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离职时间合同三个月

劳动法离职时间合同三个月

发布时间: 2022-04-17 19:56:11

⑴ 请问新劳动法有没有规定提出辞职申请三个月后可以自动生效

没有三个月的概念.法律规定,合同期间,劳动者要辞职的,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出书面
辞职报告
就行了,继续做满一个月,无需单位批准,这个辞职就自动生效了,一个月后你就可以交接清楚离开了,剩下的事由单位去做.有关赔偿金的问题,需要查阅你与单位签订的合同是如何的?你具体得看看,并且向劳动部门进行咨询比较妥当.

⑵ 合同中约定离职3个月,是否可以按劳动法规定,提前一个月离职

  1. 《劳动合同法》规定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 依据《劳动合同法》

  3.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5.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6.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7.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⑶ 签定劳动合同中,有一项规定三个月之内不得辞职,否则视为违反合同,公司不支付工资,这种条款是否违法

劳动合同中这种条款是违法的,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或过了试用期都可以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天或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法律分析
和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之后不想做了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若在试用期内辞职的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若过了试用期辞职的应提前三十天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并把工作交接好,员工就可按公司流程办理离职,公司在员工离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如果在提出离职申请后,公司不让走,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从入职第一天起就有工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只要劳动者依法付出劳动了,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工资。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责令用人单位发放克扣的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⑷ 劳动法规定有没有不满三个月辞工要扣500元工资

劳动法没有规定不满三个月辞工要扣五百元工资。在试用期内,员工提前三天书面形式提出离职就可以,若过了试用期,员工提前三十30天以书面形式就行了。公司应在员工离职后三个工作日内结清工资,员工可以要求公司在三个工作日内结清全部工资,提前离职或自动离职,公司也无权扣钱。
法律分析
劳动者正常辞职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是违法行为。单位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时间足额发放工资,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一)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个工作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提前三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该一次性结清所有劳动报酬,不得乱克扣和拖欠劳动者报酬。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⑸ 国家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劳动人员辞职具体要多久

若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之情形,劳动者可以书面告知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即书面告知后即可离职走人。

若用人单位不存在法定过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0日(试用期提前3日)书面告知用人单位,到期后劳动合同即解除。即提交书面告知后30日(试用期提前3日)即可以离职走人。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⑹ 公司规定新员工进厂要三个月才能辞职有没有违反劳动法

是违反法律的,劳动者若在试用期内辞职的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若过了试用期辞职的应提前三十天申请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没有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形,劳动者离职应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特别约定,用人单位也不能无故不允许劳动者离职。
法律分析
签了劳动合同不能直接走人,如果直接走人的话,公司是可以按照合同中的规定进行处理的,有可能会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接下来的新工作。直接走人会涉及到违约问题,如果合同约定了违约金,那么劳动者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只能先通知,三十天后直接走人就可以。签了合同试用期辞职的,一般三天后可以走,如果试用期过后就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试用期要提前三天通知公司,并把工作交接好,公司也应该支付试用期应得的工资。如果在提出离职申请后,公司不让走,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法律是没有规定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几天通知员工本人的,只规定员工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否则需要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⑺ 签订了合同未满三个月,提出辞工最快几天可以离职

3天,在试用期内辞职一般是3天就可以了

⑻ 劳动法是否有规定劳动者做满三个月就可以辞职的

就职和辞职都是个人的选择工作的权利,没有任何的规定必须做满3个月才能辞职,试用期内随时可以提出离职,转正后提早一个月提出离职即可。

⑼ 合同中约定离职3个月,是否可以按劳动法规定,提前一个月离职

可以在提交离职申请后,一个月离职

⑽ 劳动合同规定职工辞职要提前3个月通知单位是否合法

《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单位劳动合同的约定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因此,这一条款是不合法的。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热点内容
2020年中级经济法晨阳笔记百度云 发布:2025-02-13 19:13:06 浏览:600
条例将15 发布:2025-02-13 19:01:08 浏览:209
高淳县司法局 发布:2025-02-13 18:57:20 浏览:813
劳动法怀孕生产可以休多久 发布:2025-02-13 18:55:48 浏览:910
肖建雄律师 发布:2025-02-13 18:39:02 浏览:72
法治宣讲主持词 发布:2025-02-13 18:20:04 浏览:340
安阳燃煤条例 发布:2025-02-13 18:16:39 浏览:282
民事诉讼法诉讼双方 发布:2025-02-13 17:41:19 浏览:214
商洛司法鉴定 发布:2025-02-13 17:14:45 浏览:265
刑法解释的原则 发布:2025-02-13 16:37:43 浏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