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96条合理期限司法解释
Ⅰ 最高院合同法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法释〔一九九九〕十九号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一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一千零九十次会议通过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1999年12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9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12月29日起施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为了正确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适用合同法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一、法律适用范围
第一条合同法实施以后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释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条合同成立于合同法实施之前,但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跨越合同法实施之日或者履行期限在合同法实施之后,因履行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合同法第四章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效力时,对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合同无效而适用合同法合同有效的,则适用合同法。
第四条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第五条人民法院对合同法实施以前已经作出终审裁决的案件进行再审,不适用合同法。
二、诉讼时效
第六条技术合同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在合同法实施之前,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实施之日超过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尚未超过一年的,其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两年。
第七条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在合同法实施之前,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施行之日超过两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尚未超过两年的,其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第八条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一年”、第七十五条和第一百零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五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三、合同效力
第九条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
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
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第八十七条、第九十六条第二款所列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十条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
四、代位权
第十一条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三)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
(四)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第十二条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
第十三条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
次债务人(即债务人的债务人)不认为债务人有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情况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四条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五条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债务人以后,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对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符合本解释第十三条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受理;不符合本解释第十三条规定的,告知债权人向次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诉。
受理代位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债权人起诉债务人的诉讼裁决发生法律效力以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五)项的规定中止代位权诉讼。
第十六条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债权人以同一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代位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第十七条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请求人民法院对次债务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
第十八条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对债权人的债权提出异议,经审查异议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债权人的起诉。
第十九条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胜诉的,诉讼费由次债务人负担,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
