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一审送达期限

刑事诉讼法一审送达期限

发布时间: 2022-04-17 05:02:05

⑴ 刑事案件一审审限最长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一审审限一般最长为三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五十七条 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⑵ 刑事案件一审期限是多久

刑事案件第一审程序的期限是两个月,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以及期限届满因交通不便不能终结,以及重大犯罪团伙作案、流窜作案等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上一级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情况特殊还需延长的,报请最高院批准后可以延长。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⑶ 刑事诉讼法一审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一审程序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第一审程序的期限,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1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⑷ 刑事案件一审一审最长多长时间

刑事一审期限最长为三个月。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的一审期限一般为两个月,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但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以及期限届满因交通不便不能终结等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上一级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情况特殊的报请最高院批准后还可以延长。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⑸ 刑事案件第一审程序的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一审程序

▲庭前审查

对于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都应当受理,...........如果检察院移送的材料中缺少材料的,法院可以通知检察院补充材料,检察院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补送。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计入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

▲庭前活动

开庭10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辩护人(特别提示:速裁程序不受此限制);

开庭5日前,通知当事人、法代、辩护人、诉代在开庭5日前提供证人、鉴定人名单及拟当庭出示的证据。

开庭3日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检察院;将传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送达(特别提示:速裁程序不受此限制)。 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一审审理期限

应当在受理后2个月以内宣判;

至迟不得超过3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156条规定情形之 一(交、集、流、广)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一审的审理期限一般总结为:2+1+3+X

▲宣判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5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公诉机关。

定期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公诉机关,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简易程序审理期限

3年以下的案件,应当在受理后20日内审结。

3年以上的案件,可以延长至1个半月。

▲速裁程序审理期限

1年以下的案件,应当在受理后10日内审结。

1年以上的案件,可以延长至15日。

▲自诉案件的审限

未羁押: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6个月内宣判。

已羁押:如果被告人被羁押的,审理期限与公诉案件的相同(2+1+3+X)。

▲缺席审判

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中止审理超过6个月,被告人仍无法出庭,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请或者同意恢复审理的,法院可在被告人不出庭的情况下缺席审理作出判决。

⑹ 刑事案件一审时限是多久啊

刑事案件一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若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二百二十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第二百二十五条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⑺ 刑事诉讼法一审的审理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一审的审理期限一般是二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热点内容
立法动力 发布:2025-02-14 00:37:34 浏览:699
弃婴道德 发布:2025-02-14 00:29:07 浏览:668
劳动法一年工龄一个月工资 发布:2025-02-13 23:02:38 浏览:889
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 发布:2025-02-13 22:00:24 浏览:66
法官黄松 发布:2025-02-13 21:23:32 浏览:167
司法考试真题分科 发布:2025-02-13 21:17:32 浏览:288
正阳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13 20:35:55 浏览:228
大学期末经济法总结2000 发布:2025-02-13 20:12:21 浏览:86
测试准则和条例 发布:2025-02-13 19:40:35 浏览:815
法院检察院公安局 发布:2025-02-13 19:40:32 浏览: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