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上的预期利益的理解

合同法上的预期利益的理解

发布时间: 2025-04-13 01:18:03

『壹』 合同法上的预期利益损失怎么理解

违约责任承担以赔偿实际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为原则。但若违约方在违约时不可专预见交易相对方将遭受属到的损失,则不必赔偿。
源于英国法,有青年让工匠打马掌,结果伤了马,青年人骑马去公爵处选婿,结果误了期限,丧失了继承公爵爵位的机会,青年要求工匠赔偿巨额损失,被法院驳回。理由是非预期利益损失不赔。

『贰』 如何理解合同纠纷中的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损失 合同中约定违约方应赔偿守

您好,实际损失:实际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损失。直接损失: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间接损失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即应当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权行为的侵害而没有得到,包括人身损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和财物损害造成的间接损失。预期利益损失,指缔约时可以预见到的履行利益所产生的损失,又称可得利益或间接损失。违约责任中补偿性法定赔偿金由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的损失构成。预期利益损失是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合理预见的利益所发生的损失,但并不必须是必定发生的利益损失。

《合同法解释二》第29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含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该条文明确规定了预期利益损失包含在违约损失当中,违约方应当赔偿守约方的预期利益损失。

《合同法解释二》第29条主要规范违约金过高的调整原则以及认定标准。违约金的法定性质为补偿守约方因违约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违约金数额应当与违约经济损失的数额大体相当。

如果守约方能够充分举证违约行为导致预期利益损失的证据,法院应当判决违约方赔偿守约方的预期利益损失。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全文2016 发布:2025-04-13 09:11:11 浏览:197
梁溪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4-13 09:08:21 浏览:435
传染新型冠状病毒无法治疗 发布:2025-04-13 09:04:10 浏览:294
酒店前台卫生规章 发布:2025-04-13 08:51:55 浏览:882
物业完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3 08:46:41 浏览:911
魔法学院药剂 发布:2025-04-13 08:36:54 浏览:185
合同法必考考点 发布:2025-04-13 08:36:53 浏览:419
新华社受权播发民法典 发布:2025-04-13 08:29:48 浏览:880
劳动法离职补偿一年 发布:2025-04-13 08:29:46 浏览:840
新修订婚姻法内容 发布:2025-04-13 08:28:23 浏览: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