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知识第2版
❶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1.贴现利息的计算: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年贴现率×贴现期÷全年天数
【提示】贴现期: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算头不算尾),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的期限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2.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抵扣历年试题
(1)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提示】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9%税率货物或者6%税率的服务的农产品:按照9%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①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
②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
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
③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
3.生产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2)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3)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方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4.自产自用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5.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6.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进口数量×定额税率
❷ 经济法基础必背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基础》考点归纳
初级会计考试备考时间所剩不多!经济法基础该如何快速提分?掌握必背知识点尤其重要。今天,深空网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份经济法基础必背知识点清单!赶快来看看吧!
1、会计法律制度必背知识点:对于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考生应当熟练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概念及相关知识亮桥燃点;另外对于违反会计法律制度应负哪些法律责任要清楚。
2、支付结算必背考点: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考生必背知识点年分别是银行结算账户如何开立、变更及撤销;对于银行结算账户该怎么管理;预付卡又是什么;违反了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3、增值税、消费税必背重点:对于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这一张,考生必背重点涉及到增值税纳税人、税收优惠的相关考点,同时也要掌握增值税征收管理及专用发票的使用规定这些内容。
4、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必背考点: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相关内容很重要,每年都会考到。考生必背考点分别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税收优惠涉及的相消搜关知识,并且个人所得税涉及的税收优惠,也要熟练掌握并运用。
5、税收征收管理必会考点:第七敬虚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规定,考生需对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清楚;掌握税务涉及的行政复议范围、复议管辖相关知识点;对于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决定这部分内容要熟悉。
