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潘毅劳动法

潘毅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2-04-25 21:19:45

1. 中国双休日是不是美国在入世时提出的

不是的,中国实行双休是1995年5月1日。中国入世是在2001年12月11日。

由于第二次“共产国际”影响,全世界每周实行40小时标准工时制,而我国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2020年5月1日,为我国双休日制度实行的第25年。一般都是在周六以及周日放假休息的时间,包括大人工作休息以及小孩学习休息。

中国发展

1994年以前:我国法定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八小时,每个星期要工作六天,只有一天休息。上班族只能把所有的家务活都放在周日干,那时流行这样一个说法:“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

1994年3月1日:实行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制度,即“1+2”休假制度。每逢大礼拜,可以休息两天,而在小礼拜就只休息一天。1994年3月5日,一个星期六。这是我国新工时制实行的第一个休息日,人们感到了一个不小的“解放”。

显然人们对当时第一个五天半工作日还不习惯,当时一家报纸有这样的新闻:轮到第一个双休日(当时是隔周休息一个星期六),全市有几十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忘了“今天我休息”,照常一大早赶到单位。另一个不适应表现在人们对双休日的利用方面。有些人在第一个双休日里并没有觉得特别轻松,倒是觉得很没意思,呆在家里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2. 离异后如何补办独生子女证

夫妻双方或一方户籍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自愿终身只生育或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即可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符合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条件且自愿领证的,按以下程序申领:

(一)在所在村(居、社区)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表》,填写基本情况,并在“申请理由及承诺”栏中亲笔签名;

(二)所在村(居、社区)审核并签署意见,有工作单位的,由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

(三)申请人或委托代办的村(居、社区)计生服务员,需携带申请表及以下有关证件、材料到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1、《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表》;

2、一孩《生育服务证》、《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

3、夫妻双方近期2寸横排免冠合影照片;

4、依法收养子女的,应提供《收养证》及其复印件。

(2)潘毅劳动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独生子女证》发给独生子女父母,不发给独生子女本人。

(2)领取《独生子女证》以自愿为原则,必须由独生子女父母提出申请,不申请者不得领证。

(3)孩子年龄超过16周岁的,凭自愿原则也可申请领证,但在《独生子女证》上要加盖“不再享受条例规定优惠政策”章

(4)孩子户口未申报的,不予发证。

(5)未办理《生殖健康服务证》的,需补办后再办理此证。

3. 潘毅的个人简介

潘毅(PUN Ngai),女,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办的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毅主要研究中国劳工、性别及文化政治、全球化等。潘于1979年由汕头移居香港,1992年与1994年分别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毕业。1998年于伦敦大学(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亚非学院完成人类学博士学位。
潘毅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她的《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2005年获得米尔斯(C. Wright Mills)奖,为首次获此奖的亚洲学者。
除学术活动外,潘毅亦活跃于社会运动。早于在中文大学求学时期已为国是学会干事。现为“女工关怀”(The Chinese Working Women Network)执行委员会主席,致力保障外来女工的劳动及性别权益,中心位于深圳市宝安区。

4. 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m的绝对值是2,(c+d)*b分之a+3*a*b-m的2次方 =

部分外企已通过增加工作强度,化加薪于无形,而卑微的工人们依然钱途、前途两茫茫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先锋、章苒、项开来、叶超发自广州、杭州、厦门、南京珠三角一家外资玩具工厂的流水线上,李丹迅速地对同一玩具进行组装,她一声不吭地每天劳作10小时以上,然后把她收入的60%寄回家。

在她工作的珠三角,一股加薪潮正风起云涌,深圳南山办公室装修。如果能加薪,她当然求之不得,但她没机会计较这些,她的希望是,每月能多加班多赚点。

变了味的“加薪潮”

“公司现在跟着最低标准调高工资,但调高一次,我们的基本任务量就增加一次。以前8小时加工6000个零件就可以拿基本工资,现在8小时要做9000个才行。最低工资从770元调到920元,只涨了19%,任务量却涨了50%,员工能高兴吗?”在广东东莞一家日资电子厂工作的白春荣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

