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
① 污染防治法属于经济法法律部门及其分支还是属于行政法法律部门及其分支
我国的现行法律体系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单、多):
1、宪法部门
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核心的法律部门,是整个法律体系的主导和基础。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国家组织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迄今已经经过了四次修改。除宪法典之外,宪法部门还包括相关法律:(1)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2)选举法,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3)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如《民族区域自治法》等;(4)特别行政区法,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5)立法方面的法律,如《立法法》等;(6)涉及国家主权的法律,比如《国旗法》、《领海和毗连区法》等。(多选)
2、行政法部门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行政管理主体、行政程序、行政行为、行政监督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我国目前已经制定的行政法方面的法律主要有: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师法、国家安全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等。(多选)
3、刑法部门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我国基本法律部门之一。我国目前的刑法法律部门主要包括1997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刑法修正案和各种涉及刑法的决议、决定。
4、民商法部门
民商法部门由民法和商法两部分构成,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民法典,采取的是单行法的形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物权法、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等。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和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民法的一个特殊部门,我国目前关于商法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主要有: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商业银行法、信托法、海商法等。(了解,多选)
5、经济法部门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部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主要是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法律;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关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物价、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我国现已制定的经济方面的法律有:预算法、会计法、价格法、个人所得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多选)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部门
它以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为根本目的,分为环境法和资源法两个分支部门,其中环境法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资源法包括: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等。
7、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部门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形成的劳动合同制度、工资制度、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方面。目前我国现已制定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主要有:劳动法、残疾人保障法、工会法、工伤保险条例等。
8、军事法部门
军事法是调整军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军事法的调整的范围包括:国防建设领域的军事关系,武装力量建设领域的军事关系,武装力量内部及外部的军事关系,对外军事关系等。目前我国制定的军事法律主要包括: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预备役军官法、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等。
9、程序法部门
程序法包括诉讼程序法和非诉讼程序法两部分,调整因诉讼活动和以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目前的程序法部门的法律主要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
② 行法,民法,行政法的定义和作用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民法,是用以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③ 如何区分行政法,民法,刑法
行政法、民法、刑法是构成我国整体法律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是分别用以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民事行为权利和惩罚犯罪的三个平等法律体系。
一【三者的基本区别】
所谓行政法,简单理解就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用以制约、规范和监督行政管理行为。
民法是用以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刑法就是用来惩罚犯罪行为的。
二【三者基本概述】
(1)行政法:
简单理解就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民法:
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根据不同的角度,人们在使用“民法”这一概念时,赋予其不同的含义:
首先,民法可分为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与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所谓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指编纂成文的民法法典(即民法典);所谓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指包括具有一切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法规及判例法、习惯法等。比如,在我国,在民法典尚未制订的情况下,《民法通则》是基本的民事立法文件。此外,《合同法》、《担保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继承法》等是民事单行法规。而在我国《宪法》以及其他部门法或者法规中,凡是涉及民事问题的法律规定,都是民法的组成部分;
其次,民法可分为狭义的民法与广义的民法。狭义的民法指部门意义上的民法,不包括商法典及商事特别法;广义的民法的范围相当于传统的私法的范围,即商法典以及商事特别法(如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破产法等)均是民法的组成部分。
《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 跪问 刑法 民法 行政法如何界定 有何区别 请专业人士解答 不甚感激
刑法是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回 1979年7月1日,全答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该法典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此后,立法机关先后颁布了20多个单行刑法,非刑事法律中也有许多罪刑规范。
民法(Civil law),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⑤ 我国的基本法是什么
我国的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5)行政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扩展阅读:
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⑥ 行政法是什么
行政法
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主体的组织、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程序以及专对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制监督,调整属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一)行政组织法;
(二)行政行为法;
(三)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
行政法的这三个部分分别调整着不同的行政关系:
行政组织法主要调整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行为法,主要调整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主要调整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补充定义: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⑦ 什么叫宪法、刑法、民事法、行政法谢谢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2、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与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就是指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3、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对象一是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二是从诉讼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
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专指民事诉讼法典,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典是1991年4月9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不仅包括民事诉讼法典,而且还包括宪法、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民事诉讼的规范,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在适用民事诉讼法过程中作出的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综合性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称《民诉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一是针对高级人民法院就个案请示所作的批复,如《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因邮电部门电报稽延纠纷提起诉讼问题的批复》。这些司法解释是民事诉讼法条文的具体化,针对性强,经常适用。因此,学习民事诉讼法不仅要把握法典中的条文,也要把握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4、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⑧ 民法,行政法,刑法的关系
民法是调整来平等主体的自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行政法的概念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及其罪刑关系的法律。
(来源于找法网)
⑨ 行政法与刑法的联系与区别
刑法抄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及其罪刑关系的法律
行政法的概念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由于刑法学还没有开。所以只能说得民法与行政法了。不过行政法就是民告官。行政主体就是像公安局这一类的组织。行政相对方自然就是原告了。也就是普通公民或法人。而民法则是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或者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或者人身关系。比如像继承权、肖像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