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非法用工

劳动法非法用工

发布时间: 2022-04-19 05:36:12

❶ 非法用工要先确认劳动关系,然后法院才会受理吗

这类情况有两种处理办法:

第一种是非法的用工关系应作为民事雇佣关系由民法进行调整,因为可以认定为非法用工主体不能构成合法的用人单位,不能构成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关系,法院可以直接受理。

第二种是该类用工关系应属于劳动关系,应该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关系进行处理,并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即先确立劳动关系的成立,申请劳仲裁,对仲裁不服或不受理的才能提起诉讼。虽然两种处理办法都有依据,但第二种处理办法法理上更充分。
第一,非法用工关系本质上仍然是劳动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无营业执照进行经营的非法用工主体虽然在形式上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条件,但实质上已经构成各个体工商户或企业的实质要件。劳动者作为非法用工单位的相对方,并不存在任何过错,不应因非法用工单位主体的违法行为而导致他们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就不合格主体的劳动关系适用民法与劳动法比较,使用劳动法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而是用民法一般会导致用工成本的降低,这将刺激不合格主体的劳动关系更多发生,这与劳动法主旨相悖。同时出于保护劳动者出发,也应该使用劳动合同法进行处理才是最合适的,。
第二,我国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按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且《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对于主体不合格的劳动合同,也应当使用劳动合同法。
第三,依据法理以及立法精神,作为各个法律部门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既包括合格主体的社会关系,也包括不合格主体的社会关系。不能因为主体违法就认定所有的关系无效,这对于劳动者而言是显失公平的。
综上所述,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按照劳动法进行处理,对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工标准以及赔偿标准进行处理。

❷ 劳动法对企业违规用工怎么规定

《劳来动法》第五十八条国家源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九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❸ 用人单位在招工用工过程中存在的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行为有哪些

1、用人单来位在招工用工过源程中存在的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行为一般有收取押金,押证件,或者未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条件,职业危害等事宜。
2、《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❹ 单位雇佣退休人员,不与之签订劳务合同,是不是属于非法用工

这个不属于非法用工

非法用工是指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务工者与用工单位所建立的非法劳动关系。常见的使用童工,未经备案登记招用员工,外籍员工未经批准在国内工作等都属于非法用工。

也就是说非法用工的前提是劳动关系

单位雇佣退休人员

不是劳动关系

❺ 非法用工,企业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首先我们要搞清什么是童工,所谓童工就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我国《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对招用童工,我国《劳动法》第94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在使用童工方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10条规定:“对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立即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童工被送回原居住地所需费用,全部由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11条规定:“违反规定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对被送回原居住地之前患病或者伤残的童工应当负责治疗,并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治疗和生活费用。医疗终结,由县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伤残程度,由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其伤残程度发给童工本人致残抚恤费。童工死亡的,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发给童工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丧葬补助费,并给予经济补偿。对童工伤、残、死亡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雇佣童工的用人单位,在童工从事劳动期间发生工伤,不仅需要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治疗和生活费用;鉴定为伤残的还需支付抚恤费;同时还承担将童工送回原地的义务。 建议及时向用工单位所在的劳动部门反应,需求权益保护。

❻ 来讨论:非法用工主体应否承担劳动法规定的义务

不管是来怎样的用工,自只要雇佣关系即劳动关系形成,就应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一切以劳动法为原则。守法与否和盈利没有直接关系,这是企业效益的问题。
建议合法用工,这样员工工作积极性会很大程度提高,反而会促进企业效益,员工工作卖力,企业很定会好起来。

❼ 非法用工单位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

非法用工的单位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九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7)劳动法非法用工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❽ 公司非法用工怎么处罚

非法用工是指使用童工、外籍劳工等情况。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非法用工的用工合同无效,而且,还要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劳动法》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❾ 劳动法规定非法用工工伤认定吗

法律分析:非法用工是不能进行工伤认定的,非法用工是指用人单位不具有法定用工主体资格,以及非法适用童工,因为不具法定主体,所以不是法律上的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❿ 劳动法是怎么规定非法用工工伤赔偿标准的

(一)非法用工的定义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及《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二条之规定,所谓的“非法用工”,是指“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违法用工的情形”。
(二)非法用工的法律特征
根据上述规定,“非法用工”具备以下特征:
1、非法用工的主体是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后没有再领取营业执照、再行登记、备案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
2、用人单位有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包括过去、现在二个时间段);
3、用人单位有非法用工的事实。
简而言之,就是非法用工单位无“用工权”而非法用工的情形。
区分用工单位是“非法用工”还是“合法用工”,关键是要看用工主体是否经过依法登记、备案,是否有无营业执照。有无营业执照、是否经过依法登记、备案是成立“非法用工”或“合法用工”的核心要件。
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布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二条规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指在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
第九条规定“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第63条规定,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金,赔偿标准不得低于工伤保险待遇。双方就赔偿数额发生争议的,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上述规定,扩大了企业范围,包括非法用工单位,明确了非法用工单位因工伤事故与劳动者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此,非法用工单位可以成为工伤事故赔偿主体。
PS:因非法用工致伤,劳动者应当视同工伤,享受工伤待遇。对非法用工引发的损害赔偿,如果适用一般的雇佣合同关系去处理,虽然从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反映出国家对非法用工单位的默视和放任,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有序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不利于从根本上保护对受害者的长远保护,因此,非法用工致伤,劳动者应当视同工伤,这与上述《工伤保险条例》第63条规定的精神是一致的。
实践中,要是用人单位本身不具有用工资格,但又存在用工事实,且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那么就能认定该单位存在非法用工的情况。此时,单位仍需要对务工者负责任,即在务工者因工伤亡的时候,需要对务工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应的工伤赔偿。

热点内容
日常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发布:2025-02-13 06:25:57 浏览:108
合同法的解除 发布:2025-02-13 06:21:39 浏览:45
员工加班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2-13 06:10:03 浏览:272
2016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2-13 05:58:26 浏览:886
公司规章制度太严 发布:2025-02-13 04:59:32 浏览:823
海淀区法院微博 发布:2025-02-13 04:13:04 浏览:495
检擦院和法院 发布:2025-02-13 04:08:07 浏览:576
合同法的发展 发布:2025-02-13 02:27:32 浏览:367
郑幸福律师 发布:2025-02-13 01:59:09 浏览:844
哈市乡村台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2-13 01:30:42 浏览: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