深空网总结:对于《经济法基础》这一科,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备考方法,很好提升分数。冲刺期间,找准这一科的必背知识点,针对性记忆背诵,灵活运用背诵技巧,能够助力快速拿到60分以上!加油!
❸ 鍒濈骇浼氳¤亴绉般婄粡娴庢硶鍩虹銆嬬煡璇嗙偣
鍒濈骇浼氳°婄粡娴庢硶鍩虹銆嬩晶閲嶇偣鏈夊摢浜涳紵闄勯氬叧绉樿瘈
鐩鍓嶏紝2022骞村垵绾т細璁¤亴绉伴勪範妯″紡宸茬粡寮鍚锛岃櫧璇存柊鏁欐潗鏆傛椂鏈鍙戝竷锛屼笉杩囧ぇ瀹跺彲浠ュ厛鍙傝冧笂涓骞存暀鏉愪簡瑙h冪偣鍐呭广備笅闈锛屾繁绌虹綉閽堝广婄粡娴庢硶鍩虹銆嬩负澶у惰茶В閲嶇偣鍐呭癸紝甯屾湜鏈夋墍甯鍔┿
銆婄粡娴庢硶鍩虹銆嬪悇绔犺妭閲嶇偣浠嬬粛
绗涓绔狅細娉曞緥鍏崇郴鐨勪富浣撲笌瀹浣(P4椤点丳5椤)銆佹硶寰嬩簨瀹(P6椤)銆佹硶寰嬫晥鍔涚瓑绾(P10椤)銆佷徊瑁-閫傜敤鑼冨洿(浜)(P14椤)銆佷徊瑁佸崗璁(浜)(P15椤)銆佷徊瑁佽佸喅(鍏)(P16椤)銆佸叕寮瀹″垽鍒跺害(P18-3椤)銆佸湴鍩熺¤緰(P19椤)銆佷腑姝涓鏂(p21椤)銆佽屾斂澶嶈鐨勬帓闄や簨椤(p24椤)銆佽屾斂澶嶈鏈哄叧(p25椤)锛岃屾斂璇夎(P27(1)-(4) 椤)銆佸$悊鍒ゅ喅(p28(鍥涢〉))銆
绗浜岀珷锛氬幓骞存柊鍔犵殑浼氳′粠涓氬熀纭鐭ヨ瘑锛屾湰绔犳秹鍙婄殑鐭ヨ瘑鐩稿规潵璇寸畝鍗曚竴浜涳紝澶ц嚧閲嶇偣鏄鍦≒34椤-3銆丳35椤-5銆丳37椤(鍥)鍜孭38椤(2)銆丳39椤-2銆丳40椤-(涓)銆丳41椤-(3)銆丳42椤碘旇〃銆侀攢姣佺▼搴廝44-(浜)銆佷細璁$洃鐫(P45椤)銆丳47椤碘(浜)銆丳48椤(涓)銆丳49椤典竴銆丳50椤(浜)銆丳51椤点丳52椤碘(鍏)銆丳54椤电浜旇妭銆
绗涓夌珷锛氱浜岃妭銆佺涓夎妭鏄鍏虫敞鐨勯噸鐐癸紝浼氬嚭涓嶅畾椤归夋嫨鐨勬傜巼鐗瑰埆鐨勫ぇ銆傛瘮濡傞摱琛岀殑缁撶畻鐨勮处鎴峰拰绁ㄦ嵁鐨勭煡璇嗙偣锛屼緥濡傦細(P59椤碘斿洓)銆(P62椤)鐨勭涓夎嚜鐒舵点丳63涔熺殑绗涓夋点佺鍥涙点丳64-3銆丳65-3銆丳66-(鍥)銆丳67-2鍜4銆丳68銆丳72-1鍜2銆丳74(浜)(鍥)(浜)銆丳75-2銆丳76-(浜)銆丳79(浜)鑳屼功銆丳80(3)(4)(鍥)銆丳81(涓)(浜)(涓)銆丳84(涓)(浜)銆丳86绗涓鑷鐒舵靛拰(鍥)绛夈
绗鍥涚珷锛氭湰绔犳槸缁忔祹娉曞熀纭鐨勯噸鐐圭珷鑺傦紝浼氭秹鍙婂埌璁$畻鐨勩備緥濡傚炲肩◣鐨勫緛绋庤寖鍥翠互鍙婇噷闈㈢殑鐗规畩鎯呭舰锛岃瀺璧勬х殑鍞鍚庡洖绉熺瓑鐭ヨ瘑銆傛暀鏉愯寖鍥翠緥濡傝嗗悓閿鍞璐х墿琛屼负(P122椤)銆侀浂绋庣巼(P133椤)鍜屽厤绋庣殑鎯呭舰绛夐兘鏄寰堥噸瑕佺殑鐭ヨ瘑鐐癸紝涓瀹氳佹妸鎻″ソ銆備笉寰椾粠閿椤圭◣棰濅腑鎶垫墸鐨勮繘椤圭◣棰(P133椤)銆佺撼绋庝箟鍔″彂鐢熸椂闂寸瓑(P144椤)銆傛秷璐圭◣涔熸槸閲嶇偣锛岀浉鍏崇殑鐭ヨ瘑鐐逛篃瑕佹帉鎻″噯纭銆備緥濡(P155椤)娑堣垂绋庣洰銆
绗浜旂珷锛氫紒涓氭墍寰楃◣鍜屼釜浜烘墍寰楃◣鐨勬硶寰嬪埗搴﹁繖涓绔犱篃鏄閲嶇偣绔犺妭鐨勶紝鍏充簬浼佷笟瀵逛簬鐗规畩瑙勫畾鎵i櫎姣斾緥鐨勮$畻(P176椤)鍏充簬涓浜烘墍寰楃◣搴旂撼绋庨濈殑璁$畻鍏寮忥紝渚嬪傜块叕鎵寰楀拰鐗硅告潈浣跨敤璐规墍寰楃瓑璁$畻瑕佽板ソ鍙婄◣鐜囧拰鐩稿叧鍏寮忥紝渚嬪(P209椤(浜))锛岄渶瑕佷粩缁嗙湅銆
绗鍏绔狅細杩欎竴绔犻兘鏄涓浜涘皬绋庣嶏紝鎸囩殑鏄鍏朵粬绋庢敹娉曞緥鍒跺害锛屼富瑕佹槸浠ュ皬棰橈紝娑夊強涓嶅畾椤归夋嫨澶ч樼殑姒傜巼姣旇緝灏戯紝渚嬪傛埧浜х◣銆佸戠◣銆佸嵃鑺辩◣銆佹柊澧炵幆淇濈◣绛夈傝繖浜涢兘瑕佹帉鎻★紝渚嬪傝溅鑸圭◣(P251椤)瑕佹帉鎻★紝鍗拌姳绋(P258椤)绛夈
绗涓冪珷锛氱浜岃妭鏄鏈绔犵殑閲嶇偣绔犺妭鐨勶紝绋庢剧殑寰佹敹涓庣◣鍔℃鏌ワ紝杩欎釜鍦版柟鏄鏈绔犻噸鐐圭珷鑺傘備緥濡傛暀鏉愮殑(p291椤)銆
绗鍏绔狅細鍏充簬鍔冲姩鍚堝悓涓庣ぞ浼氫繚闄╂硶寰嬪埗搴︼紝鏈绔犵殑鐭ヨ瘑鐐逛笉鏄寰堥毦锛岄勮″啀10鍒嗗乏鍙筹紝娑夊強澶ч樼殑鍙鑳芥х浉瀵硅緝楂橈紝渚嬪傦紝鍖荤枟鏈(P351椤(鍏))涓瀹氳佹帉鎻★紝鍙浠ヤ笌鍚堝悓瑙i櫎鐩哥粨鍚堢瓑銆傚伐浼や繚闄(P352椤)涔熸瘮杈冮噸瑕侊紝杩愮敤鍦ㄤ笉瀹氶」閫夋嫨涓銆
瀛︿範鏂规硶
寰堝氬悓瀛﹀湪澶囪冦婄粡娴庢硶鍩虹銆嬫椂鎬绘槸姝昏扮‖鑳岋紝鎵浠ュ仛棰樺弽澶嶅嚭閿欙紝杩欎釜闂棰樿佸備綍瑙e喅鍛?
1銆佸绘壘璁板繂鍏抽敭璇
缁忔祹娉曠戠洰娑夊強鍒扮殑娉曟潯澶氾紝鍚屽︿滑涓嶄粎瑕佽儗璇佃繕瑕佺悊瑙o紝闇瑕佽姳璐瑰ぇ閲忕殑鏃堕棿鍜岀簿鍔涙墠鑳藉仛濂斤紝涓轰簡鍑忚交瀛︿範璐熸媴锛屽悓瀛︿滑鍙浠ュ皢鐩镐技銆佺浉鍏崇殑鑰冪偣姣斿硅板繂锛屽绘壘璁板繂鐨勫叧閿璇嶏紝鑰屼笉鏄鍏ㄧ瘒鑳岃点
2銆佸绘壘楂樻晥鐨勫︿範鏂规硶
澶囪冨垵绾у苟涓嶆槸绠鍗曠殑闈犺儗璇碉紝鍋氶橈紝鑳藉惁鍑嗙‘鑰冪偣锛屾⒊鐞嗘惌寤哄嚭鑷宸辩殑鐭ヨ瘑妗嗘灦锛岃繖鎵嶆槸澶囪冩垚鍔熶笌鍚︾殑鍏抽敭銆傚缓璁澶у跺厛鍏ㄦ柟浣嶄簡瑙d竴涓嬬粡娴庢硶鍩虹绉戠洰鐨勭壒鐐广佸懡棰樿勫緥锛岄伩鍏嶈蛋鍏ュ悇绫荤殑瀛︿範璇鍖猴紝鎻愰珮瀛︿範鏁堢巼銆
❹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 一 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一、经济法的形式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3.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地方国家机关5.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7.国际条约或协定