部分外企已通过增加工作强度,化加薪于无形。而工人们对变了味的“加薪潮”当然难言满意。

“我和企业之间的唯一联系就是工资,我干活,他给钱,除此之外无关联。”在佛山一家日资企业工作的小蔡的说法代表了很多打工者的心态。

杭州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吴华介绍,现在的新员工对劳动的等价交换意识很明显。老一辈的农民工在衡量工资收入时,是跟自己务农收入比,深圳南山厂房装修,跟养家糊口的需要比,而现在他们会为自己定价,问“我值多少钱”。

一个工人凭借自己的劳动在城市体面生活,究竟需要多少工资?长期研究中国劳工问题的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潘毅介绍:在深圳,以每月食品消费约613元、恩格尔系数为0.5(即每人以月收入一半购买食物)、赡养系数1.87(每一就业人口供养1.87人)来计算,每人每月最低生活工资标准应为2293.7元;另一份按照更低标准计算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普查报告:考虑每人每天的营养摄入量及养育孩子的需要,在中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费用是每人每月1684元。

工人对工资不满意,但跟企业又谈不拢。“因为我们不了解企业运营状况,也不熟悉法律,个人去谈,毫无用处。说多了企业就开除你,只能抱团。”在深圳打工的王刚刚很无奈。

“我觉得政府应该立法,让我们更好地参与薪资决定程序,而不是让我们去抱团争取权益。”白春荣说。

幸福依旧缺失

“始终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毫无技术含量的高强度的机械劳动,他们就是压榨劳动力。”小何曾在佛山的本田汽车配件工厂工作。他说,以前的工作就是要不断把一些零部件组装起来,“像机器人一样拿起风枪机械地将螺丝拧上去,每台限速50秒”。

专门为农民工精神生活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草根之家”负责人徐文财在服装厂、电子厂都打过工,他告诉记者:“走进车间,看到的除了冷漠还是冷漠,感觉是所有的人都非常难过。出了问题,线长、班组长开口就骂,女员工遭遇性骚扰也很常见。”

机器和管理的冷酷熬煞了机体的大部分活力,但对许多工人来说,更可怕的是黯淡的职业前景。

“只有极少数人能从生产线上成长为课长,基本上看不到希望,企业培训课程也都集中在操作技术上,所以流动性很大。基本上一个宿舍里的人隔上两个月就能换一半。”白春荣说。

不过,职业地位、薪资的低廉仍是工人不满、缺乏幸福感的最重要原因。这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工人,尤其是外企工人曾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福建莆田一位公务员回忆说,1996年他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月工资只有300元,而20年前落户当地的一国际著名运动品牌代工厂的工人工资当时也有300多,“当时进厂甚至还要找关系”。现在这个厂一线工人月平均工资在1500元左右,“甚至比街头非法营运摩的的都要少”。

前途总是迷茫

刚满20岁的女工唐宋敏来自云南昭通,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目前在莆田一家鞋厂当品检员。

唐宋敏有很多爱好,最近迷上了溜冰。她说,工人们的业余爱好是用钱换来的。要去逛街、溜冰,就意味着不能更多地加班,收入就大打折扣。5月份因为加班少了,她的工资比上个月少了700,只有1800元——但她在意的是,“不能再住农村”,她希望能在城里长久呆下去。

这和在福建多家外企打过工的贵州籍农民工杨力想法差不多,“我的要求不高,如果每天工作8小时能拿到2000元的工资,我就满足了。这样就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上下班,过周末”。但是,杨力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有时候,钱不能解决问题。

由于在城市中没有自己的圈子,农民工很难找到家的感觉。

“虽然我就生活在杭州,可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属于这个城市。这里是有钱人的天堂,我们进城只会感觉心理更不平衡,人家可以花几千元买东西,我们没有东西可买。”在东芝电子工作的陈芳春说。

浙江省委党校副教育长吴锦良教授介绍,更现实的是,受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限制,并由此衍生出住房、医保、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孩子入学等诸多不平等,新一代产业工人难以融入城市。

“第一代农民工的奔头就是攒够了钱回家,但是这一代想在城市里立足,又没有归属感,又缺乏上升的空间。”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说,“他们心中的奔头很多时候是空的,是画饼充饥,这是最危险的。”

[1]

