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278条
⑴ 不小心开车撞死人,买了第三者责任险,还要坐牢多久
我个人认为:
第一、开车撞死人,在法律上称为“交通肇事”,会引起两种法律责任:一是刑事责任,就是机动车驾驶员或其他责任人要坐牢;二是民事责任,就是机动车驾驶员或其他责任人要向受害者家属进行经济赔偿。
第二、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只与民事赔偿责任有关,与刑事责任没有关系,不影响坐牢时间的长短。
第三、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问题,规定在《刑法》第133条,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并判断应该处以多少年的有期徒刑。一般来说,如果不存在肇事逃逸,不会超过3年的刑期。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四、《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的诉讼程序。交通肇事案件属于可以和解的案件类型,如果驾驶员一方和受害人家属一方能够在司法机关的主持下和解(和解的前提一般是驾驶员一方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赔偿,受害人家属一方不再要求追究法律责任),就会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也就是说,如果和解成功,驾驶员就不需要坐牢了,或者只做很短时间的牢。关于和解的内容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277条、278条、279条,您可以自己学习参考。
第二百七十七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七十九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怎么理解不得以提高审级等方式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抗诉及自诉人上诉除外)。第二审人民法院禁止作出对被告人较原判决更为不利的决定,既不能加重处罚、苛以更多义务,也不能减损既得利益或权利。这样的规定,有利于消除被告人的顾虑,鼓励其通过上诉渠道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⑶ 打架斗殴导致对方轻伤,私下和解后,我们还是被邢拘了。
我个人认为:
第一、打架斗殴导致对方轻伤,应当追求刑事责任,在程序上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实体上适用《刑法》的规定。
第二、您没有提供打架斗殴的具体情况,但是根据您提到的“故意伤害罪”的情况,该打架斗殴的行为应当适用《刑法》第234条第1款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详见《刑法》第234条的相关规定。
第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77条的规定,该打架斗殴的行为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详见《刑事诉讼法》第277条的规定。
第四、对于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刑事案件,不应该是当事人私下和解。而应当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主持和处理。至于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追究多重或多轻的刑事责任,应当由司法机关决定。详见《刑事诉讼法》第278条、第279条的规定。
第五、关于“如果对方说没有受到任何伤害,那这个故意伤害罪是否就不成立。可无罪释放。”,应该是这样的:司法机关是否对某个人给予刑事处罚,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础之上,而能确定案件事实的是证据,证据有很多种类。“对方说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属于被害人陈述,只是证据中的一种(当然是比较重要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证据种类。只要司法机关能够根据其他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发生,即使没有被害人陈述也是可以追求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所以,您关于对方否认被侵害将导致相关人无罪释放的假设,可能会实现,也可能不会实现,这取决于司法机关能否掌握其他证据。
第六、综上,我的建议是,实事求是吧。故意伤害致轻伤不是很严重的犯罪行为,而且双方都有和解意愿,如果通过司法机关主持和解,会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至于您说的“否认受到伤害”,我是不赞同的,打架斗殴的的人理所应当受到惩罚,这才公平。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⑷ 刑事诉讼法278条
第二百七十八条 和解协议的审查与制作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⑸ 刑事诉讼法第27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七十八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⑹ 死缓是向最高法院申请核准吗
死缓不是向最高法院申请核准,死缓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9条和201条的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缓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78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附录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百九十九条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零一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零二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⑺ 刑事案件和解协议书由谁写
《刑事诉讼法》第278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故《和解协议书》一般由办案机关制作。刑事和解协议可以有统一的格式,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有所变化。基本的格式应当注明进行和解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清晰、准确地记明和解的事实和经过,以及当事人的要求和义务,还有最后达成的协议内容。所有参加刑事和解的人员均在该协议上署名。刑事和解协议应经司法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确认后生效。刑事和解协议一经司法确认即与司法裁判文书具有同等效力。当事人不能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在司法确认前反悔的,案件恢复正常的刑事诉讼程序。刑事和解协议生效后,犯罪人应当自觉依照协议的内容履行义务,拒不履行的,被害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⑻ 刑事诉讼法278条
第二百七十六条【破坏生产经营罪】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⑼ 刑事诉讼法278条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