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关于工伤保险的案例

劳动法关于工伤保险的案例

发布时间: 2022-04-20 10:08:05

㈠ 工伤保险案例分析

一,张某的公司未办理工伤保险,而工伤保险属强制保险,公司未办理,就应对张某的损失赔偿责任。
二,公司是不可以以张某是主要责任者只给予少量赔偿.
工伤只存在是否认定的问题,而没有责任之分,这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出发的.国家要求强制保险就是为了此.

㈡ 有关工伤赔偿请教大家!!这样的案例应该赔偿多少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你们当地标准发放;
5.工伤赔偿: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级工伤为18个月本人工资。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如果选择辞职不干了的话(单位无权解除合同,是自己申请解除),在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同时,还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的金额有你们当地制定,地区不同,赔偿额度也不同,你可以拨打12333咨询一下你们当地劳动部门。
6.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的义务,你们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拨打12333咨询一下当地劳动部门!

劳动法 案例

案例一
1.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不能只约定试用期,所以公司属违法行为。
2.试用期为一个月。
3.试用期工资应为正式后工资的80%,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案例二
1.以欺诈等手段签订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
2.应当支付劳动报酬,因为已经确立事实劳动关系。
3.不需要,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三
1.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为公司必须给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及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2.不能,因为未缴纳工伤保险,但可以由单位承担工伤补偿责任。
3.可以,加害人的赔偿适应民法,工伤保险待遇由单位承担。

㈣ 劳动法工伤条保险例第二十条第三款具体是什么

工伤保险条例第20条第三款: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㈤ 工伤案例分析

法院的判决我不做分析,我只作为个人只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1、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超过一个月,若超过一个月应该涉及到双倍工资的赔偿问题,这个你可以主张
2、单位是否为个人及时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若缴纳了保险,住院的相关医疗费用应该从工伤基金支付,但是我看到这个里面只是法院判了单位承担,那是否就可以说单位未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如果这样的话,个人可以要求单位帮个人补缴社会保险。
3、现在我就谈及重点问题了,因为工伤级别达到了6级伤残,所以除非你个人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单位是不可以与你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你个人提出辞职,而你在工伤发生期间,单位又未为你缴纳工伤保险,那这个中间涉及的三个补偿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就由单位全额承担,如果单位帮你个人缴纳了保险,其中有两项费用为工伤基金支付。
下面一个问题
工亡的话,直系亲属可以得到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每项费用的算法,你可以查看下工伤保险条例里面的相关规定

㈥ 劳动法案例分析

1、李某可以申请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 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第十九条第二款,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本案中,李某在下班回家途中被一辆大货车从后面挂倒,大货车应负主要责任,李某的工伤证明材料,如果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应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而李某是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的。

2、单位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二条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第五条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本案中,李某处于医疗期,因此单位不能在医疗期内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3、李某可以要求工资。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4级伤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㈦ 基于劳动法的工伤赔偿的案件分析

1、案情介绍

申请人:张某,委托代理人:廖洪涛,四川蜀旺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四川某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2012年8月,申请人在被申请人承建的某项目商住楼二期工地上班时不慎受伤,被送往成都市某医院住院治疗8天,经诊断:1、左手食指背侧电锯伤伴伸指肌腱断裂;2、左手拇指远端缺损伤。申请人还称其住院期间,被申请人没有派人对其进行护理,也没有支付伙食补助费。2013年1月经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2013年4月经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伤情为伤残玖级。

申请人于2013年6月申请仲裁,双流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组成独任庭,于2013年7月开庭审理,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已到庭,被申请人未到庭。现已审理终结。

仲裁请求: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1000元(9000元×9个月);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9110元(3185元x 6个月);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1850元(3185元×10个月);4、住院伙食补助费400元(50元x8天);5、停工留薪期工资20400元(300元×68天);6、护理费400元(50元×8天);7、营养费400元(50元×8天);8、差旅费597元,9、鉴定费439元。

被申请人未作答辩,经劳动仲裁委员会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审理。


2、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申请人因工受伤的事实清楚,被申请人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支付申请人工伤待遇。关于工资标准的问题,申请人主张工资按9000元/月计算,而被申请人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申请人的实际工资收入情况,应承担举证不利后果,故劳动仲裁委员会予以采信申请人的主张。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符合条例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予以支持;一次性工伤医疗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符合条例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予以支持;住院伙食补助费,根据四川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决定的通知》(川府发 [2011]28号)第三条的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认可申请人每天享有16元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用;停工留薪福利待遇,参照《成都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暂行)》及其附件2的标准,劳动仲裁委员会认可申请人享有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由于条例未规定护理标准,结合申请人的实际伤情,劳动仲裁委员会认可申请人每天享受50元的护理费;营养费,没有法律依据,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予支持;申请人主张的差旅费即申请人为申请工伤认定而产生的查档费和交通费,查档费163元,应由被申请人承担,交通费,没有法律依据,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予支持;鉴定费,应由被申请人承担。


3、判决结果

被申请人应支付申请人的工伤待遇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1000元(9000元×9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911 0元(3185元/月×6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1850元(3185元/月×10个月)、住院伙食补助费128元(16元×8天)、停工留薪福利待遇18000元(9000元×2个月)、护理费400元( 50元×8天)、查档费163元、鉴定费439元,以上合计151090元。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的通知》。“川府发[2011] 28号”第二条,《成都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决定通知的通知》成府函[2 01 2]112号第三条之规定,仲裁裁决如下:

一、被申请人四川某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于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一次性支付申请人张某工伤待遇共计151090元。

二、驳回申请人的其它申请请求。

当事人对本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律师建议

在发生工伤事故后,若对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应当积极的寻求法律帮助,因为劳动工伤赔偿程序繁琐、时间较长,劳动者在众多的法律环节中只要是一步走错,就必须承担起败诉的风险。

㈧ 劳动法工伤保险

未签订劳动合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因未缴纳工伤保险,张某的工伤由用人单位比照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本案中加害人已经对张某的损失进行了赔偿,在支付工伤待遇的时候应当扣除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

㈨ 劳动法对工伤怎样界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9)劳动法关于工伤保险的案例扩展阅读:

案例:上下班途中顺道办事发生意外属工伤

何培祥是原北沟镇石涧小学教师,2006年12月22日上午,学校安排何培祥到新沂城西小学听课。当天下午回学校时,何培祥骑摩托车摔倒在距离石涧小学约二三百米的水泥路旁。

江苏省新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何培祥所受机动车事故伤害虽发生在上下班的合理路线上,但不是在上下班的合理时间内,不属于上下班途中,不认定为工伤。

法院审理认为: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是两种相互联系的认定,属于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情形的必不可少的时空概念,不应割裂开来。何培祥在上午听课及中午就餐结束后返校的途中骑摩托车摔伤,其返校上班目的明确,应认定为合理时间。

热点内容
巴州司法所 发布:2025-02-12 23:00:17 浏览:158
道德经库恩 发布:2025-02-12 22:45:04 浏览:344
行政诉讼法八十二 发布:2025-02-12 22:07:11 浏览:890
重庆京师律师 发布:2025-02-12 19:52:51 浏览:808
法律责任包括下列哪些 发布:2025-02-12 19:04:52 浏览:481
合同法中约定优先原则 发布:2025-02-12 18:55:24 浏览:690
合同法履行完毕 发布:2025-02-12 18:38:59 浏览:231
1993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8:13:01 浏览:645
八年级上册政治法律知识点人教版 发布:2025-02-12 17:47:00 浏览:314
人大刑法解释 发布:2025-02-12 17:39:28 浏览: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