梦想的代际差异

70后养家、80后追梦、90后自我,中国沿海的产业工人“分层化”明显,但他们都都渴望发展空间,渴望融入城市,渴望体面地生活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项开来、陈先锋、章苒发自厦门、广州、杭州初夏入夜,在福建晋江外资工厂打工的何远和李明(化名)刚从理发店回来。因为晚上要去蹦迪,所以做了个新潮的“韩式头”。他们俩一天一包烟,每月1500元的工资几乎一分不剩,属于“月光族”,“我们不需要养家糊口,现在就是趁年轻出来看看”。

他俩所在的工厂要搬到厂房、宿舍条件都更好的工业园区里,但他们却不打算跟着去,因为工业区离镇上有点远,要上网、蹦迪都不方便。

“90后”的他们,似乎有点脱离了人们对“工人”的预设定义。但正是他们使我国外资企业占很大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大批离土离乡的50后、60后产业工人已经返乡,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批80后、90后,并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夹在中间的是70后。“我们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过日子,所以只要工资合理,苦点累点也无所谓,”1977年出生的杜泽峰说,现在深圳的打工环境比1999年刚来深圳时强很多,“今年我还把媳妇从老家带了过来一起工作。”本报记者走访我国东部、南部几十家工厂后普遍发现,70后打工族大体上保持着老一辈产业工人埋头苦干的心态。

正在成为产业工人主流的80后则更多的是希望出来见世面,长阅历。“人生应该有一个方向,我现在希望从这个职位一步步往上升,三五年内做到采购专员。”1983年出生的江西人李小勇现在广东做采购工作。

80后希望在人生征途上走得更高更远,而何远和李明等90后工人却大不相同:“玩心”重,工作和生活更加自我。

“在家里无聊,所以就一起出来打工,”1990年出生的小黎在东莞外企打工,他说,“在外面比较自由,可以经常逛街、上网,挺好的。至于工作在哪都无所谓,如果觉得不好就换一个工作,只要过得更舒服、开心。”对这些90后打工者来说,手机是必备品,上QQ是每天的必要活动。

国内第一家农民工网站“新农门”CEO肖克文介绍,80后、90后的农民工多不用承担家庭负担,他们对人生的规划和价值取向其实跟城市青年已经没有本质的差别。“他们的特点是不满足于一辈子打工,不停地寻找自己的上升通道,深圳装饰设计公司;不满足低层次劳动,追求生活的意义,深圳南山写字楼装修。”肖克文说。

70后养家、80后追梦、90后自我,中国沿海的产业工人“分层化”明显,但他们都都渴望发展空间,渴望融入城市,渴望体面地生活。

[2]

加薪潮难撼世界工厂地位。

加薪潮难撼世界工厂地位

“配套体系发达,深圳南山装饰公司,工资涨一倍都不会对这些企业有任何影响”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加薪潮持续蔓延”“外企或被迫迁移中国”“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丢失”……春夏之交,中国东南部沿海的一股加薪潮,让一些外国媒体浮想联翩。

不过,在东莞工作的叶亭却显得很淡定。作为一家美国家具进口商在中国的代理,叶亭并不担心会有工厂迁出,影响她的业务量。“2006年,我们有家台资供货商因为人民币升值和美国反倾销,把工厂从广东搬到越南,后来看那边配套部件都找不齐,就又把厂子搬回了广东。”叶亭估计,这次的“加新潮”也不会对她的供货商产生太大影响,“关闭中国工厂还早呢”。

叶亭说,其实外媒类似的担忧,也出现在两年前《劳动法》修订和《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及2005年人民币升值前后,但最终并没有出现外资工厂的大量撤离。

“这股加薪潮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说一加薪外资就跑,这完全是利益集团散布各种谣言、耸人听闻。”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在接受采访时说。

加薪潮蔓延

“我曾在珠三角地区做过大量调查,那里的GDP长期维持10%以上的增长率,企业利润实现快速增长,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幅度相当少,基本没有增加。”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这轮加薪潮是由富士康员工“12连跳”引发的。富士康6月2日和7日两次宣布加薪,通过三个月考核的一线作业员月基本工资可达到2000元。一周之内两次涨薪,部分员工薪资涨幅达122%,幅度超过了过去10年加薪的总和。

一石激起千层浪,加薪潮形成连锁反应。6月9日,深圳市将月最低工资标准调高至1100元。由于深圳企业普遍以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工资水平,众多原本对加薪仍持观望心态的企业主不得不上调薪金。据统计,近期已有11个省市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涨幅皆在10%以上,一些省市甚至超过20%,平均涨幅为17%。