【解释】考生应掌握经济法不同形式的制定机关。
二、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主体资格
(1)只有具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未取得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
但是,依法成立的主体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者认可的范围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超越法律规定或者认可范围的,则不具有参加“相应”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2)独立性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即使是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参加经济管理、经济协调法律关系,也不是以“宽泛地”国家的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进行经济法律行为(2005年调整)。
(3)主体资格的取得方式(1997年多选题)
①由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批准成立;②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批准成立;③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
④由主体自己向国家机关“申请并经核准”登记成立;⑤由法律、法规“直接赋予一定身份”而成立。
(4)主体的范围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的主体两大类。
①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虽不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②国家机关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例如国家对内对外发行政府债券、政府部门出让土地使用权)。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以段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
2.行为:包括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3.智力成果:包括专利权、著作权、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
【解释】某些经济权利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土地使用权作为经济权利,在土地出让和转让的经济法律关系中,就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一)实质有效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肯定”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能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因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2.意思表示真实
(1)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派燃老思表示,则该行为人无权主张行为无效,而“善意”相对人可根据情况主张行为无效。
(2)如果行为人基于某种错误认识而导致意思表示与内在意志不一致,则只有在存在“重大错误”的情况下,才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二)形式有效要件
书面形式优于口头形式,特殊书面形尘升式(公证形式、审核批准形式、登记、公告形式)优于一般书面形式。
四、无效民事行为的界定
❺ 经济法基础重点知识归纳 《经济法基础》必背考点清单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这一科目,多数内容需雹尘祥要理解记忆。随着初级会计考试越来越近,很多考生都在赶进度,却忘了梳理知识重兄局点。今天,深空网小编将在这里为大家带来经济法基础重点知识清单,快来一起看看吧!
