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行政法问题
1. 最新国家房屋拆迁法律法规有哪些
最新国家房屋拆迁法律法规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关于拆迁征地的问题可以咨询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12年,作为一家创立伊始即决定深耕行政法业务的专业型律所,在明现已成为不动产征收领域的领导者。由在明律师团队代理的征地拆迁类案件已超7000起,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2. 拆迁 回迁安置 法律问题
你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者产权调换的方式进行差价找补。
2001年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行政法规,为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法律依据。其中第24条规定:“货币补偿的数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具体办法由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这是一条关于拆迁评估的原则性规定,拆迁实务中,无论当事人是要求货币补偿,还是要求产权置换,一般都用它作为拆迁估价的法律依据。你可以依据此条要求拆迁人对你的地产进行估价。地产的估价方法很多,有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等等,不同的评估价格对地产价值的差异比较大,一般拆迁估价多采用现行市价法和重置成本法,如果采用清算价格法,你吃亏吃大了,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如果采用清算价格法,则对你的地产造成潜在的贬值,当然这也不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实务中,拆迁公司往往与房地产评估公司串通,以牟取暴利,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
为了规范拆迁市场,针对混乱的拆迁市场,建设部于2003年12月1日和12月3日分别制定颁行了两个关于拆迁的重要部门规章,即《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你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出来,我不再进行粘贴了,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网络Hi我,也可以向我进行求助,因为拆迁问题相当专业,既包括了一些法律冲突的解决,也包括了拆迁事务中一些惯例,以及分析判断估价结果和谈判技巧多方面的因素,不可能一一再给你写明了,否则我打一夜有可能都给你阐释不清其潜在的法理内涵。
我曾经作为拆迁主管部门的法律顾问多年,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中国的拆迁工作早日走向法治化,专业化的道路
3. 行政违法拆迁如何赔偿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违法拆迁的应当赔偿。《国家赔偿法》第4条第3项规定,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请求国家赔偿的,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申请,或者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对于不赔偿决定,受害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违法强制拆除原告房屋,人民法院判决予以行政赔偿时,赔偿标准不得低于原告依照征收补偿方案可以获得的征收补偿标准。原告请求赔偿依照征收补偿方案可以获得的奖励,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3)拆迁行政法问题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之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也可以在行政行为被确认违法后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赔偿;
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而且,此请求实效适用关于时效中止的规定,即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被拆迁人在遇到行政机关强拆时既可以在针对行政机关强拆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行政赔偿的请求,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也可以首先确认行政机关的行政强拆行为违法,待法院判决确认其违法性后,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由赔偿义务机关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赔偿;
逾期不予赔偿或者对赔偿数额有异议,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资料:网络-《国家赔偿法》
4. 请问拆迁问题属于民法还是行政法问题拆迁问题中的地方政府和住户属于平等主体吗
提醒:市政规划。 但注意好协议是跟谁签。 个人认为是行政和民事糅合的
5. 行政诉讼法哪一条规定了拆迁是行政诉讼
一般情况下,拆迁都是当地政府作出的决定,属于行政行为。而且在当事人不自觉履行拆迁义务的时候,拆迁就会演变成强制拆迁,也就是行政强制行为,当事人对此不服提起诉讼这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法条应该是《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
6. 对于有关拆迁的行政法规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吗
现实困惑
某市进行市容改造,要把以前的老城区改造成一个全新的商业区,于是市政府下达了拆迁决定,并对该区域内的居民给予了安置。许某的房子正好在该区域内,但是许某对该决定不服,认为这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并且认为国家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违宪。于是,许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裁定该行政法规违法,并予以撤销。请问,对于行政法规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吗?律师点评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行政管理的需要,行政机关往往会制定一些行政法规或者文件。但是,当公民对这些规定有意见时,可否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撤销行政机关制定的这些法规、规章或者其他决定呢?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并且该法第十二条对于具体的属于行政机关受案范围的行政行为作出了规定。从这两条规定可以看出,在行政诉讼中,针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法院是不予受理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特别提醒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属于抽象行政行为,不可针对其提起行政诉讼。
7. 在行政法题目中政府对城市居民房屋拆迁行为属于行政征用,可是查了很多资料说行政征收,原因是什么
因为其属于根据国抄家和袭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性征集一定实物的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是为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性征集一定数额金钱和实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收主要由税和费组成。
征收对象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征收的形式为行政行为;征收目的为了公用事业,特别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传统征收以完全补偿要件,而且大多是事先补偿。
(7)拆迁行政法问题扩展阅读:
行政征收的相关要求规定:
1、征收的对象、数额及具体征收的程序,完全由行政机关依法确定,无须与相对人协商一致。行政相对人必须服从行政征收命令,否则,应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2、行政相对人的财产一经国家征收,其所有权就转移为国家所有,成为国家财产的一部分,由国家负责分配和使用,从保证国家财产开支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