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277条规定
⑴ 论述当事人刑事和解案件诉讼程序
刑事和解是指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刑诉法第5编第2章第277至279条对刑事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进行了专门规定,按照法律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纳入公诉案件适用和解程序的范围。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这一程序。对于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促使他们互相协商,解决民事赔偿问题的诉讼活动。
⑵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至二百七十九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专诚悔罪,通过属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七十九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75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版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权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
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的五项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回反法律规答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违反回避制度的;
(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⑸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的具体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是关于不起诉的规定,其具体内容是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⑹ 如果死者家属写了谅解书司机还要受刑事责任吗
我个人认为:
第一、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能简单说受或不受刑事处罚,需要根据不同情形确定。
第二、《刑法》第二编“分则”的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第133条规定了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的相关情形,其中包括“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情形。
第三、《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特别程序”的第二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第277条规定了可以和解的案件类型,其中包括“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的情形。
第四、交通肇事属于过失犯罪,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不存在逃逸或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当事人可以和解的公诉案件条件,可以经过法定机关和法定程序和解。
第五、关于制作和解协议书的要求,《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特别程序”的第二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第278条进行了规定: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也就是说,不是死者家属私下写了谅解书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司法机关参与,进行审查,经过这样程序写的和解协议书才是有法律效力的。
第六、有了经过司法机关主持制作的和解协议书,会导致肇事司机受到两种结果:一是从宽;二是不起诉;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判决的结果,比实际情况减轻了,或者不经过判决直接让肇事司机回家了。这种情形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特别程序”的第二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第279条中: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第七、关于这起案件,我还想多说几句与法律无关的话,但是希望对您有帮助或启示:一是交通肇事造成被害人死亡,其亲属是很悲痛的,钱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安慰,但不能抚平心理创伤,这个时候,肇事者应该用更诚恳的心忏悔并请求原谅,而不能只是为了把这起事故了解而已;第二、能否制作成合法有效的和解协议书、能否获得更轻的处罚或不受处罚,司法机关起着关键作用,这个过程中,应该同司法机关多沟通,已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三是肇事者及其家属一定要汲取教训,一起交通事故让两个家庭蒙受不幸,代价太沉重了,这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了,以后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避免事故,享受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⑺ 刑事案件能和解吗
刑事案复件一旦立案,正常情况下制是不能和解的。但是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一些例外的情形。
刑事诉讼法第277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的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第一种情况,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第二种情况,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同时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该程序。
⑻ 刑法第277条的规定是什么呢
《刑诉法》第277条的规定是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该规定表明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应该保障其诉讼权利,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并且要求相关人员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