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诉讼法关系

诉讼法关系

发布时间: 2020-12-17 02:33:33

民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是什么关系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回。
中华人民答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2、 民法是实体法,诉讼法是程序法

Ⅱ 诉讼关系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区别

诉讼复关系就是诉讼关制系啦。
诉讼关系当然包括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啦,还包括刑事诉讼关系和行政诉讼关系。在国内的诉讼关系就这些啦,主要是指诉讼主体之间的各项社会关系啦。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则指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有关诉讼主体之间诉讼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关系。在国际上还有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诉讼关系。

Ⅲ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中的“有关身份关系”怎么理解

“有关身份关系”的理解:
有关身份关系有三种情况:
1、血亲关系,包括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
2、姻亲关系,包括伴侣及伴侣一方的亲属,血亲的伴侣一方的亲属。
3、领养关系,有领养的孩子。

Ⅳ 哪些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您好,民事诉讼复法律关系,是指民事制诉讼法律、法规所调整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民事诉讼当事人始终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当然主体。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原告与法院,被告与法院之间始终会形成一定的并受到民事诉讼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第二,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

第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一种多面系列联系。所谓“多面”是指法院与原告、法院与被告、法院与第三人、法院与证人、法院与鉴定人、法院与勘验人、法院与翻译人员等“面”结成的关系分别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例: 下列哪项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

A. 原告与其代理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B. 证人与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

C. 原告律师与被告律师之间的法律关系

D. 人民法院与指定的鉴定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答案为D。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Ⅳ 三大诉讼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民事是平等主体之间主张民事权利有合同与身份相关的当事人有权处分
刑事诉讼版是与犯罪有关的大部分是由权代表国家的检察院起诉的,一般不能和解,还得判刑进监狱,有的还得死刑
行政诉讼是公民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行为或处罚不服提出的有法院对行政机关的行为审核的情况,一方为行政机关,一方为公民或组织啊

Ⅵ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

1、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主持审判活动的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主导民事审判活动,是当然的主体,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二是诉讼当事人,即参与诉讼活动的民事纠纷的双方,包括诉讼代理人;

三是诉讼参与人,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2、我们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诉讼主体,是指第二类的诉讼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诉案件中上诉人、被上诉人。

3、民事诉讼主体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保证民事诉讼活动合法有效地进行,合格的当事人直接关系到诉讼的结果。

(6)诉讼法关系扩展阅读

对于民事诉讼主体的认定条件:

(1)双方当事人是否存在侵害与被侵害的利益争议事实:因为只有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及其相对方,才是直接的利害关系人。如果自己的利益没有受到侵害,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与相对人发生争议,那么双方当事人就不是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2)双方当事人是否存在保护权利的争议事实: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无论是保护自己的权利还是保护他人的权利,只要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的,都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3)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是否存在民事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也是形成民事诉讼关系的条件之一。如果当事人虽然没有以上两种争议的直接事实存在,但与争议的事实有某种法律关系存在,那么他同样可能成为实体法上的案件当事人,如案件的第三人就是如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民事诉讼主体

Ⅶ 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是什么

1、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起诉和审理期限不同

《民法通则》规定 ;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特殊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或二十年。《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 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2、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中诉讼权利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由于主体的可变动性双方当事人都有起诉、反诉和撤诉的权利,在处分权上,民事诉讼的主体享有很强的自由性, 这体现在起诉的不同阶段当事人都可以按照自由意愿变更或者调解自己的诉讼请求,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可调解也可体现。

在行政诉讼中由于主体的确定性,即只能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因此起诉、撤诉的权利只存在与原告,同样被告也无反诉权。在处分方面被告也无权任意变更其之前所作的行政行为,同样,行政诉讼中不允许调解也是诉讼权利不同的体现。

3、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举证责任不同

在民事诉讼法中举证责任归属于提出主张的当事人,即谁主张谁举证。而行政诉讼法中规定被告应付证明责任。

4、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性质与任务不同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 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等的活动 , 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民事诉讼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解决的是私权利之间的纠纷。

行政诉讼则是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当事人的基本权益,依照诉讼法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的任务也不是单纯解决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纠纷,同时,通过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诉讼也可以起到监督与完善行政立法与执法的后果。

(7)诉讼法关系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区别:

1、二者受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受理,特殊情况下,由本级行政机关受理。

2、二者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应当适用行政复议法。

3、二者适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复议程序,而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复议程序简便、迅速、廉价,但公正性有限;行政诉讼程序复杂且需要更多的成本,但公正的可靠性大。行政复议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而行政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度等。

