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新劳动法员工拒绝加班

新劳动法员工拒绝加班

发布时间: 2022-04-21 08:36:15

㈠ 员工拒绝加班给公司造成损失,如何处理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根据该规定,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其经济损失的前提之一,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因劳动者本人原因一般理解为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过错。那么劳动者拒绝加班属于劳动者存在过错吗?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劳动者是否有拒绝加班的权利。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根据前述规定可以看出的,用人单位因为生产经营需要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先与劳动者协商。既然是协商,劳动者当然有同意或拒绝的权利。因此,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劳动者拒绝的,不能认定为劳动者存在过错。既然劳动者不存在过错,那么用人单位当然不能因此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同理,如果劳动者拒绝加班的,用人单位也不能据此给予劳动者纪律处分。
那么,劳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况下,均可以拒绝加班呢?
《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如果用人单位在符合《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下安排劳动者加班,劳动者不能拒绝,否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同时,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劳动者在这些情形下拒绝加班用人单位可以给予纪律处分的,那么用人单位就可以据此给予劳动者相应的纪律处分。

㈡ 拒绝加班违反劳动法吗

拒绝加班不违反劳动法。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也就是用人单位不得强制员工进行加班,必须要经过劳动者的同意才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㈢ 员工拒绝加班合不合法

【法律分析】
合法。除非符合法定情形或具有充分合理性,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应及时通知员工并经员工同意,若员工不同意,原则上不能强制加班。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首先必须是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其次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也就是说劳动者若不同意加班有权拒绝。除此之外,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也不是随意的,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个月不得超过36小时。但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是由于下列情况,劳动者不得拒绝:一是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或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是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怀孕7个月以上和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的女职工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拒绝加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㈣ 单位要求加班,员工是否有权拒绝单位能否以不服从管理开除

单位要求加班员工有权利拒绝。单位不可以不服从管理开除员工的。如果发生这种事情。可以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㈤ 职工不得拒绝加班的情况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企业安排员工加班的,应该按照下面的标准来支付加班工资:

(1)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2)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3)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的确定,应该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没有约定,按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确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

㈥ 劳动法上有规定员工(包括实习生)可以拒绝加班吗

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首先必须是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其次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也就是说劳动者若不同意加班有权拒绝。除此之外,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也不是随意的,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

㈦ 《劳动法》基层工人有权拒绝加班,现实情况如何

职场人士最头疼的事情估计是听到领导说今晚加班了,那么员工是否有权拒绝加班呢?不加班会有怎样的后果?

1、法律:排除《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即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其他特殊情形,劳动者是有权拒绝加班的;

2、员工:从员工个人角度来说,拿多少钱干多少事情,完全可以拒绝加班,何况很多时候还是义务加班;

3、现实:然而在实际情形中,很难拒绝加班,一旦拒绝加班就是拒绝升职加薪,说不定还会被领导“惦记着”。

㈧ 关于员工拒绝加班后果的疑问!

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首先必须是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其次要回与工会和劳动者协答商,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也就是说劳动者若不同意加班有权拒绝。除此之外,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也不是随意的,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个月不得超过36小时。但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是由于下列情况,劳动者不得拒绝:一是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或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是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怀孕7个月以上和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的女职工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拒绝加班。

㈨ 劳动法中需要员工加班员工可以拒绝吗

法律分析:公司要求员工加班,员工是有权利拒绝的。但是,并非所有情况下员工都能拒绝公司的加班要求。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是由于下列情况,劳动者不得拒绝:一是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或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是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热点内容
考法官公务员经验谈 发布:2025-02-12 15:41:00 浏览:707
建筑设计方法学 发布:2025-02-12 15:28:06 浏览:800
安阳法院月薪 发布:2025-02-12 15:26:06 浏览:127
美国就香港立法 发布:2025-02-12 15:25:14 浏览:731
原因行为民法 发布:2025-02-12 14:51:44 浏览:165
九六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50:47 浏览:346
合同法406条规定 发布:2025-02-12 14:46:02 浏览:442
司法考试报名入口通道 发布:2025-02-12 14:41:03 浏览:901
民事送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33:13 浏览:70
图纸电子签名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12 14:29:49 浏览: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