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68条不安抗辩权
发布时间: 2025-04-08 20:56:40
1. 合同法不安抗辩权使用条件有哪些
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时,先给付义务人可以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或者在对方未提供担保时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如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以下情形,可以中止履行:
1.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能无法继续履行合同;
2.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 丧失商业信誉,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4. 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然而,如果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就中止履行合同的,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密切关注对方的经营状况、商业信誉以及财产状况等,一旦发现对方存在上述情形,应当及时行使不安抗辩权,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或中止履行合同,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 合同的不安抗辩权怎样履行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八条,对不安抗辩权的规定,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在具备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 丧失商业信誉;
4. 有其他可能导致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
如果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而中止履行,则需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六十九条对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做了具体规定。根据该条款,当事人依照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如果对方能提供适当担保,则应恢复履行。但如果在合理期限内,对方未能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