第二十条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第二十一条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请求数额超过债务人所负债务额或者超过次债务人对债务人所负债务额的,对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二条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对超过债权人代位请求数额的债权部分起诉次债务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诉。
债务人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债务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权诉讼裁决发生法律效力以前,应当依法中止。
五、撤销权
第二十三条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四条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时只以债务人为被告,未将受益人或者受让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该受益人或者受让人为第三人。
第二十五条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放弃债权或转让财产的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就债权人主张的部分进行审理,依法撤销的,该行为自始无效。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债权人以同一债务人为被告,就同一标的提起撤销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第二十六条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第三人有过错的,应当适当分担。
六、合同转让中的第三人
第二十七条债权人转让合同权利后,债务人与受让人之间因履行合同发生纠纷诉至人民法院,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权利提出抗辩的,可以将债权人列为第三人。
第二十八条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移合同义务后,受让人与债权人之间因履行合同发生纠纷诉至人民法院,受让人就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权利提出抗辩的,可以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
第二十九条合同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将其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给受让人,对方与受让人因履行合同发生纠纷诉至人民法院,对方就合同权利义务提出抗辩的,可以将出让方列为第三人。
七、请求权竞合
第三十条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时作出选择后,在一审开庭以前又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对方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经审查异议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9年2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
二○○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法释〔2009〕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9年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2次会议通过)
为了正确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适用合同法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一、合同的订立
第一条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对合同欠缺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内容,当事人达不成协议的,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等有关规定予以确定。
第二条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完成特定行为的人请求悬赏人支付报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悬赏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四条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约定的签订地与实际签字或者盖章地点不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约定的签订地为合同签订地;合同没有约定签订地,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地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
第五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对格式条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内容,在合同订立时采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格式条款予以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符合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所称“采取合理的方式”。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对已尽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第七条下列情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同法所称“交易习惯”:
(一)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
(二)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
对于交易习惯,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第八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批准或者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义务办理申请批准或者申请登记等手续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办理申请批准或者未申请登记的。
