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的工资说法

劳动合同法的工资说法

发布时间: 2025-04-07 00:52:00

⑴ 劳动合同法中的月工资指的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中的月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这包括劳动者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月工资的计算通常基于劳动者在过去十二个月内的平均收入,通常按照每月21.75天的工作日来计算,以反映法定工作时间和节假日工资的支付。
工资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
1. 基础工资:保障职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资,旨在满足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
2. 岗位(职务)工资或技能工资:根据岗位的技术、业务要求、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和责任大小来确定。
3. 效益工资: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完成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
4. 浮动工资: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动者劳动贡献大小浮动的工资形式。
5. 年功工资:根据职工参加工作年限支付,体现逐年积累的劳动贡献。
在劳动合同中,月工资的具体数额应明确列出,以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并避免劳动纠纷。

⑵ 员工离职 《劳动合同法》最后一个月工资怎么算

劳动者辞职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出勤的天数以及加班时间的多少来进行计算,其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2.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一、《劳动合同法》最后一个月工资怎么算:
劳动者辞职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出勤的天数以及加班时间的多少来进行计算,其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二、《劳动法》规定的工资加倍情况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日晌槐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 工 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单位应给予离职补偿
如果是由于劳动者本人的原因自行辞职,用人单位可以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由于用人单位违法或违约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8条情形而导致劳动者辞职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不仅仅是多发一个月的工资。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镇谨隐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御厅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所以,《劳动合同法最后一个月工资怎么算,这个得看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员工离职,如果是由于员工自身的原因离职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出勤的天数以及加班时间的多少来进行计算,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的员工离职,除了发放应有的劳动所得之外,还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⑶ 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

《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劳动者在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就应当约定工资的支付标准以及支付时间。公司不得无故克扣员工的工资,也必须按时支付员工的工资,否则员工可以就工资支付的事情提请劳动仲裁。那么,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的规定是怎样的?详情参考下文。
1、《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7 条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曰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曰、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工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不能附加任何不合理条件。
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5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4、所谓“无故拖欠”,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
5、你所在单位无故拖欠工资工,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和加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本文仅是就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支付的相关说法及解释进行了相关分析,该法主要强调了公司必须依法支付劳动报酬,不得进行克扣,如果延迟发放的需要进行说明,而且理由必须正当。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的,应当支付补偿金等。

⑷ 劳动合同法中的“工资”包不包括奖金

包括。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的“工资”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1)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

(2)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

(二)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三)奖金;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四)津贴和补贴;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热点内容
社会学专业是不是法本 发布:2025-04-09 01:28:56 浏览:898
刑法上定性指的是 发布:2025-04-09 01:27:21 浏览:225
法官太糊涂 发布:2025-04-09 01:26:41 浏览:511
劳动法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计算 发布:2025-04-09 01:09:30 浏览:937
尚德机构行政法学 发布:2025-04-09 01:09:25 浏览:670
行政法期限顺延 发布:2025-04-09 00:53:58 浏览:72
行政法任务 发布:2025-04-09 00:53:57 浏览:100
民事判决的执行法院 发布:2025-04-09 00:45:20 浏览:298
新婚姻法婚前房产加名字 发布:2025-04-09 00:45:20 浏览:231
EU4法规 发布:2025-04-09 00:44:43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