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对吗
1. 经济法的本质和功能是什么
1、经济法的本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阶级性;二是指它与相邻法律部门相区别的法律属性。2、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2. 经济法对市场主体的作用
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经济法从本质上保障我国市场经济建设;
2、经济法的公平正义观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建设;
3、经济法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动力。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的法律部门,与传统的相邻法律部门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三、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四、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五、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法。
3. 经济法是以什么为本位的法
法律分析:经济法以社会责任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效益为其主导价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第四条 国家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4. 经济法是以什么为本位的法
经济法是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法。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4)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对吗扩展阅读:
经济法枣册是调整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对经济活动进行协调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经济”一词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5. 经济法和民法的区别
经济法和民法的区别,具体如下:
1、两者调整范围不同。经济法调整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纵向的与一定范围的横向的经济关系,还调整经济组织内部一些重要经济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以交换为中心发生的财产关系;
2、主体构成不同。经济法主体体系广泛,包括法人、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和内部组织,具有一定的必要的层次性。民法主体分自然人与法人两类,只讲平等性;
3、主旨思想不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民法是“个体权利本位”;
4、调整手段不同。经济法采取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手段综合调整。民法主要采取民事手段;
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
1、在调整对象方面,两者都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这是因为作为民法重要调整对象的财产关系,实质上就是经济关系;
2、在法律作用方面,经济法和民法都在保护当事人合法经济权益,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6. 如何理解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所谓法律本位乃指法的基本观念,或基本目的,或基本作用(依王伯倚先生之说)。经回济法的社会本位性是指经答济法立足于社会整体 ,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基本目标,具有社会法的性质。经济法是在私法社会化和公法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其经济基础、思想理论基础、法律基础都产生了社会化倾向,经济法的产生正是满足了社会化的需求,使其自出生起就带有社会法的气息。经济法属于社会法中的一员,与民法、行政法区别开来,各尽其责,更加证明其社会本位性。经济法所维护的社会公共利益从其内涵、核心以及目的也表现了经济法这一与生俱来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