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江南大学案例答案

劳动法江南大学案例答案

发布时间: 2022-04-19 20:10:56

劳动法案例题,求答案

(1)B集团公司是否可以单方变更与李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4分)
不可以。理由:《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2)李某辞职是否需要提前预告?为什么?(4分)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2009年9月与公司签订5年期劳动合同,明确李某由一名普通销售人员晋升为业务主管,月收入为5000元。虽被收购,劳动合同继续有效。擅自降薪,属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因此,李某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至于是否提前预告,是需要提前预告的,提前一个月告知。
只有“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这个不用提前告知。

(3)李某是否可以要求集团公司进行经济补偿?为什么?(4分)
可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⑵ 求解《劳动法》案例分析

1.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有以下条款。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意试用期的约定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期限来确定上限,试用期工资应当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需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有规定。

3.条款无效。工作岗位应当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有相对固定的岗位,不能约定单位可以随时调整。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遵从法律规定,不能随意解除或者终止。条款无效应当由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⑶ 劳动法案例分析的问题请高手解答一下

1、首先需要确定本案的法律关系,我认为应当是雇佣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因此,专在处理争议时,不适用相关劳动属法律法规,而是依照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等进行处理。
2、对于该达成的善后协议,个人认为约定无效,陈维礼是成年人,怎么会由他父亲来代替他签订这个协议?应属无效。
3、见1。

⑷ 劳动法的案例分析请高手回答!!!!

我是上海市劳动局的工作人员,回答你的问题:
1、A:违法行为包括未缴纳社会保险及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拖欠加班工资。B:因该记录的内容未,投诉人姓名,时间,投诉单位名称,性质,用工人数,未缴纳保险人数,拖欠加班工资人数等信息。
2、A:国家工作人员,尽管两人可能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也不能接受稽查单位的提供的非法待遇,“边娱乐”搞笑,是否还有小姐呢,这题目出的可以。
B:经办人员不在,同样可以要求公司负责人提供材料。
3、只有未缴纳社保属于监察管理范围,可以要求单位补交社保。关于奖金,国家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奖金是公司的奖励制度,由公司制定,按照制定规则发放。
4、首先劳动监察要求是两个及两人以上,不能一个人开展工作。还有就是不可以接受对方单位相关待遇,那怕连工作餐都不可以。 该如何做么就是反一反。
5、A:30人未交综合保险。 B:上海最低目前为960元。不合法,最低工资不包括四项(其中就不包括加班工资)。 C:工作日加班按照1.5倍计算,休息日加班按照2倍计算,法定假日加班按照3倍计算。
6、你错别字太多了,因该是“本市职工8人,协保,内退职工10人,退休职工2人”。A:没看懂问什么。 B:选B,D。 C:按照上海政策,上述人员除了退休的人以外都需办理用工登记手续。补充一点,本市职工和外来人员需要签定劳动合同,协保、内退和退休的人员,属于特殊劳动关系,可以不签定合同。
PS:因为专业,所以信赖!

⑸ 劳动法案例分析 急求答案

不会受理。
原因:刘某与甲商城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而刘某与a大厦没有劳动合同关系,只不过是甲将刘委派到a大厦而已;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的争议,那么被申诉的a大厦主体不适格.

解决方法:刘某撤回申诉,而与甲商城协商,通过甲商城不协调;协调不成,可向劳动部门进行举报,最后以甲为被申诉对象进行申诉。

诚实的说,对第第二问中:刘某因奖金,福利待遇与a大厦发生争议似不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仅供参考,本人也正在学习劳动法。

⑹ 劳动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已经仲裁了 就等裁决下来不久知道答案了

⑺ 劳动法案例 急求答案.....!!!!!!

1、双方签订劳动合抄同,并张某实际为印刷厂工作,应当认定双方存在有劳动关系。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

2、劳动合同其他条款有效,免责条款无效。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如未缴纳相关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故此条款因违法无效。从另外一个角度,根据合同法,对于有关人身损害的免责条未无效。

3、张某要在工作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经认定、伤残等级鉴定之后,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工伤赔偿。

如果时效没有问题的话,本案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参照工伤保险待遇的赔偿。

⑻ 全国2012年7月自学考试《劳动法》案例分析求答案

39:(1)王某与复建筑公司签订的制合同中哪些内容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
违反劳动法。
1.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
2.约定发生死伤病残,公司概不负责不合法。
3.合同到期不续约解除合同不赔偿;
(2)王某因自己操作不当被砸伤能否认定为工伤?为什么?
是工伤。
因为王某在劳动过程中造成的伤害,,不管责任是谁,都市属于工伤范围。

(3)合同到期后,公司能否终止与王某的合同关系?为什么?
不能终止合同;
对于工伤人员,要安排治疗,治疗后安排新的工作;
如果实在不能继续工作,要赔偿后在解除合同。

40:(1)邹某与公司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为什么?
不是劳务关系。
是劳动关系及劳动合同关系。
1.工作时间超过5小时(7小时)
2.工资按月发放;
3.工作地点和任务都在公司。

(2)公司将邹某作为非全日制用工是否合法?为什么?
不合法,应该你按照全日制签订合同。原因是邹某与单位是劳动关系,不是劳动关系。

(3)邹某能否认定为工伤?为什么?
认定为工伤。
因为劳动法贵在,在上班途中的意外伤害,属于工伤范围。
供公司负责周某的医疗费用和补偿。

⑼ 《劳动法》案例

对案例1:
1.公司以保安服担保为名扣除每人工资500元作为押金的行为不合法,理由是《劳动合同法》第9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做法不合法,理由是《劳动合同法》第10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张某等人要求公司支付08.2.1-08.3.31期间的双倍工资及要求公司返还押金的做法合法。理由分别是《劳动合同法》第98条、第82条;《劳动合同法》第9条。

对案例2:
1.公司提出只能先签3个月试用期合同的做法不合法;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的规定,试用期的长度是根据双方所签的劳动合同的长度决定的,而不能由用人单位单方主观决定。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因此王女士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两个月。
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0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对案例3:
1.劳动合同无效,理由是《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一)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应当支付报酬,理由是《劳动合同法》第28条。
3. 不需要,理由是《劳动合同法》第39条。

热点内容
郑幸福律师 发布:2025-02-13 01:59:09 浏览:844
哈市乡村台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2-13 01:30:42 浏览:409
新劳动法试用期工资 发布:2025-02-13 00:53:20 浏览:703
宁波新劳动法实务培训 发布:2025-02-13 00:48:24 浏览:645
动画片刑法 发布:2025-02-13 00:35:00 浏览:552
民事诉讼法146条6 发布:2025-02-12 23:28:42 浏览:865
巴州司法所 发布:2025-02-12 23:00:17 浏览:158
道德经库恩 发布:2025-02-12 22:45:04 浏览:344
行政诉讼法八十二 发布:2025-02-12 22:07:11 浏览:890
重庆京师律师 发布:2025-02-12 19:52:51 浏览: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