企业主是天然的加薪反对派。有些外资企业表示,它们无法承受加薪潮的压力和冲击,并发出撤离警告。

“这样涨薪非常不合理,台商协会没人能理解!我们不会跟风,根本无法承受!”深圳台商协会会长黄明智说。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焦佑钧称,在成本考量下,未来三五年内,大陆台资电子厂离开大陆将势不可当。

[3]

难寻替代

此轮加薪之后,中国工人的最低工资已超过了周边很多国家。因此一些舆论担心,加薪浪潮如果进一步蔓延,一些外资企业将会把工厂转移到东南亚和南亚。

在越南,从事最简单工作的劳动者在2008年的最低月工资标准约合人民币500元,印度的最低工资比越南稍高,而孟加拉国的最低工资则比越南要低很多。

香港工业总会近期对珠三角港商进行的调查显示,珠三角约8万家港企中,37.3%正计划将部分或者全部生产能力迁离珠三角。它们迁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资成本上升,而搬迁的目的地就包括越南和印度等国家。

有媒体认为,在加薪潮的影响下,中国必然会出现一定的产业转移,这些产业将集中在低端、小规模的加工制造业环节。在仲大军看来,这些要离开的企业本来就属微利行业,他们当初来中国完全是看中中国的超廉价的劳动力,现在这个行业没法干了,离开也是市场调节,“它们爱走就走”。

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与越南等对比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与越南等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竞争优势迥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在近期表示,廉价的劳动力已不是现阶段中国吸引外资的第一位优势,中国对外资最重要的优势在于中国国内政治环境稳定、经济不断高速发展,法治环境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配套体系发达,工资涨一倍都不会对这些企业有任何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德强说。厦门大学中国经济能源中心研究主任林伯强也认为,工资成本的增加不太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生,“中国将继续保持世界工厂地位。”

向内走,向上走

产业的集聚有很多的因素,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市场、物流、效率、税金、生活条件等等很多因素。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生产部门的转移不是说转就能转,也不会因为一个单一因素的变化就完全撤离。”

但是,沿海的加薪潮毕竟给外资工厂带来了成本压力,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产业链条中的议价能力低下,劳动力成本难以通过提价转嫁到下游,因此“逐低成本而居”仍是这些工厂的重要选项。

“如果转移,它更多的是往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国政府也鼓励这种转移。”张汉亚说,目前,富士康等企业已准备将产业更多地迁到内陆和华北。

有媒体认为,对于一些无实力搬走的珠三角小企业,这次加薪将使他们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但林伯强看到的是乐观的一面,他认为加薪潮会促进产业升级。“加薪必然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来抵消工人成本的增加,这对于工厂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有好处。”

[4]

专家会诊:经济转型,十年为限

嘉宾张燕生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袁钢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前几年就说要转型,但一直在推迟或拖延。如果还采取驼鸟政策,是不行的”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加薪潮涌,中国经济如何顺势而为,转型、调整的时机在哪?答案的探索需要从不同角度探究。

日本模式:提升收入促转型

《国际先驱导报》:出现加薪潮是必然吗?

张燕生: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一个长期趋势,是市场调整,因为劳动力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充裕了。现在的劳动力没有转移出来的也就1亿~1.5亿左右,这其中还包括很多难以转移出来的,再转移十年基本上就结束了。

加薪只是刚开始。不仅劳动力成本上升了,土地成本、环境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转型、调整将不是企业、劳动者或政府的行为,是市场的行为,是包含市场发展客观规律的行为。发展的阶段变了,不管愿意不愿意,它都会发生的。

Q:也就是说,加薪潮意味着中国经济到了转型期?

袁钢明:中国前几年就说要转型,但一直在推迟或拖延。如果还采取驼鸟政策,是不行的。我们现在经济的转型处于一个被迫的状态。

Q:有在高速发展中转型的先例吗?

