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上班超时
『壹』 每天上班12小时,根据《劳动法》这属于违法吗
这恐怕是很多朋友疑惑的问题,明明劳动法规定5天8小时工作制,每月加班不能超过36小时,但那么多公司都每天上12小时,超时加班都是司空见惯呢?所以,这个不能简单地用是否违法来理解!如果是5天8小时的标准工时制,这个肯定违法!如果是综合工时制,那么要看整月下来的上班工时是否有超标!但即便如此,如果是每天上12个小时也是违法!
『贰』 劳动时间超时怎么办
1、工作时间严重超时,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 a.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b.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c.加班工资的计算: 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8小时)×小时工资×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200%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300% 你可按上述方法详细计算你应得的加班工资。 2、先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同们有责任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纠正。 3、如还不行,可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但仲裁后你今后的工作会很被动,要权衡利弊。
『叁』 司机和乘务员超时上班算不算违反劳动法
一、铁路有哪些工时制度?
《劳动法》出台后,我国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原有的等级制被打破,在一个基层铁路企业内所有人都是企业员工,包括站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不同的人员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职责,按照不同的工种实行不同的劳动制度,按照国家规定,铁路的劳动制度有以下几种:
1.标准工时制
2.综合计算工时制
3.不定时工作制
其中2、3被称为特殊工时制,实行须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国家规定,综合计算工时制平均工作时间应与标准工时制相同,超过的应支付加班工资,不定时工作制不支付加班工资。
国家规定的日标准工作时间是8小时,周40小时,月166.64小时,标准工时制按此执行,目前我们铁路基层站段一般都是科室人员实行标准工时制,有的干部需要值班查岗占用休息时间的依法是应支付加班费的,但因为大部分人员不太明白工时的规定,明白的也不敢稍有微词。
综合计算工时制是按周、月、季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的,一般分为轮乘制和轮班制,被大部分一线生产车间采用,司机实行轮乘制,其他多实行轮班制。
不定时工作制,目前只有各车间干部采用,只不过大多数干部也说不清楚自己实行的是哪种工时制度,有事时车间干部是必须随时到场的,休息时间自己掌握。各个中间站的站长和副站长轮班在单位值班的应该按轮班制算,属于综合计算工时制。
三、超劳的时间从何时起算?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超劳的时间从何时起算,根据国家规定,从《劳动法》出台起至今20年内的你都可以计算在内,自1995年至目前,我在单位出勤超过国家标准工作时间已超15000小时,这些时间单位没有支付我加班费,相当于白白为单位工作了7年半。
『肆』 劳动法对超时加班的处罚
摘要 劳动法第九十条和第九十一条有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以警告,责令改正,可处
『伍』 劳动法中对于超过规定的工作时间是如何补偿的!
劳动法中对加班和加班费都有明确的规定,依据你所说你你当然可以申请仲裁,先回答你第一个回问题。
不过,劳动答争议仲裁院条例中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是劳动者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一年内,很明显你是超时了。但是,如果你还在该用人单位因为劳动报酬印发的争议可以不受时效限制!
劳动法的加班工资标准就是劳动合同签订的工资金额,不得低於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具体公式是延长工作时间加班1.5倍、休息日加班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3倍。每个月加班不得超过36个小时。
上述所说,如果单位劳动者都有这样的情况并且超过十个人可以“因同一案件”可以作为Classaction(集体诉讼),在仲裁员开庭的时候派3到5人作为代表出席。
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如超时加班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
『陆』 劳动法_超时工作--辞职时寻求补偿应如何操作
第一、国有企业也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如果按12小时来算就不合法了;
第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主动辞职是没补偿,但超时工作应按劳动法规定的计算加班工资;
第三、可以先申请仲裁再辞职,这样比较好;
第四、如果打官司胜诉的可能性,关键要看你所掌握的证据多少;
第五、应该准备的材料有:在国企的招工记录、每日工时登记表、每月的工资表、本人身份证明材料、国企同事证言证明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6)劳动法上班超时扩展阅读: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不同的补偿标准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它对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规定了四种标准补偿:
(1)违反《劳动法》和合同约定,克扣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支付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的,用人单位应加发工资报酬和低于部分25%的经济补偿金。
(2)对因劳动者患病、非工负伤或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对患重病和绝症者,用人单位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3)对“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换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由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若劳动者工资高于社平三倍的,则最多付给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4)对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此种情况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没有12个月的限制。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问题,按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第11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而对于上述条款中的“工资”的范围,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的规定:
“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予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柒』 劳动法关于工时制度 超时如何补偿
工作超时应该支付加班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捌』 劳动法对超时加班,强迫加班有什么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拓展资料:
(1994年2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6号发布根据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 为了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维护职工的休息权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宪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
第三条 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第四条 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因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因特殊情况和紧急任务确需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 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第八条 本规定由劳动部、人事部负责解释;实施办法由劳动部、人事部制定。
第九条 本规定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1995年5月1日施行有困难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延期;但是,事业单位最迟应当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最迟应当自1997年5月1日起施行。[1]
处罚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劳动人事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经商财政部同意,现予发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参考链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