属于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对人的请求,判决相对人自己办理有关手续;对方当事人对由此产生的费用和给相对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合同的效力
第九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关于提示和说明义务的规定,导致对方没有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对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该格式条款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第十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并具有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格式条款无效。
第十一条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追认的意思表示自到达相对人时生效,合同自订立时起生效。
第十二条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
第十三条被代理人依照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承担有效代理行为所产生的责任后,可以向无权代理人追偿因代理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第十四条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第十五条出卖人就同一标的物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合同均不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无效情形,买受人因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取得标的物所有权,请求追究出卖人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合同的履行
第十六条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可以将合同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规定的第三人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但不得依职权将其列为该合同诉讼案件的被告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第十七条债权人以境外当事人为被告提起的代位权诉讼,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确定管辖。
第十八条债务人放弃其未到期的债权或者放弃债权担保,或者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第十九条对于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人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
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对转让价格高于当地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高价。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参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予以撤销。
第二十条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其对同一债权人所负的数笔相同种类的全部债务,应当优先抵充已到期的债务;几项债务均到期的,优先抵充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者担保数额最少的债务;担保数额相同的,优先抵充债务负担较重的债务;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抵充;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抵充。
但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对清偿的债务或者清偿抵充顺序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债务人除主债务之外还应当支付利息和费用,当其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并且当事人没有约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抵充:
(一)实现债权的有关费用;
(二)利息;
(三)主债务。
四、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义务,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对方当事人请求赔偿实际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第二十三条对于依照合同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可以抵销的到期债权,当事人约定不得抵销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该约定有效。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或者债务抵销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五条依照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债务人将合同标的物或者标的物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交付提存部门时,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提存成立。
提存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履行债务。
第二十六条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五、违约责任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通过反诉或者抗辩的方式,请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调整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增加违约金的,增加后的违约金数额以不超过实际损失额为限。增加违约金以后,当事人又请求对方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六、附则
第三十条合同法施行后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的案件,本解释施行后尚未终审的,适用本解释;本解释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