1、考生学习《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的时候,对于总论涉及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相关知识,考生应当注重理解。
2、《经济法基础》第三章往往是重点内容,考生务必掌握支付结算、 银行汇票及商业汇票、 银行本票、支票相关考点,注意学源搏会区分。
3、《经济法基础》涉及的增值税范围是什么?怎么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消费税应纳税额又该怎么计算?这几个问题,相当重要。考生一定要全面掌握。
4、《经济法基础》第五章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制度相关考点也比较重要,建议考生对于其中涉及的计算问题,相关公式重点掌握并学会运用。比如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及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怎么计算,考生应当重点学习典型例题,学会举一反三。
5、经济法基础涉及的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相关考点,对于该背的内容,考生需理解记忆;对于需实际运用的知识点,考生应当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
6、经济法基础涉及的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相关内容,考生需加强背诵记忆。比如劳动合同订立涉及到什么内容。
深空网温馨提示:《经济法基础》考试,根据往年规律来看,难度并不会太大。如果对相关重点知识牢牢掌握,相信突破60分并不难!
❻ 《经济法基础》该怎么学附各章节重要考点
虽说《经济法基础》是初级会计考试中最简单、难度最低的科目,但从往年的通过率来看,数据上并不太理想,所以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备考该科目同样不能够马虎,以下这几点学习方法值得大家关注。
《经济法基础》各章节考点介绍
第一章:总论
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本章节考点较多,大部分知识点需要死记硬背,是个比较基础的章节。本章知识点在考试中约占10分左右,考试中相对的考点分数也比较好得,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对于复习充分的考生来说完全是送分题。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二章内容涉及的考点较密集,复习的难度比较大,所占分值约15分左右,需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对本章节进行学习,理解记忆为上策。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这一章是每年考试难度最大的章节,在考试中约占15-20分左右,考试的四类题型都有涉及,大家需要重点关注不定项选择题。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
本章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为20分以上,需要对难点进行准确理解。尤其是今年5月1日起实施营改增,出题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本章节需要重点理解涉及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准确记忆,历年考试分值比重约18分左右。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考点在历年考试所占分值约15分左右,复习做题要注意房产税、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的计算问题。
学习建议
建议一、多做真题
做历年真题的目的在于了解出题形式把握核心知识点。做题目的时候请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来,合上书,但不建议量过大的题海战术。
建议二、主攻薄弱环节
要知道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清楚,所以,大家在最后的时间里要主攻薄弱环节的证书,对于高频考点必需掌握绝不放过。另外,对于自己的薄弱环节,也要通过做题来认真巩固。
建议三、整理归纳
把一些易混难以记忆清楚的考点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加深理解记忆。即能够对知识点加深理解,又能将全书的重要知识点重新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