袁:日本学者常对我说,日本十年增长的过程就是普通百姓收入提高的过程。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在收入上升中实现成功转型的国家。

他们是在压力下被迫提高工资和技术水平的。在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十年高速增长前,工厂经常出现暴力事件,甚至有人(因低工资)砍杀老板。和我们现在一样,他们当时也担心如果收入提高过快的话,企业的成本也会提高过快。

事实是,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后,在市场上造成家电热销,日本的经济当时就是靠家电热起来的;在生产方面,劳动力成本提高使企业放弃简单生产,必须提高制造业和耐久消费品的水平,这促成了公司成长。

可以说,由于整个收入水平的提高,日本顺利实现了转型。

适应期就只有10年

Q:日本在1968年、中国在2008年人均GDP分别超过3000美元,中国是否面临着类似当年日本的时机?

袁:如果按日本的模式,从60年代转型,直到80年末期,20多年就实现了头昏眼花、令人惊讶的变化。我们国家从现在开始,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非常关键。再过二十几年,可能国内和国外市场都饱和了,再进行高收入和高质量的转变就不好办了。

张:中国的经济发展,前30年是一个阶段,未来30年是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阶段。

前30年是两亿农民参与国际分工,用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这30年的出口导向和招商引资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模式作了巨大贡献,但后30年已难以为继了,因为全球需求缩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且外资正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非制造业的外资比重上升很快,贸易顺差长期的趋势是下降的。

我认为,我们的适应期只有10年。未来10年是从旧阶段到新阶段、旧企业到新企业、旧模式到新模式的过渡期。

Q:真有这么急迫么?

张:调整要早而且要主动。调整晚了,会出现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中国出口竞争优势发生变化,及至中国寻求低成本的外资外移,成功的机会就小。

袁:今后应通过收入来拉动增长。如果收入不增长,会出现社会畸形发展,一方面资本大量闲置,另一方面贫困阶层大量涌现,社会会出各种问题。

[5]

链接外资与中国经济转型

1978年,中国迈出改革开放步伐,大量接受外资。

2008年,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日本于1968年达到这一水平,经济进入剧烈的转型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外流,企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

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在1万美元上下,制造业的基础奠定。依日本、韩国经验,重化学工业发展饱和,钢铁、造船、石油化学等产业开始被淘汰或外迁。

2030年,中国人均GDP可望达到2万美元,即韩国当前的发展水平,钢铁、化学和纺织等传统制造业总产值大幅下降,制造业中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速。向外迁移产业包括汽车、电气机械、工作机械等。

2050年前后,中国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时,将达到现今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服务业占GDP的主要比重,除了新兴的信息、生物等产业,制造业主要集中于高附加值产品,实体经济产业大量外迁。相关的主题文章:

2010年湖南农业大学自考专业课程

面粉等级如何划分?

1掌握血吸虫病的基本知识

5. 灵宝小秦岭金矿田()

小秦岭金矿田位于灵宝县,西起豫陕交界,东至涧河,南起朱阳、寺上一线,北至陇海铁路,面积共约600平方公里。分属豫灵、故县、程村、阳平、五亩、朱阳、焦村等乡所辖。

小秦岭呈东西向,其最高峰老鸦岔脑海拔高度2413.8米,为河南省最高山峰。小秦岭金矿田横跨豫陕两省,在河南省境内范围与小秦岭范围相吻合。矿田河南部分已发现含金石英脉600余条,脉长数十米至数千米不等。含金石英脉具有成群、成带、平行分布的特点,以走向北西西向者为主,近南北向者次之。小秦岭各金矿床和矿体主要分布于石英脉中,呈脉状和透镜状。矿体长30—300米,最长者达740米,延深100—500米,矿体厚度一般0.3—2米,最厚7.71米,金平均品位6—16克/吨。矿床类型可分为黄铁矿型和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床均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中,矿床生成与太华群和燕山期花岗岩体关系密切。矿田内矿床数目众多,有文峪、东闯、杨寨峪、大湖峪、四范沟等大型矿床,金硐岔、竹峪、枪马峪、老鸦岔、金渠沟、和尚洼、四范沟等中型矿床和一大批小型矿床。探明金储量数百吨。灵宝县已成为我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

小秦岭金矿田老硐密布,明代时已有相当规模的开采。在金硐岔矿区东蹄子沟有石刻“景泰二年六月二十日起开硐三百余眼”(景泰二年为1451年)。但清初实行禁采政策,且由於该处树木繁茂,坡陡沟深,悬崖密布,深山区过去长期无人居住,至近代,小秦岭曾产黄金一事已湮没无闻。