4、二者的审查强度不同。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则上法院只能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

5、二者的受理和审查范围不同。《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对于受理范围均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从列举事项来看,《行政复议法》的受案范围要广于《行政诉讼法》。

此外,《行政复议法》还规定对国务院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申请。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且各有所长,不能互相取代。因此,现代国家一般都同时创设这两种制度。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或将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由当事人选择救济途径,或在当事人选择复议救济途径之后,仍允许其提起行政诉讼。

Ⅷ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实体法的关系

我国目前的基本法体系主要呈现为三大范围,即民法、刑法行政法三大实体法和与之相适应的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三大程序法。这些实体法和程序法中又延伸出许多部门法,各个部门法之间都有程度不同的联系。联系较多、关系较密切的法律部门,称为相邻的法律部门。
民事程序法与民事实体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1.从实质意义上说,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必须同时存在,互为依存,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社会生活中,规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实体的实体法,总是和保证其实施的程序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形式意义上说,程序法与实体法又是可以相互脱离的,只有民法典,而无民事诉讼法典,或者只有民事诉讼法典,而无民法典的情况,在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中屡见不鲜。比如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颁布,而民事诉讼法典则于1806年颁布,民法典先于民事诉讼法典两年公布。又如日本,1891年公布民事诉讼法典,1896年至1899年公布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先于民法典公布约五年至七年。但是,即使没有形式意义上的民事诉讼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事诉讼法总是存在的,虽然没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典,却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我国1982年3月8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没有同时颁布民法,直到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才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在民法通则公布之前,我国各级人民法院按照试行民事诉讼法审理了大量民事案件,这表明虽然没有公布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典,但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民事纠纷,并有很多民事方面的法规可用来调整纠纷当事人之问发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说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存在的,试行民事诉讼法就是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实质意义的民事纠纷的程序法。所以,从根本上说,程序法和实体法仍然同时存在,密不可分。
2.程序法是法律的形式和内在生命的表现。对此可作如下理解:实体法规范只有通过审判程序,它的内部生命才能得以实现。这是由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劳动法是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实体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它规定了实体权利义务关系,由这些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就要通过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来解决,确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保证其实现,从而起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可见,程序法与实体法在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的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独立价值,两者处于平等地位,不存在谁从属谁的问题。

Ⅸ 诉讼,诉讼法,诉讼法学的关系

解决争议或者纠纷的方式除了诉讼外还包括很多,比如自行和解、通过第三回方调解、申请仲裁、答信访等方式,其中通过第三方调解也分多种,比如根据调解的主体不同,可包括通过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调解、通过律师调解、通过基层调解组织调解等,也可以分为民间调解、行政机关的调解等。仲裁方式也可能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仲裁等形式。因各种方式或者手段的利弊不同,要根据具体的案情决定采取相应的方式。

Ⅹ 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关系

樊崇义老师是这样讲的:

三个诉讼法同是程序法,回所以,在三个诉讼法中规定的许多诉讼原则答、制度和程序,都是相同的。例如,公开审判、两审终审、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等等。

但是,三在诉讼法各自要解决的实体问题的性质不同,刑事诉讼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刑事被告人是否犯罪及其应否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民事诉讼法所要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与争议的问题,行政诉讼法所要解决的是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和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问题。

三大诉讼法的任务、目的的差异,使它们在诉讼原则、制度和程序方面,又有许多不同。例如主持诉讼的专门机关,刑事诉讼除了法院以外,还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诉讼主要是人民法院;在诉讼程序上,刑事诉讼有侦查阶段,还有专门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在证据制度上,证明责任的划分,证明标准的要求都有一定的差异;在诉讼的结果上,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的差别就更大了。

热点内容
劳动法员工请假的时间规定 发布:2024-12-23 12:59:56 浏览:87
试商法试题 发布:2024-12-23 12:46:26 浏览:695
海商法中提单的定义 发布:2024-12-23 12:46:19 浏览:762
张掖市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4-12-23 12:41:42 浏览:563
论述商法原则 发布:2024-12-23 12:14:57 浏览:492
司法正确 发布:2024-12-23 12:14:20 浏览:674
广东先行立法 发布:2024-12-23 12:14:19 浏览:12
供热法律知识 发布:2024-12-23 12:01:46 浏览:496
婚姻法孳息的归属 发布:2024-12-23 11:54:17 浏览:31
标准化法中规定了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4-12-23 11:53:17 浏览: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