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受伤养伤也需要误工费吗
Ⅰ 在工作当中受伤!养伤期间有没有工资
在工作当中受伤,这属于工伤,所以养伤期间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工资的。
Ⅱ 关于误工费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误工费指的是受害者因受伤在治疗期间减少的收入。误工费由误工时间还有受害者的收入状况决定,一般由侵权人赔偿。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受害者的收入按照每月固定收入计算,没有固定收入的则按照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来计算。
法律分析
要正确理解误工费就要清楚,以下的内容。首先,判决侵权人对被侵害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基础是损害后果与侵权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受害者因为侵权行为导致自己不能正常工作,比如说不能上班或者不能正常上班,只能够在医院或者家中养病,必然会遭受损失;侵权行为与误工损失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在不同案件中的受害人因生活在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收入上必然存在差异。其次,因为受害者的行业、岗位上的差异,所以必然导致在误工费计算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误工费都是按照一定公式推演出来的,是拟制的法律真实,不是客观真实,必然与客观实际存在着差异。如果受害者是有固定收入的,则按照误工时间内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如果受害者没有固定收入的话,那么就按照近三年平均收入来计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Ⅲ 请问工伤在养伤期间误工费赔偿
工伤赔偿中“误工费”相对应的赔偿为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期间由用人单位按原工资待遇支付工资,原工资是指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具体的停工留薪期期限需依据受伤情形和《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停工留薪期有异议的,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确认。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Ⅳ 在厂里上班时受伤了,在养伤期间厂里是否要付工资
在厂里上班时受伤了属于工伤,厂子应该帮你报工伤,然后支付你工伤期间的工资,营养费,误工费等等,还有一次性的经济补助,这些钱有的是工伤保险里出,有的是公司出。
Ⅳ 《劳动法》中如何规定误工费的
分很多种情况,比如:
1、在工伤中的误工费,也就是治疗修养期间的费用,按照原工资待遇不变,由公司按月发放。
2、在病假中的误工费,就是按照伤者职工在企业联系工作年限,分等级享受病假工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根据《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第四条 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
(四)连续工龄满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95%发给。
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上浮5%。经济效益差,难以达到上述标准的企业,经本企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可以适当下浮。下浮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各个档次标准的5%。如情况特殊超过5%的,应报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第五条 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上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5%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第六条 原系全国劳动模范、省(部)级劳动模范以及部队军以上单位曾授予战斗英雄或曾荣立一等功并一直保持其荣誉的职工,在病假期间,工资照发。
第七条 职工患病,在医疗期内停工治疗期间,每月领取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Ⅵ 临时工在工地受伤老板需要负责吗应赔付工人误工费吗
临时工在工地受伤老板需要负责,应赔付工人误工费。符合相关条例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该给予赔偿
法律分析
请临时工受伤了要补偿误工费,误工费按临时工的工资收入全额赔偿。根据相关法律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Ⅶ 劳动法工伤事故是否偶误工费的赔偿
法律分析:如果是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其他人身损害,可以要求加害方支付误工费,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的,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支付。如果是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其他人身损害,可以要求加害方支付误工费,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的,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支付。根据相关法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法律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误工费的赔偿标准为,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Ⅷ 劳动法对工伤的误工补助是怎么规定的
1.工伤不存在误工补助一说。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职工因工内作遭受事故伤害容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一般来说,应该是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加班费等除外)。
3.但在实际中,很多单位是按照底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等发放,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工伤职工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你的合法权益,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追问或直接拨打12333咨询一下当地劳动部门!
Ⅸ 工伤误工费怎么算
工伤误工费怎么算:
一、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原单位按月支付。
二、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三、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工伤赔偿有相关标准可依,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决工伤纠纷时,按标准计算各项费用即可。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社保部门报告,并办理工伤认定等手续,劳动者在治疗结束后,可向社保部门申请享受工伤待遇,属于社保支付的费用有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费、交通费等医疗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辅助器械费等相关待遇费用。而用人单位则应当按标准支付劳动者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标准为原福利待遇不变,即按劳动者受伤前的工资待遇标准支付停工留薪期间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拓展资料】
误工费的特点:
一、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其损失的误工收入会因人而异。
二、计算的依据各不相同。因行业和岗位的不同,以及受害人是否就业的不同,收入方式的不同,对于误工费计算的依据,也是因人而异。
三、具有一定的推绎性。一般而言,应当以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前某一时段,能够正常工作、劳动可能取得收入作为参照或者依据。而对于该时段的可能收入,也只能根据一定客观数据,在排除对其收入产生不利或者有利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