1956年起,小秦岭地区地质工作才逐步开展起来。1956—1957年,地质部秦岭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该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圈出有重砂异常,并提交有金硐岔铜矿等找矿报告。1958年,河南省地质局豫西综合队在该区进行检查,采集了标本和化学样,否定了铜矿,仅计算了140吨铅矿储量。1961年,河南省地质局豫○八队以找磷为目的进行了水系重砂测量,发现有金。(旋因机构撤销资料未整理,交给豫○一队)后由豫○一队于1962年编制成图。

1963年,国务院转发了《地质部关于矿产资源情况和今后地质工作方向的报告》,报告要求“今后几年应将黄金地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予以加强”。从此,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次找金的热潮。

1964年初,河南省地质局处境已十分困难,地质勘探项目很少,投资处于全国最后几位。为摆脱困境,局长杨玉璞,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韩影山就更重视找金工作,将此视为可能扭转河南省地质局地质工作被动局面的一条出路。将黄金找矿方向研究任务作为急需工作交给综合队限期完成。综合研究队技术负责人张辅民等在搜集了有关黄金的信息和资料后,结合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分析认为,灵宝小秦岭一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区。为此,并将陈列馆馆藏有关标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小秦岭大金硐3块标本金品位为6—50克/吨。该分析结果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综合研究队立即向局作了汇报。张辅民与王凤芝、符光宏、李兆华一行4人迅速赶到灵宝,面对巍峨群山、莽莽林海,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在当地老猎户帮助下找到了含金石英脉。此后,他们与豫十六队中抽调的苏德才、郭天义、曹庆臻等共同组成普查组,经过3个月工作至6月份,共发现含金石英脉30余处,老硐80多个。至此,小秦岭金矿再次被发现。

小秦岭金矿被找到后,河南省地质局局长杨玉璞详细听取了综合研究队的汇报,并征询了豫十六队的意见。豫十六队在小秦岭调查水晶的人员指出过去在东闯一带见过老硐,多金属矿化脉分布比已经调查的范围要大。杨玉璞果断决定组织会战。他的这个想法得到韩影山等其他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会战的决定作出后,以豫十六队制作的含水晶石英脉分布图为基础,首先采用岩脉调查方法迅速取得可喜的成果。1964年6月,会战指挥部成立。会战工作主要由豫○一队(远东任队长,易克诚任技术负责人)负责同时,测绘队在测量方面,区测队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方面进行协作,还抽调了综合研究队、水文队、物探队、豫十二队和贵州、湖南、湖北、北京等省市地质局的人员参加会战。

会战早期,工作异常艰苦,吃住都十分简陋。最早期进入小秦岭找金的人员之一李兆华在攀崖时摔成了重伤。广大地质职工在天寒地冻,地形恶劣环境下坚持工作,但全体会战人员找金积极性很高,地质部冯景兰、孟宪民教授又先后到会战现场指导工作,致使矿田范围不断扩大,含金石英脉条数越找越多。1966年,会战指挥部撤销,工作由豫○一队负责(辛元清任队长,潘毅昌任技术负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大型金矿田的面目已迅速展现在人们面前,截至1970年,共发现含金石英脉500余条。基本查清了含金石英脉分布情况,并对一些较大矿脉进行了普查勘探工作。

在矿床勘探方面,1967年提交的金硐岔矿区勘探报告(矿区技术负责王凤芝、李文祥)为河南省第一份金矿勘探报告。储量超过10吨,按当时我国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定为大型矿床。矿区平均品位17.10克/吨,伴生银、铜、铅、硫等。1968年,提交了文峪矿区报告(矿区技术负责人黄克义),为河南省第一个储量超过30吨的金矿区。除这两个勘探报告外,至1970年还提交了东闯和扬寨峪矿区初勘报告,枪马峪、老鸦岔和王家峪301脉等矿区详查报告以及四范沟、灵湖、西峪、南闯等地普查报告。探明储量总计超过70吨,从而使小秦岭金矿成为我国重要山金基地之一。

1970年底,由于形势及地质工作任务的变化,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暂告一段落,豫○一队撤出灵宝。在工作告一段落之际,由大队综合组罗铭玖、许永仁、温同想3人编写了《小秦岭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及东部矿田矿床特征的初步总结》。这是该矿田第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报告对区内地层、岩性、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老鸦岔复背斜控制成矿,东西向逆冲和平冲断裂为赋矿构造。报告将矿田分为北、中、南3个矿带,首次在孙秦岭东部矿田中矿带300多条含金石英脉分布图。并在总结矿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同时,对矿床特征,金矿化富集规律等都有深入的阐述。总之,该报告是1970年以前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取得的有关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成果的全面总结和概括。

