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和民法内容不同

劳动法和民法内容不同

发布时间: 2022-04-21 03:27:38

1. 民法劳动法关系

除100元生活费事先未约定,所以不合理。按照双方的合同约定来看某公司是违约的。劳动法是民法的特别法,两者规定有冲突时,依照特别法由于普通法的原则,优先适用劳动法

2. 劳动法民法典有改变吗

目前均无变化
劳动法使用的不多,一般使用的是劳动合同法
民法典根据不同的规定,具有不同的司法解释

3. 劳动法的调整方法与民法的调整方法有什么不同

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者的调整版对象不同。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劳权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民法是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以及财产关系。
(2)两者的主体不同。劳动法的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双方之间的关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可能都是是公民、法人,或一方为公民另一方为法人,其主体地位平等。
(3)两者的原则不相同。两者各有独特的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等;而民法的基本原则为平等、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等为原则。
(4)违法后,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所不同。劳动法中的民事责任要求采用某些特殊的责任形式,而民法中的无此要求。

4. 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所谓劳动合同,又称为劳动契约或者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企业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私人雇主)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 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产生劳动关系的根据。而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所谓民事合同,是指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 义务关系的协议。按照上述定义,可知劳动合同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 那么,劳动合同无疑具有民事合同的一般特征。但是,劳动合同作为民事合同的特殊形式,必然具有自身的特点。总的来说,二者还是具有十 分明显的区别:(1) 两者存在的社会领域不同:劳动合同存在于劳动力使用权的转 让领域,涉及劳动过程的发生与实现。民事合同调整的则是平等主体之 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民事合同注重的是商品流通过程,相对而言,很少关注商品生产过程。(2) 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同: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用人单 位,另一方必须是劳动者;而民事合同则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双方当 事人没有限制,可以同时或者分别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团体等。(3) 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不同:劳动合同是关于劳动者和用 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该关系经过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而成为劳动合同 法律关系;而民事合同一般不存在劳动关系,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所具有的管理上的从属关系。 (4) 合同的内容不同:劳动合同中有关劳动和劳动条件、工作环境等的条款,在一般的民事合同中不会出现,二者的法定内容分别在《劳 动合同法》和《合同法》中有规定。(5) 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合同是由《劳动合同法》来加以调整 的。作为具有社会性的劳动合同,其合同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由法律进 行了预先的规定,虽然也主张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是对于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协商性条款,法律规定了较多的强行性限制,所以在 意思自治方面不像一般民事合同体现得那么明显。

5. 劳动争议和民事案件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制

从总体上说,劳动争议属于广义的民事纠纷,但劳动争议是民事纠纷中最为特殊的一类.是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争议,有很大的区别。

2、背景不同

劳动争议的发生以产业社会的形成为背景,没有产业社会便没有劳动争议,而一般民事案件自从法律初创便已存在。

3、范围不同

劳动争议之当事人相对恒定,即雇佣关系双方,争议的发生是因雇佣关系而起,而一般民事案件,当事人的范围要宽泛的多。

6. 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有哪些

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劳动法专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以及属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民法是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以及财产关系。

(2)两者的主体不同。劳动法的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双方之间的关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可能都是是公民、法人,或一方为公民另一方为法人,其主体地位平等。

(3)两者的原则不相同。两者各有独特的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等;而民法的基本原则为平等、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等为原则。

(4)违法后,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所不同。劳动法中的民事责任要求采用某些特殊的责任形式,而民法中的无此要求。

7. 劳动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与民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区别

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基于双方当事人形成劳动关系,劳动者具有提供合法劳动义务和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相应的用人单位具有相反的权利义务。行为能力体现在具有劳动提供的能力。
民法上的权利和行为能力是法律规定,达到相应的年龄,智力方面跟得上。即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

热点内容
法院是法律吗 发布:2025-02-12 17:16:04 浏览:658
关于收养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2 16:57:34 浏览:684
当法官有生命危险 发布:2025-02-12 16:18:10 浏览:714
考法官公务员经验谈 发布:2025-02-12 15:41:00 浏览:707
建筑设计方法学 发布:2025-02-12 15:28:06 浏览:800
安阳法院月薪 发布:2025-02-12 15:26:06 浏览:127
美国就香港立法 发布:2025-02-12 15:25:14 浏览:731
原因行为民法 发布:2025-02-12 14:51:44 浏览:165
九六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50:47 浏览:346
合同法406条规定 发布:2025-02-12 14:46:02 浏览: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