Ⅱ 谁知道解除合同时对方如何行使异议权
《合同法》第93条第二款和第94条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以单方行使约定解除权或法定解除权。该权利应在约定或法定期间内行使,或在对方催告的合理期限内行使,逾期该权利消灭。
《合同法》第96条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应通知对方,自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解除的效力。
但《合同法》并未规定异议权的具体行使期间,实务中对合同解除的最终效力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导致大量争议产生。为此,《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
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的合同解除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此,对方对单方合同解除有异议,应在约定期间内或合同解除通知到达后3个月内,依据合同约定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确认合同解除的效力,逾期该异议权消灭,即无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但合同解除并不影响合同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当事人仍有权依据合同约定追究对方违约责任。
--------------------------------------------------------------------------------------------------------------[建筑专业律师简介:]
李高来律师,北方交通大学工民建本科,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同时拥有全国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等注册执业资格,并获加拿大CCPE土木工程师认证,北京律协仲裁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高来律师先后在中铁建和中建总公司系统工作十余年,并曾在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担任高级管理职位,为多项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并成功代理数十起工程纠纷仲裁、诉讼案件,累计争议金额达人民币数亿元,尤其擅长处理工程结算、欠款、索赔、停工等施工合同纠纷仲裁与诉讼、以及建设项目常年或专项法律顾问服务。
〔仲裁代理典型案例:〕
顺义区某别墅工程停工结算纠纷仲裁案(争议
2.2
亿);朝阳区某驻华使馆工程结算纠纷仲裁案(争议30万美元);朝阳区某房地产工程欠款纠纷仲裁案(争议560万);顺义区某研究中心工程结算纠纷仲裁案(争议600万);昌平区某大学体育场工程结算纠纷仲裁案(争议50万);西城区某房地产工程欠款纠纷仲裁案(争议5400万);BDA某外资厂房工程合同解除纠纷仲裁案(争议400万);邯郸市某医院工程分包结算纠纷仲裁案(争议280万);北京某重点大学工程结算纠纷仲裁案(争议1600万);北京某酒店改造工程结算纠纷案(争议
1.5
亿元)等。
〔诉讼代理典型案例:〕
怀柔某室外工程结算纠纷诉讼案(涉诉2400万);海淀某住宅工程结算纠纷诉讼案(涉诉3500万);大连某水泥厂工程结算纠纷诉讼案(涉诉480万);大兴某艺术学校工程结算纠纷诉讼案(涉诉3700万);丰台某公寓工程停工结算纠纷诉讼案(涉诉
1.27亿);朝阳某开发小区住宅楼结构质量纠纷案(涉诉160万);朝阳某部队公寓楼外墙装修质量纠纷诉讼案;河南某高速公路结算纠纷上诉案(河南高院);河北某住宅工程转包纠纷上诉案(河北高院)等。
〔建设项目法律顾问:〕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奥运村;数字北京大厦、吉利大学校区、青年沟公寓房地产项目;东直门某大型房地产项目、安哥拉某大型融资建设项目;BDA某科研及医院建设项目、武广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等。
Ⅲ 鍚堝悓娉曡勫畾鐨勫悎鐞嗘湡闄愭槸鎬庢牱鐨
鍚堝悓娉曡勫畾鐨勫悎鐞嗘湡闄愭槸锛岀捐㈠悎鍚岀殑褰撲簨浜虹害瀹氳В闄ゅ悎鍚岀殑琛屼娇鏈熼檺鐨勶紝鍦ㄥ眾婊℃湡闄愪箣鍐呭綋浜嬩汉涓嶈屼娇鏉冨姏鐨勫氨浼氭秷鐏銆備竴鑸鍚堝悓閮戒細鏈夊悎鍚岀害瀹氭椂闂存湡闄愶紝璇ユ湡闄愭槸绛捐㈠悎鍚屽弻鏂瑰綋浜嬩汉杩涜岀害瀹氱殑锛屽湪鍚堝悓灞婃弧鏈熸弧灏辫嚜鍔ㄨВ闄ゃ
涓銆佸悎鍚屾硶瑙勫畾鐨勫悎鐞嗘湡闄愭槸鎬庢牱鐨
鎴戝浗銆婂悎鍚屾硶銆嬬95鏉¤勫畾锛氣滄硶寰嬭勫畾鎴栬呭綋浜嬩汉绾﹀畾瑙i櫎鏉冭屼娇鏈熼檺锛屾湡闄愬眾婊″綋浜嬩汉涓嶈屼娇鐨勮ユ潈鍒╂秷鐏銆傛硶寰嬫病鏈夎勫畾鎴栬呭綋浜嬩汉娌℃湁绾﹀畾瑙i櫎鏉冭屼娇鏈熼檺锛岀粡瀵规柟鍌鍛婂悗鍦ㄥ悎鐞嗘湡闄愬唴涓嶈屼娇鐨勶紝璇ユ潈鍒╂秷鐏銆傗
浜屻佸悎鍚屾硶瑙勫畾鐨勫悎鍚屾湡闄愶細
1銆侀檺鍒舵皯浜嬭屼负鑳藉姏浜鸿㈢珛鐨勫悎鍚岋紝缁忔硶瀹氫唬鐞嗕汉杩借ゅ悗锛岃ュ悎鍚屾湁鏁堬紝浣嗙函鑾峰埄鐩婄殑鍚堝悓鎴栬呬笌鍏跺勾榫勩佹櫤鍔涖佺簿绁炲仴搴风姸鍐电浉閫傚簲鑰岃㈢珛鐨勫悎鍚岋紝涓嶅繀缁忔硶瀹氫唬鐞嗕汉杩借ゃ
鐩稿逛汉鍙浠ュ偓鍛婃硶瀹氫唬鐞嗕汉鍦ㄤ竴涓鏈堝唴浜堜互杩借ゃ傛硶瀹氫唬鐞嗕汉鏈浣滆〃绀虹殑锛岃嗕负鎷掔粷杩借ゃ傚悎鍚岃杩借や箣鍓嶏紝鍠勬剰鐩稿逛汉鏈夋挙閿鐨勬潈鍒┿傛挙閿搴斿綋浠ラ氱煡鐨勬柟寮忎綔鍑恒
2銆佽屼负浜烘病鏈変唬鐞嗘潈銆佽秴瓒婁唬鐞嗘潈鎴栬呬唬鐞嗘潈缁堟㈠悗浠ヨ浠g悊浜哄悕涔夎㈢珛鐨勫悎鍚岋紝鏈缁忚浠g悊浜鸿拷璁わ紝瀵硅浠g悊浜轰笉鍙戠敓鏁堝姏锛岀敱琛屼负浜烘壙鎷呰矗浠汇
鐩稿逛汉鍙浠ュ偓鍛婅浠g悊浜哄湪涓涓鏈堝唴浜堜互杩借ゃ傝浠g悊浜烘湭浣滆〃绀虹殑锛岃嗕负鎷掔粷杩借ゃ傚悎鍚岃杩借や箣鍓嶏紝鍠勬剰鐩稿逛汉鏈夋挙閿鐨勬潈鍒┿傛挙閿搴斿綋浠ラ氱煡鐨勬柟寮忎綔鍑恒
3銆佸叿鏈夊瑰悎鍚屾棤鏁堣屼娇鎾ら攢鏉冪殑褰撲簨浜鸿嚜鐭ラ亾鎴栬呭簲褰撶煡閬撴挙閿浜嬬敱涔嬫棩璧蜂竴骞村唴娌℃湁琛屼娇鎾ら攢鏉冪殑鎾ら攢鏉冩秷鐏銆
4銆佸洜鍊哄姟浜烘斁寮冨叾鍒版湡鍊烘潈鎴栬呮棤鍋胯浆璁╄储浜э紝瀵瑰烘潈浜洪犳垚鎹熷崇殑锛屽烘潈浜哄彲浠ヨ锋眰浜烘皯娉曢櫌鎾ら攢鍊哄姟浜虹殑琛屼负銆傚哄姟浜轰互鏄庢樉涓嶅悎鐞嗙殑浣庝环杞璁╄储浜э紝瀵瑰烘潈浜洪犳垚鎹熷筹紝骞朵笖鍙楄╀汉鐭ラ亾璇ユ儏褰㈢殑锛屽烘潈浜轰篃鍙浠ヨ锋眰浜烘皯娉曢櫌鎾ら攢鍊哄姟浜虹殑琛屼负銆傛挙閿鏉冭嚜鍊烘潈浜虹煡閬撴垨鑰呭簲褰撶煡閬撴挙閿浜嬬敱涔嬫棩璧蜂竴骞村唴琛屼娇銆傝嚜鍊哄姟浜虹殑琛屼负鍙戠敓涔嬫棩璧蜂簲骞村唴娌℃湁琛屼娇鎾ら攢鏉冪殑锛岃ユ挙閿鏉冩秷鐏銆
5銆佸烘潈浜洪嗗彇鎻愬瓨鐗╃殑鏉冨埄锛岃嚜鎻愬瓨涔嬫棩璧蜂簲骞村唴涓嶈屼娇鑰屾秷鐏锛屾彁瀛樼墿鎵i櫎鎻愬瓨璐圭敤鍚庡綊鍥藉舵墍鏈夈
6銆佸湪涔板崠鍚堝悓涓褰撲簨浜烘病鏈夌害瀹氭楠屾湡闂寸殑锛屼拱鍙椾汉搴斿綋鍦ㄥ彂鐜版垨鑰呭簲褰撳彂鐜版爣鐨勭墿鐨勬暟閲忔垨鑰呰川閲忎笉绗﹀悎绾﹀畾鐨勫悎鐞嗘湡闂村唴閫氱煡鍑哄崠浜恒備拱鍙椾汉鍦ㄥ悎鐞嗘湡闂村唴鏈閫氱煡鎴栬呰嚜鏍囩殑鐗╂敹鍒颁箣鏃ヨ捣涓ゅ勾鍐呮湭閫氱煡鍑哄崠浜虹殑锛岃嗕负鏍囩殑鐗╃殑鏁伴噺鎴栬呰川閲忕﹀悎绾﹀畾锛屼絾瀵规爣鐨勭墿鏈夎川閲忎繚璇佹湡鐨勶紝閫傜敤璐ㄩ噺淇濊瘉鏈燂紝涓嶉傜敤璇ヤ袱骞寸殑瑙勫畾銆
鍑哄崠浜虹煡閬撴垨鑰呭簲褰撶煡閬撴彁渚涚殑鏍囩殑鐗╀笉绗﹀悎绾﹀畾鐨勶紝涔板彈浜轰笉鍙楀墠涓ゆ捐勫畾鐨勯氱煡鏃堕棿鐨勯檺鍒躲
7銆佸湪璧犱笌鍚堝悓涓璧犱笌浜哄彲浠ユ挙閿璧犱笌鏃剁殑鎾ら攢鏉冿紝鑷鐭ラ亾鎴栬呭簲褰撶煡閬撴挙閿鍘熷洜涔嬫棩璧蜂竴骞村唴琛屼娇銆