1975年末,国家新的找金指令传达下来,河南省地质局才又重新组织力量重上小秦岭。但由于条件困难,1975—1980年工作进展速度比较缓慢,是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的恢复时期。由豫十六队和地质三队在过去工作基础上对杨寨峪和灵湖进行勘探,1980年提交了杨寨峪东段勘探报告(矿区技术负责人宋大柯、张中迎),为大型矿床。

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国际上金价的暴涨和国家对黄金需求增加,小秦岭工作再次开始得到了加强。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同时开展,河南省地矿部门的第一地质调查队和第三、第四探矿工程队以及武警黄金部队九支队都在小秦岭地区开展了颇具规模的金矿地质工作。此外,省有色勘查局所属队也作了少量工作。

在新的一轮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中,科研工作得到格外重视。地质矿产部下达了重点科研课题,以此为契机科研工作蓬勃发展起来。1980—1983年,第一地质调查队和成都地质学院二系共同承担了部属重点课题“小秦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富集规律的研究”,由王亨治、栾世伟任课题组正副组长。该课题在河南省金矿地质研究中第一次广泛应用了同位素地质,包体成分、电子探针、痕量金分析等手段。提出的研究报告,建立了5个地层组并测定了这些地层组金的丰度,获得了我国第一批金矿田低丰度的准确数据,改变了过去认为小秦岭地区金丰度高的认识,并认为地层中金是矿脉金的主要供应者。对小秦岭金矿田构造形态提出了新认识,认为老鸦岔背斜是三次褶皱的背形向斜;成矿期的北西西向断裂是主要成矿断裂。对岩浆控矿作用丰富了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与金矿化有成因联系的论据,而且指出主要矿脉都分布在距岩体2—7公里范围内。报告对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作了系统研究,研究了金矿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同位素测试新数据讨论了有关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地质条件等理论问题。报告建立了区内“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并对区内含金资源远景进行了预测。这个研究报告,是继1970年矿田东段初步总结之后,对小秦岭金矿田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矿田地质总结和深入研究。除该项研究外,其他较重要的研究有河南省地质局科研所与第一地质调查队合作完成的《小秦岭金矿田河南部分德尔菲法和主观概率法资源总量预测(1982—1983年)》,第一地质调查队完成的《小秦岭金矿主要控矿条件及盲矿预测(1986年)》,成都地质学院为主完成的《深部金矿化特征及评价(1991年)》等。此外,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陶铁镛等,南京大学胡受奚等,中国地质大学张本仁等,河南省地矿厅科研所张荫树等,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沈保丰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秉伦等,北京科技大学何知礼等都对小秦岭金矿田作了不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取得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小秦岭金矿的勘查工作。1980—1992年期间,黄金探明储量以年平均10吨以上的速度递增。地矿部门勘探的大型矿床有四范沟西段(张中迎、刘俊成、孙喜成等),中型矿床有杨寨峪西段,竹峪。武警黄金九支队在省地矿局一调队已进行初勘并提交十多吨金贮量的基础上进入矿区投入工作。勘探了该大型矿床东闯507等3条脉(祝延修等),中型矿床枪马峪、老鸦岔。地矿部门详查的大型矿床有大湖峪,中型矿床有四范沟东段和金渠沟、和尚洼等。此外,地矿部门和黄金九支队还都找到了一批小型矿床,省有色勘查局地质六队找到一个小型矿床。

