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诉讼代理

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诉讼代理

发布时间: 2022-01-08 15:26:13

A. 刑事诉讼法108条中的诉讼代理人,如何理解为什么有公诉案件的被害人

刑事案件既危害国家的社会秩序,危害社会,也损害具体个人的利益。比如盗窃罪,被盗窃的那个人就是受害者。受害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到刑事诉讼中,表达意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B. 刑事诉讼法诉讼代理人具体规定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中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中包括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也可以是被委托参加诉讼的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五)“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
委托诉讼代理人,参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C. 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指

“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诉讼代理人与辩护人根据 《刑事诉讼法》40条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 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 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由此可见,两者都是: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介入;自诉 案件随时介入。其次,关于可以担任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人员范围问题,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差别待遇。《刑事诉讼法》32条、41条 对此作了明确规定。第32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 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 辩护人。第41条:委托诉讼代理人,参照本法第32条的规定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33 条,对辩护人的范围作了进一步限制性规定,同时该解释的第47条规定,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参照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和本解释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因此,可以担任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人员范围是相同的。第三,关于辩护人与代理人是否出席法庭是否不同的问题。答案是非常明确的,两者都有 权出庭,参加法庭调查与辩论等等。比如《刑事诉讼法》第155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 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两者承担的诉讼职能的差异则是根本性的差异:《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 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48条规定,诉讼代理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定代理人,一般是针对未成年人来说的,当他们的身体,健康,权利受到损害时,由于他们是未成年人,他们不能提起诉讼,此时他们的法定监护人就代替他们起诉。法定监护人就是父母。

D. 在刑事诉讼中,哪些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律师。的确,律师作为法律从业者,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你在诉讼中更好维护自己的权益。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聘请律师是需要支付一定律师费的。 与律师类似的还有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之所以说与律师类似,是因为法律工作者同样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与实务经验,不同的是法律工作者只能在其服务的辖区范围内代理案件,超过范围便不受允许了。 一般来说,聘请法律工作者的费用要低于聘请律师。
还可以作为委托代理人的还有近亲属。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其中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如果委托近亲属作为代理人的话,除了要出具一份授权委托书外,还要提供证明委托人与受委托人近亲属的关系证明。 比如户口本或者居(村)委会开具的关系证明。
有人会问:“我的朋友是学法律的,他懂法律,我可以委托我朋友作为委托代理人吗?”答案是可以,但必须有社区居(村)委会开具的推荐信。 因此,委托朋友做代理人的话,除了授权委托书,还要有推荐信。
需要补充的是,前面介绍的都是当事人是自然人的情况,如果当事人是公司等法人机构的话,可以委托律师、公司员工或者公司的法律顾问作为委托代理人。

E. 新刑事诉讼法代理人

按现行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专二条规定,委属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另外,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二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F. 刑事诉讼代理的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即案件经过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时候,被害人就可以请诉讼代理人。法律还规定,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也可以为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比如有的被害人是未成年人,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就可以为该未成年人请诉讼代理人,有的被害人因伤重等原因,其近亲属也可以为其请诉讼代理人。为了便于被害人行使这一权利,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作为自诉案件的被害人,一般情况下就是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法律规定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即只要自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就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也应当在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关于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问题,刑事诉讼法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参照刑事诉讼法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范围执行。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主要范围包括律师;人民团体或者被害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被害人的监护人和亲友。也就是说,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可以在上述范围内委托1至2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热点内容
法律硕士法学考博 发布:2025-04-24 15:36:14 浏览:160
启动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4-24 15:32:47 浏览:215
劳动法户外连续工作 发布:2025-04-24 15:32:47 浏览:46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广告 发布:2025-04-24 15:23:57 浏览:527
哪些书面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24 15:23:19 浏览:476
cctv12社会与法忏悔录 发布:2025-04-24 15:23:12 浏览:138
众诚法律咨询怎么样 发布:2025-04-24 15:18:21 浏览:903
村民公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24 15:12:02 浏览:110
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4 15:00:36 浏览:742
警察保密条例 发布:2025-04-24 14:59:36 浏览: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