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经济法要约成立须具备的条件
① 经济法中什么是要约
经济法中的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详细解释如下:
一、要约的基本含义
要约是合同法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经济法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旨在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这种表示需具备明确的合同条款和条件,以便对方能够了解并作出回应。简单来说,要约就是一方提出愿意按照特定条件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
二、要约的构成要件
1. 意图明确:要约必须清晰地表达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图。
2. 条款清晰:要约中涉及的合同条款和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包括合同的主要要素如标的、数量、质量、价格等。
3. 针对性强:要约必须针对特定的对象,且对方能够识别和理解要约的内容。
三、要约的法律效力
在经济法中,一旦要约被对方接受,便会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双方之间的合同便成立,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要约的发出必须是非常严肃和谨慎的。任何模糊或不确定的要约都可能导致合同无法成立或产生纠纷。
总之,要约在经济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涉及经济交易和商业活动时,了解和掌握要约的相关知识和规定是至关重要的。
② 国际经济法中要约和承诺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人发出要求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表示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③ 经济法案例分析题
1、不完全成立。
根据《侵权责任法》和《产品质量责任法》,虽然对于产品责任销售者和生产者承担连带责任,但销售者承担的本质上是过错责任,而生产者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对于非因销售者过错而造成的损害,销售者可以向生产者追偿。销售者承担最终赔偿责任的前提是:1、在销售中的过错而使产品产生缺陷;or 2、不能指出产品的生产者和供货者。这里,商场显然不存在这些原因。因此,商场不承担最终的责任,这是可以肯定的。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既然法律赋予了消费者向销售者或生产者任一个请求赔偿,之后销售者和生产者之间再内部进行追偿,那么法律设计上生产者存在不能全部赔偿消费者的可能性,销售者仍然要以连带责任对消费者赔偿,消费者也有权利向其求偿。
2、不成立。
a.生产者对产品责任承担无过错责任,除非他能证明一下三点才能免责:产品未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不存在缺陷;产品投入流通时存在缺陷但以当时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发现此缺陷。但是本案中生产者没能对此进行举证。打火机既然能够打出那种火苗状态,就是说它允许消费者如此使用,而此时产品存在爆炸危险,显然是产品不合理的缺陷。
b.虽然生产者有3包条款的期限,但是不能对抗消费者。因为根据相关法律,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是2年,自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而最长时效则是从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起10年。这里没有超过诉讼时效,生产者不能以三包规定对抗法律强制性规定。
3、本案中,应当由销售者和生产者对消费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销售者有权全额向生产者追偿。即在申请执行的时候,既可以执行销售者的财产也可以执行生产者的财产,当然,因为生产者是最终的责任承担着,一般应当先执行其财产。当生产者的财产不能全部赔偿损失时,也可以执行销售者的财产。销售者有对生产者的追偿权。
④ 经济法里要约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要约的主要构成要件有:
(一)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
我国法律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因此要约人欲以订立某种合同为目的而发出某项要约,应当具有订立该合同的行为能力,这样才能使其要约产生效力。
(二)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而这种订约的意图一定要由要约人通过其发出的要约充分表达出来,才能在受要约人承诺的情况下产生合同。
(三)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的人发出。
要约必须向特定人发出,向不特定人发出的的建议即为要约邀请,只有向特定人发出要约,一旦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即能够成立合同。
(四)要约内容必须确定和完整
(五)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
要约只有在送达到受要约人以后才能为受要约人所知悉,才能对受要约人产生实际的拘束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 内容具体确定;
(二) 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六条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⑤ 经济法中合同法题目
(1)要约邀请:家具厂1997年2月1日致函Z机关(以每套1000元出售办公桌椅)为要约邀请; 要约:【要约的定义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 要约成立的条件:【a.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所谓“具体”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如果没有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受要约人难以做出承诺,即使做出了承诺,也会因为双方的这种合意不具备合同的的主要条款而使合同不能成立。所谓“确定”,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含糊不清,否则无法承诺。b.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拘束。】 所以,这里:要约为【家具厂于2月4日又发函Z机关,同意Z机关提出的订货数量、交货时间及方式、付款时间及方式,但同时提出其每套桌椅售价1000元已属优惠价格,考虑Z机关所订桌椅数量较多,可以按每套桌椅900元出售】,满足要约成立条件。 承诺:定义【依据《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受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而与要约人成立合同。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 所以,Z机关2月6日发函表示同意为承诺。(2)承诺生效时间:【《合同法》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势订立合同的,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知道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所以承诺生效时间:2月6日(3)合同成立时间:【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2月7日,家具厂回函告知收到邮件,没有异议,合同即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