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的产生原因

劳动法的产生原因

发布时间: 2022-04-24 16:12:56

A.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国际劳动立法与我国的关系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第一:劳动法产生于大工业时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一些社会活动家,慈善家等提出改善劳动条件,以限制剥削,这些促进了劳动法的产生。
第二,劳动法的产生也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资本主义机械工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条件在客观上有了一定的要求,这就使得国家需要通过法律改善某种劳动条件。
第三,劳动法的产生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劳工条件不断恶化,为了满足协调劳资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要求, 国家制定劳动法,目的是为了协调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狭义上得国际劳动法,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

B. 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根源在于什么

B、国家对雇用关系的干预。

劳动法,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

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等。

(2)劳动法的产生原因扩展阅读: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2、保护劳动者原则。

与基本原则的特点相适应,统治阶级往往通过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来对基本原则进行规定。宪法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宪法与部门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劳动法也和其他部门法一样,必须以我国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为依据。

C. 劳动合同法出台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啊 急急急急。。。。

2005年2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列入立法计划。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2005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
与劳动合同制度有关的法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原劳动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劳动合同制度的配套规章和政策,主要有《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企业经济性裁员规定》等十几项配套法规规章。全国有 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了劳动合同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目前,由于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在此情况下,出现了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关系、滥用试用期、为逃避法定义务签订短期劳动合同、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和合理流动,集体合同签订率不高甚至流于形式等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不少代表提出议案与建议,要求细化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尽早出台一部劳动合同法。200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法执法检查情况也表明,由于劳动合同有关规定不具体,对用人单位合同义务的规定不够,使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内容不规范,严重影响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全面实施。针对以上情况,迫切需要根据劳动法确立的原则和有关规定,制定一部专门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D. 劳动法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劳动法是社会法范畴,社会法是平衡弱势群体利益的,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谈判过程回中或劳动关系在履行答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故劳动法出台予以调整,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严格来讲,劳动法应当叫做劳动者保护法。
至于历史条件,应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市场的发展,公司法人主体的发展,必然需要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制。

E. 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是如何产生的

199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颁布。十年对于一部法律来说并非很长,评说其功过难免证据不够充分。然而,1994年至2004年对于中国的改革而言,却是由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关键时期。劳动法在这个转变时期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这个角色既充当了改革急先锋,也是社会矛盾显性化的始作俑者。 今天我们纪念劳动法颁布十周年,既有后来人妄评历史之意,更寓今人建设现代劳动法的雄心。二、 十大功劳 1、 建立了以劳动法为龙头的劳动法体系。 1994年7月劳动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这一事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法律价值。在此之前,社会上一度流传"动物都有保护法,而劳动者却没有保障法",讽刺中国立法机构对于劳动立法的忽视,其实不然。劳动法可能是中国所有法律中立法难度最大、涉及各方利益最多、受到社会关注最广泛的一部。尽管法学家们批评劳动法的通过机构应当为全国人大,而非其常委会。但是,个中良苦用心,只有参与起草的人员才能体会。但是,劳动法毕竟是一部凝结中国人智慧的法律,就象孩子,一旦出生,其制造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隐身于法律之后以至消失,而法律开始在其自身的框架内开始长大。 劳动法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体系,给今天和以后的立法争取了足够的空间。劳动法将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关系均纳入到其体系中,包括,劳动关系建立前的就业关系、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关系、社会保险关系以及为劳动法的实施所必须的劳动仲裁制度、诉讼制度、监察制度、工会制度。

F. 劳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劳动法作为独立的法律体系,产生于19世纪,与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及工内人运动的日益壮大容密切相关。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西方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逐步兴起,

工人阶级强烈要求废除原有的“工人法规”,颁布缩短工作日的法律;要求增加工资、禁止使用童工、对女工及未成年工给予特殊保护以及实现社会保险等。
资产阶级政府迫于上述情况,制定了限制工作时间的法规,从而促使了劳动法的产生。

G. 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现代意抄义的劳动法,是在18世纪袭产业革命以后,劳动资本关系日趋紧张,工人运动不断高涨的条件下产生的。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由于资产阶级的某些社会政治力量对工人正义要求的同时和支持,资本家迫于对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而不得不作出适当的让步。这不仅导致各国相继出现了关于工厂的法律,而且也导致了1804年的法国《拿破伦法典》中关于劳资双方在所谓劳动力租赁契约中处于平等主体地位的法律规定的出现。各国的工厂立法以及法国民法典中的这些规定,就是劳动法规范的最初形式

H.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维护劳动者(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工人有利,对资本家侵害工人权益有惩戒作用。

I. 劳动法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第一:劳动法产生于大工业时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一些社会活动家,慈善家等提出改善版劳动条件,以限制权剥削,这些促进了劳动法的产生。

第二,劳动法的产生也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资本主义机械工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条件在客观上有了一定的要求,这就使得国家需要通过法律改善某种劳动条件。
第三,劳动法的产生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劳工条件不断恶化,为了满足协调劳资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要求, 国家制定劳动法,目的是为了协调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劳动法的概念?
狭义上得劳动法一般指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
广义上劳动法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J. 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热点内容
立水桥律师 发布:2025-02-11 15:58:04 浏览:364
就业证明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1 15:45:57 浏览:126
法学概论下载 发布:2025-02-11 15:32:58 浏览:435
大连市劳动法产假规定 发布:2025-02-11 15:29:11 浏览:605
广西社区矫正条例 发布:2025-02-11 14:58:38 浏览:250
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讲座信息 发布:2025-02-11 14:52:20 浏览:498
行政法适用从旧兼从轻 发布:2025-02-11 14:09:13 浏览:648
入选区党委法律顾问 发布:2025-02-11 13:50:16 浏览:453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寻亲路 发布:2025-02-11 13:34:31 浏览:770
刑法的私塾pdf 发布:2025-02-11 13:12:04 浏览: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