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单位不给公休符合劳动法吗

单位不给公休符合劳动法吗

发布时间: 2021-12-09 00:41:20

⑴ 单位如果没有公休日算不算违反劳动法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如果公司没有休息日的话,属于违法行为。

⑵ 请病假一个月后单位称不给公休是否符合劳动法

没有不给公休的说法,请病假会影响当年的年休,具体如下: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请病假2个月后,不享受当年年假。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请病假3个月后,不享受当年年假。
累计工作20年以上的,请病假4个月后,不享受当年年假。
资料来源:http://www.gov.cn/zwgk/2007-12/16/content_835228.htm

⑶ 单位不放公休假 是否违法

按照有关规定,员工在工作期间,除了国家规定的公休假日外,还可以享受婚假、丧假、产假、探亲假、带薪休假等5个假期。其中,产假、婚假和丧假是明文规定的,对于所有的员工来说,不管在什么单位,都可以享受。不过,有些假期,如探亲假或带薪休假等,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中工作的员工有详细的明文规定。
带薪休假在《劳动法》中明文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一般的情况,人事部的工作人员会在一个年度中发给你一张累计休假的单子。但实际上,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各种原因,员工并不能享受休假。为此,有的单位会把休假的天数折算成现金,补贴给员工。

⑷ 国企单位不让休假违反劳动法吗

1、首先职工有休带薪年假的权利。根据2008年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不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情形: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⑸ 劳动法关于公休假的规定

你说的这个应该是年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回满10年的答,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根据你的情况而言,从2013年7月16日起,你就可以享受5天的带薪休假了。

拓展资料: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网络---年假

⑹ 企业规定一定要本单位工作满12个月才有公休是否正确,符合劳动法吗原已在其他单位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⑺ 我咨询一下,我们这单位每次国家公休都不给休够,而且如果你休了这个月就没周末,这合乎劳动法吗

首先,就你所述情况,单位涉嫌违反劳动法:

一、根据单位性质,若为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应依法给予公休假。新规定是工龄1-10年每年5天公休假,10-20年每年10天公休,20年以上是每年15天公休。(不含双休日)

二、关于婚假,各地一般都有具体政策,依照各个省的政策来看,一般来说: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三、不论公休假、婚假,均为带薪假期,不得不休,更不得克扣工资。

其次,就你所述情况,针对单位的违反劳动法等法规规章的行为,可提起劳动仲裁,请求依法支付工资(属于加班工资的应按加班工资标准支付)、给予带薪假期。

最后,贴上详细的介绍:

我国法律关于职工休假的规定
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513号令)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妇女节(半天)、青年节(半天)、儿童节(一天)、解放军建军节(半天)等;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若适逢休息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而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适逢休息日,则不补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第九条规定:有不满一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中规定:本条应理解为: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有一次24小时不间断的休息。

四、《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第四条规定: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累计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五、《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36号)已有较全面的规定。其中规定,劳动者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日;未婚者探望父母的,每年给假一次,20天,若两年休假一次,则可给假45天;已婚者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20天。还规定,可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休息日和法定节日在内;凡实行休假制度的劳动者(例如教师所休的寒、暑假),应在休假期间探亲,若休假期较短,可予补差,探亲假与路程假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或称基本工资)发给。国务院上述规定发布较早,对于三资、民营、私营企、事业单位是否适用该规定未作规定;集体所有制企业是否适用,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规定。

六、年休假。按照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72条的规定,企业职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实行,在新规定未出台之前,企业可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中发电[1991]2号)安排劳动者休假。该文件规定,劳动者休假天数要根据其资历、岗位等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超过两周;一般以就地休息为主;不搞公费旅游,也不得以不休假为由向劳动者发放或变相发放钱物。这一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的企业。

七、其他休假。除上述假期外,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还可享受婚假、丧假和产假等。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前去料理丧事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照发职工工资。这一规定最早见于劳动部颁发的《对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问题的意见》(1959年6月1日,[59]中劳薪字第67号)和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1980年2月20日,[80]劳总薪字29号、[80]财企字41号)。

⑻ 跟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后,公司不给公休假是否合法

原则上,肯定是违法的。

一、《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三、单位可以统筹安排: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三、县级以上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⑼ 不给年假违反劳动法吗

我是13年6月到14年6月以学生工实习一年 又续签合同 到2015还没年假 这符合劳动法吗?

答:实习期间你还没有毕业的话,双方是不能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建立的是劳务关系(劳务关系只按合同法不按劳动法)。双方劳动关系建立以劳动合同签订起始时间为准。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以下简称年休假)。你从14年6月才跟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连续工作1年后,15年6月开始享受年假。

热点内容
2016经济法基础侯永斌第二章 发布:2025-04-25 13:43:53 浏览:911
作为大学生如何加强学习法治观念 发布:2025-04-25 13:31:37 浏览:763
静安人民法院 发布:2025-04-25 13:29:58 浏览:810
行政法密切相关论文 发布:2025-04-25 13:29:46 浏览:424
法治化要求 发布:2025-04-25 13:26:49 浏览:329
国际经济法的案例分析 发布:2025-04-25 13:26:46 浏览:175
沈成果司法 发布:2025-04-25 13:12:22 浏览:169
安徽法律援助形象大使赵普 发布:2025-04-25 13:12:17 浏览:653
论述经济法一体两翼 发布:2025-04-25 13:12:13 浏览:953
民事诉讼法第几条规定可以起诉 发布:2025-04-25 13:03:19 浏览: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