8銆佸洜鍙楄禒浜虹殑杩濇硶琛屼负鑷翠娇璧犱笌浜烘讳骸鎴栬呬抚澶辨皯浜嬭屼负鑳藉姏鐨勶紝璧犱笌浜虹殑缁ф壙浜烘垨鑰呮硶瀹氫唬鐞嗕汉鍙浠ユ挙閿璧犱笌銆
璧犱笌浜虹殑缁ф壙浜烘垨鑰呮硶瀹氫唬鐞嗕汉鐨勬挙閿鏉冿紝鑷鐭ラ亾鎴栬呭簲褰撶煡閬撴挙閿鍘熷洜涔嬫棩璧峰叚涓鏈堝唴琛屼娇銆
9銆佸湪绉熻祦鍚堝悓涓褰撲簨浜虹害瀹氱殑鍚堝悓鏈熼檺涓嶅緱瓒呰繃浜屽崄骞淬傝秴杩囦簩鍗佸勾鐨勶紝瓒呰繃閮ㄥ垎鏃犳晥銆
10銆佺熻祦鏈熼檺鍏涓鏈堜互涓婄殑锛屽簲褰撻噰鐢ㄤ功闈㈠舰寮忋傚綋浜嬩汉鏈閲囩敤涔﹂潰褰㈠紡鐨勶紝瑙嗕负涓嶅畾鏈熺熻祦銆
鍚堝悓鐨勭被鍨嬩笉涓鏍凤紝鍚堝悓鏈熼檺涔熸槸涓嶄竴鏍枫備竴鑸鎯呭喌涓嬪悎鍚岀殑鏈熼檺鍙浠ュ弻鏂硅繘琛屽崗璁锛屽湪鍚堝悓鏈熼檺涔嬪唴鍙屾柟涔熷彲浠ヨ繘琛屽崗璁瑙i櫎鍚堝悓锛屽湪鍚堝悓鏈熼檺涔嬪唴锛屾湁涓鏂逛笉灞ヨ屽悎鍚屼腑鐨勪箟鍔★紝鍙︿竴鏂瑰彲浠ユ牴鎹鍚堝悓绾﹀畾鐨勮繚绾︽潯娆撅紝璁╄繚绾︽柟璧斿伩銆
Ⅳ 劳动合同法96条法律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对于劳动合同法96条解释的问题,我的回答是: 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规定解除合同,应当遵守下列程序规定: 一、必须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九十四条对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作了规定,按照这两条规定,具备以下条件,不必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只需向对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1.当事人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2.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3.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另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者以其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义务的;4.另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5.另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6.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不具备上述条件,一方当事人不能解除合同。 二、行使解除权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当事人一方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必然引起合同的权利义务的终止,为了防止一方当事人因不知道对方已行使合同解除权而仍为履行的行为,从而遭受损害,本条规定,当事人根据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当事人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后,认为不符合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能否解除合同。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未办理有关手续,合同不能终止。比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合营企业如发生严重亏损、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章程规定的义务、不可抗力等,经合营各方协商同意,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可终止合同。如果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批准登记手续,中外合资经营合同没有终止。
Ⅳ 有关借款合同的《合同法》及相关法条的内容是怎么样的
第一百九十六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
在履行委托贷款协议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贷款人不起诉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协议的受托人为被告、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百九十七条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
合同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货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因此,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第一百九十八条订立借款合同,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九条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第二百条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25.公民之间的借贷,出借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不予保护;在借款时将利息扣除的,应当按实际出借款数计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7.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第二百零一条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第二百零三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二百零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相互借贷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裁决问题的解答》
对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的出借方或者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出资方尚未取得的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向借款方收缴。
第二百零六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第九十条规定的精神,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第二百零七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条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九条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二百一十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