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问答题

劳动合同法问答题

发布时间: 2025-04-08 17:51:24

A. 劳动法常见的法律问题

法律主观:

劳动关系常见法律问题 1、 哪些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要签订 劳动合同 ? 答:许多劳动者在私营企业从事劳动,用人单位并未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为此与用人单位负责人交涉,却被告知私营企业和个体商户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法律真的是这样规定的吗? 《 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物改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睁蚂州,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律师提醒:一般言之,在我国境内建立劳动关系,都要签订劳动合同。 2、 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口头方式达成吗? 答:在大多数人观念里,合同不仅有书面的形式,还有口头合同和其他形式的合同。那么劳动合同也能如此么?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律师提醒:劳动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在实践当中,可能会存在先建立劳动关系,后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此时,与劳动者相关的 工龄 、 社保 等都是从实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算,而非劳动合同成立之日起算。 3、签订劳动合同后,是否必须经过劳动合同鉴证? 答:不需要。所谓劳动合同鉴证是指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证明劳动合同真实性、合法性的一项行政监督措施,劳动行政部门鼓励和提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劳动合同鉴证。但是劳动合同鉴证不是订立劳动合同的必须步骤,未经鉴证的劳动合同并非无效。如果发生 劳动争议 法院 或者劳动争议 仲裁 委员会,不会因为劳动合同未经鉴证而不受理相关的争议。 律师提醒: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进行劳动合同鉴证,劳动合同鉴证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也是大有益处的。 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报酬应当怎么计算?答:有集体合同按照集体合同约定计算,否则, 同工同酬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4、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对劳动者进行怎样的补偿? 答: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 双倍工资 赔偿。具体规定如下《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律师建议:双倍工资赔偿请求权收到仲裁时效的限制,因此,当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应当及时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控告或者 委托律师 申请 劳动仲裁 ,以免超过了时效,导致权利得不到保障。 5、签订劳动合同时,用悉蔽人单位可以要求保管劳动者的毕业证书吗? 答: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 居民身份证 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律师提醒:用人单位以任何理由扣押劳动者的证件或者要求劳动者缴纳 保证金 、押金等等都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其实要求用人单位返还,用人单位拒不返还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控告。 6、签订了一式两份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能否要求由其统一保管? 答: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因此,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律师提醒:劳动合同作为劳动争议案件中最为重要的证据之一,劳动者应当妥善保管,以免劳动合同灭失,从而导致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7、哪些情形下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无效以后劳动报酬,应该怎么结算? 答:以下几种情形下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据此,劳动合同无效后,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律师提醒:劳动合同被确定无效以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已付出劳动的劳动报酬。同时,因一方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过错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8、任何和劳动合同都需要约定 试用期 吗?试用期是否可以随意约定? 答:首先,并不是所有劳动合同都需要约定试用期。《 劳动法 》属于私法领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不经试用期,法律并不禁止。同时,某些特殊的劳动合同是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比如《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律师提醒:一般而言,因为试用期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很多用单位会采用延长试用期、重复约定试用期的方式,企图降低成本。因此,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要对劳动合同所规定的试用期的期限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免和权益受到侵害。 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在线咨询律师。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B. 劳动法 请写出答案及原因!

1、应该选择来C,原因是《劳自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应该选择B,原因是银行属于事业单位,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0周岁。

C. 急急急急急!!!!今天劳动法自考题,论述题,大概要写100多字,哪位大哥给出好答案追加分数.是劳动法哦./

(1)甲公司与李某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有哪些不合法之处?
1、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2、试用期工资低于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3、公司发生经营调整劳动合同终止、公司不支付经济补偿违法。

(2)假定双方在合同中同时约定:如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只能向甲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约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该约定不合法。违反法律规定的约定不具备法律效力。原因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发生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不能未经劳动仲裁直接诉讼。

附问题(1)的相关法律条款:
《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D. 新劳动法问答

案例分析

1、应当支付。理由:案例中属于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补偿金额:周某在用人单位9个月的劳动合同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是。用工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满一年之日起自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是。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一项法定基本义务,这一法定义务已经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予以确认。用人单位一切不缴纳或者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均为法律所禁止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的该违法行为,不仅违反了自身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就此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如因该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还应当赔偿劳动者的损失。

E. 求解劳动合同法的案例分析题答案,急!!!谢谢啦! 题目如下:

违法约定主要是几个方面:
1、“试用期结束,陈某转正后,双方依法参加和缴纳社会保险费,试用期内的陈某社会保险及其费用交纳由陈某自理。”这个约定违法,自劳动关系建立之后,不论是在试用期还是试用期后,用人单位皆须缴纳社会保险。因为试用期的作用在于考察劳动者,而缴纳社保是以劳动关系的建立为准。
2、“在试用期内陈某不得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如陈某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60天书面通知厂方并须征得厂方的同意,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否则厂方不负责转移档案关系”,这条约定也不合法。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只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而不能约定解除合同的情形或条件,当然如约定不违法则可以。而你们合同的约定违法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后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3、“如厂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天书面通知陈某,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该条约定也违法,我国不允许双方就合同解除条件进行另行约定。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只有当出现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才能解除合同,你们的约定跟劳动合同法冲突,因此该约定无效。

对于上述无效约定,你可以不用担忧,可向用人单位提出,但也可不向用人单位提出。

F. 法律题(劳动法)

(1)“甲公司与王某何时建立了劳动关系,为什么?”:劳动关系从2006年11月2日建立版,因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权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2)“公司能否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不能。因为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此问也最好不做。当时应适用劳动法,但现在只能适用劳动合同法了)的规定:不能胜任工作,应先调整工作岗位,仍然不能适应调整后的工作的,才可以协商解除合同。(3)“王某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与公司达成的和解协议,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份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4)“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王某提起的诉讼?”:应当受理。因为虽然劳动争议仲裁前置,但仲裁委不予受理,法院应查明是否超过仲裁期限。

热点内容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
治安联防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13:20 浏览:505
合同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16 16:11:57 浏览:406
法院一区五城 发布:2025-04-16 16:11:49 浏览:705
慈善法和社会区别 发布:2025-04-16 15:59:02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