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中有关合同法的题目
『壹』 2019法考模拟题《劳动法》-不定项选择题【10.1】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某服装厂招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每名工人缴纳押金1000元,规定试用期为1年,同时规定对工人自身重大过失引起的财产损失概不负责。后由于经营困难,服装厂提出变更劳动合同,工人表示反对,服装厂遂宣布解除劳动合同,返还1000元押金。该公司行为中不合法的是:
A.要求工人缴纳1000元押金
B.劳动合同规定试用期为1年
C.规定对工人自身重大过失引起的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
D.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参考答案
1.【考点】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其解除
【答案】AB。解析:《劳动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本案中服装厂强制性要求每位工人必须缴纳1000元的押金是单方面的强制行为,没有遵循合同签订的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在当今用人单位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常常利用这种优势强制工人缴纳押金等费用,其实是地地道道的违法行为。A项错误,当选。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又根据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所以用人单位私自延长试用期是不合法的。B项错误,当选。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用人单位对于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但本案中的情况不符合这两种事由,对于工人自身重大过失引起的财产损失,用人单位可以免责。C项正确,不当选。
《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台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本案中由于经营困难导致订立合同时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协商又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一致,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只是应该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D项正确,不当选。
故本题选AB。
『贰』 2020法考客观模拟题《合同法》-单项选择题【12.6】
一、单项选择题
1.甲急需偿还“套路贷”,如若不还性命难保。甲于是向乙借款100万元,乙要求甲提供担保。甲找到朋友丙,要丙为自己的借款提供担保,被丙拒绝。甲威胁丙,若丙拒绝提供担保,就杀了丙的妻子。丙连忙为甲的借款提供了担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都属可撤销合同
B.乙、丙之间的保证合同为可撤销合同
C.基于合同的相对性,保证合同当事人乙、丙之间不存在胁迫,故乙、丙之间的保证合同有效
D.如果乙、丙订立保证合同时,乙知道甲的胁迫行为,那么受害人丙享有撤销权,否则,由于乙是善意的,丙不享有撤销权
参考答案
1.【考点】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胁迫)
【答案】B。解析:胁迫的构成要件有四:(1)故意预告实施危害;(2)对方因此陷入恐惧(胁迫与恐惧具有因果关系);(3)对方因恐惧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恐惧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具有因果关系);(4)胁迫具有不正当性(目的不正当、手段不正当、目的与手段结合的不正当)。因胁迫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1)因胁迫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2)因胁迫订立但未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为可撤销的合同(《合同法》第五十四条);(3)因胁迫订立的遗嘱无效(《继承法》第二十二条)。因胁迫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非可撤销。A项错误,不当选。
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实施胁迫,无论相对人于订立合同时是否知悉第三人的胁迫行为,受害人均享有撤销权。此点与第三人欺诈不同,原因是,胁迫的危害性较重。须注意:这里的第三人采狭义的理解,不包括当事人的代理人、传达人。保证合同的当事人是丙和乙。当事人均未实施胁迫,但保证合同以外的甲对丙实施了胁迫。由于胁迫的危害性巨大,故无论乙订立合同时是否知悉第三人甲的胁迫行为,受害人丙均享有撤销权。B项正确,当选。C、D两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B。
【思路点拨】注意因胁迫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区分为不同的情形。
『叁』 2021法考试题解析汇编|【民法】赠与合同
一、多项选择题
1.张某年龄七十岁与王某(女)25岁,约定结婚后将其名下一栋江景别墅赠与该女并约定将房屋赠与该女后不得对其变心,结婚后张某按约定将房屋赠与并办理过户登记,岂料该女受赠后性情大变对张某愈发冷淡。请问以下正确的是:
A.该赠与合同无效
B.该赠与合同可撤销
C.该赠与合同违反善良风俗
D.王某取得该房屋所有权
参考答案
1、【考点】赠与合同;公序良俗
【难度】★★
【答案】BD
解析:本题中,赠与合同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无效事由,因此,该赠与合同并非无效。A项错误,不当选。
房屋已办理过户登记,不存在任意撤销权的适用。《合同法》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题干中亦没有符合前述三种条件的情形,故张某无法定撤销权。但是,根据“岂料该女受赠后性情大变对张某愈发冷淡”可知,该女似为骗取房产之目的而与张某登记结婚,且张某已有七十岁,难谓有真情。题干中既已言明该女受赠后不得对张某变心,可以视为附义务的赠与,而该女受赠后愈发冷淡,可视为未履行约定义务,张某可基于义务未履行而撤销赠与合同。B、D两项正确,当选。
《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本题中,张某虽年事已高,为与王某结婚,约定将别墅赠与该女的行为并未违反公序良俗。若题干提到张某为达到与王某结婚的目的,以赠与别墅为条件,迫使王某与其结婚,则属于违反公序良俗的情形。C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