-04-05 08:36:36 浏览:67
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总目标 发布:2025-04-05 08:36:34 浏览:472
李道德设计师 发布:2025-04-05 08:24:57 浏览:721
地方法院章 发布:2025-04-05 08:11:50 浏览:396
经济法基础法律基础的考点 发布:2025-04-05 08:11:48 浏览:999
蹭网法院 发布:2025-04-05 08:02:13 浏览:947
变卖传单会受到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4-05 07:53:21 浏览:166
新中国首部民法典问世 发布:2025-04-05 07:38:14 浏览:991
泉州中级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4-05 07:29:32 浏览:734
司法拍卖房屋过户 发布:2025-04-05 07:28:43 浏览: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