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法院适用行政法规

法院适用行政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4-24 02:08:20

Ⅰ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什么为依据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首先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对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的适用,应以具体审理案件为准。司法实践中,行政案件一般专指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立案处理的案件称为行政复议案件。在行政争议的立案处理中,除司法程序外,还有一种是行政程序,即行政机关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本机关或下级行政机关的决定而申请复议的,依《行政复议条例》受理复议申请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Ⅱ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什么制度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Ⅲ 根据宪法规定法院在适用法律规范时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

2、坚持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原则;

3、坚持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

4、坚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原则;

5、坚持公开原则。

(3)法院适用行政法规扩展阅读

法律监督,就是对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所进行的监督。规范性文件除宪法和法律外,还包括两类:

一、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这些规范性文件,都是我国法的渊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是上述文件之外其他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决议、决定、命令等。这些规范性文件不是我国法的渊源,但也是普遍适用的。

法律监督的形式:

一、是执法检查,它既是工作监督的一种形式,又是法律监督的一种形式;

二、是备案审查;

三、是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或者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

Ⅳ 法院审理案件以行政法规为依据是否等于司法接受了行政的干预

不是.

第一抄个问题袭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里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干涉是指不受主观干涉,即不影响法官的自由心证和自由裁量权...
第二,三个问题行政案件,是行政主体之间发生的纠纷,是行政法律关系,就像民事关系不能用刑法调整一样,行政法律关系也不能用其他法律调整,除非触犯了其他的法律.

我们的法律也不是从天而降..中国不是自然法或者习惯法,总有人制定啊..
额..你钻牛角尖头去了...还有不懂的话可以PM我...呵呵..难得遇到个学法的人..你哪个学校哦??

Ⅳ 法院判决引用法律依据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法院可以作为判案依据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法律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司法解释。其它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经审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工作,提高裁判质量,确保司法统一,维护法律权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应当依法引用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作为裁判依据。引用时应当准确完整写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条款序号,需要引用具体条文的,应当整条引用。
第二条 并列引用多个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引用顺序如下:法律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司法解释。同时引用两部以上法律的,应当先引用基本法律,后引用其他法律。引用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先引用实体法,后引用程序法。
第三条 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裁判文书引用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适用本规定第四条规定。
第四条 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对于应当适用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直接引用。
第五条 行政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或者司法解释。法院判决引用法律依据是对于应当适用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公布的行政法规解释或者行政规章,可以直接引用。
第六条 对于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之外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经审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
第七条 人民法院制作裁判文书确需引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存在冲突,根据立法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无法选择适用的,应当依法提请有决定权的机关做出裁决,不得自行在裁判文书中认定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第八条 本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Ⅵ 根据宪法规定,法院在适用法律规范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

2、坚持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原则;

3、坚持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

4、坚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原则;

5、坚持公开原则。

(6)法院适用行政法规扩展阅读

法律监督,就是对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所进行的监督。规范性文件除宪法和法律外,还包括两类:

一、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这些规范性文件,都是我国法的渊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是上述文件之外其他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决议、决定、命令等。这些规范性文件不是我国法的渊源,但也是普遍适用的。

法律监督的形式:

一、是执法检查,它既是工作监督的一种形式,又是法律监督的一种形式;

二、是备案审查;

三、是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或者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

Ⅶ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什么除外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审理行政案件应当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Ⅷ 法院判决能以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作为法律依据吗

法院审判行政案件抄时,是可袭以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作为法律依据的!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这里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所以这里地方人大通过的条例也就是地方性法规,他是可以作为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法律依据的!
规章的一般称为“规定”、“办法”,但是不得称为“条例”。法院只是参照适用规章(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法院可以用,也可以不用。虽然我国现行法律是这样规定的,但是实践中规章的数量比起法规多多了,还有我国司法的人力、物力严重依赖于行政的原因,决定了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时候,多数都是适用规章的!

Ⅸ 行政诉讼中法院应当依据和参照适用的规范都有什么

依据的应当是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对于这些法律渊源内应该无条件适用。

参照的指的容是相对低位阶的法律渊源,诸如地方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法院若认为其有错误不适用即可,但特别注意单行条例和自知条例是应优先考虑的。

除过上述两种还应当参考(注意是参考)一些其他规范性文件,由于其效力位阶更低,法院的时候就更加自由了。

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诉讼法考研试卷 发布:2025-02-12 00:13:19 浏览:230
2018年新婚姻法视频 发布:2025-02-11 23:00:34 浏览:421
不动产证复印件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11 22:38:33 浏览:101
叶仙儿道德 发布:2025-02-11 22:38:21 浏览:892
民法总论案例选评 发布:2025-02-11 22:27:24 浏览:768
刑事诉讼法龙宗智 发布:2025-02-11 21:24:59 浏览:289
刑法同业竞 发布:2025-02-11 21:19:32 浏览:995
后勤领导干部学习准则条例心得 发布:2025-02-11 21:03:29 浏览:639
注册公司后法律条文 发布:2025-02-11 20:02:13 浏览: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宣传 发布:2025-02-11 19:33:43 浏览: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