小秦岭金矿田历经近30年的重新发现和勘查,成为我国中原一带最大的金矿田,从事勘查和科研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多次获得部、省级奖励。1989年,在豫陕两省构成的整个小秦岭金矿田从事勘查的各有关单位主要科技人员中有潘毅昌、常建国、罗铭玖、易克诚、张辅民等15人以其在小秦岭金矿地质勘查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小秦岭金矿田的开发始于1967年。在提交金硐岔金矿勘探报告后,随即筹建了秦岭金矿。秦岭金矿,1975年建成250吨/日的采选规模,成为小秦岭最早的矿山。以后,又逐步扩建,至1990年已扩建至750吨/日的采选规模。继秦岭金矿之后,文峪、枪马、灵湖等矿山都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投产。80年代,新的矿山不断涌现,开采规模日益扩大,1990年小秦岭金矿河南部分已有矿山16座。其中,中国黄金总公司所属秦岭、文峪、东闯3座矿山,采选能力为2000吨/日。地方国有矿山灵湖、枪马、樊岔、安底,桐沟等13座矿山,采选能力为1325吨/日。经过广大地质人员的艰辛劳动和矿山建设者的不懈努力,现在的小秦岭已由昔日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的山峦变成公路畅通、矿山遍布的金山。过去,它几乎无人知晓,沉睡在豫陕边界。今天,它已以著名的黄金产地闻名于世,以名山资格与其脚下流过的黄河、渭水相映生辉。

6. 读职高好吗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可以说是个泛称。一般包括: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等
二、职业高中的全称应该是:职业高级中学。
中专,职校,技校 三者
三者在学历等级上是一样的,同属于中等学历教育,学制也都是三年。
区别是:中专和职高是隶属于教委管辖,而技校属于劳动局管辖。也就是说隶属的部门不一样。
再者,中专和职高的学习理论性强一些,而技校的学习则以操作性强一些,也就是说需要你动手学习的时候多。这一点我觉得对于学技术而言,技校能更好一些。
而中专和职高的区别在于:职高可以参加高考考取高职院校,而中专则不能。但是虽然职高有这样的权利,不过选择到职高的学生基本上都不具备能够考上高校的能力,况且对于高考报志愿还有限制,只能报考高职类院校,而不能报考一本二本。换句话说,也就是只能考大专。
还有一个区别就是:职高全部都是公办的,而中专学校会有民办的。
大体上就这些区别了。不过现在几乎大部分的中专和技校都和高校联合办学,组织学生参加成人高考,基本上都可以在校获取大专或本科文凭,而且这种文凭都是国家承认的。
希望能够帮到你。

7. 夫妻一方离婚有两个小孩,判给对方,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可以办理独生子女证吗

独生子女证如何办理?手机尾号为6370的移动用户通过短信平台咨询:我朋友夫妇两人都是农村的。只生育一个女儿,今年18岁了,请问可否补办独生子女证?如何办理? 金华市人口计生委答复:可以补办。根据《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8条规定: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经夫妻双方申请,村(居)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核实,由生育管理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一般在孩子14周岁以前领取,因故未在14周岁以前领取的,1971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可以随时申领。但领证前的相关待遇不再补发。 符合以下条件的也可以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一方未生育过,一方再婚前只生育过一个子女并不再生育的;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离异后,自愿不再生育的一方。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办理方式为,村(居)民委员会的计生部门领取申请表,按要求填写好表格,由双方单位盖章(没单位的由村民委员会盖章),携带孩子的一寸照片两张前去计生部门办理。何种情况能生育两孩?手机尾号为0966的移动用户通过短信平台咨询:我和老婆1999年在香港已生有一个儿子,儿子领有香港身份证。我和老婆是本地户口,请问,能否再生一胎? 手机尾号为5827的移动用户通过短信平台咨询:我是农转非户口,我老婆是农村居民,我们有一个3周岁的女儿,请问我们能不能再生个小孩? 金华市人口计生委答复:夫妻双方是本地户口,生育政策按照《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执行,因此,第一位读者不能生育第二胎。第二位读者如属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的,在转为城镇居民之日起5年内,可继续享受本条例规定的适用于农村居民的生育政策。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农业人口,下同),已生育一个女孩的,但一方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或一方从事工商业一年以上以及双方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一年以上的除外;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一方两代以上均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女方父母只生育一个或两个女儿,男到女家落户,并赡养女方父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只适用于姐妹中一人);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一方是少数民族并具有本省两代以上户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再婚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再婚前丧偶并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已生育一个子女,经设区的市以上病残儿童鉴定机构确诊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一方连续从事矿井井下作业五年以上,已生育一个女孩,并继续从事井下作业的。其他特殊情况的生育,由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办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生两孩后一定要结扎吗? 手机尾号为7897的移动用户通过短信平台咨询:已育有二孩但采取避孕方法的,请问,有规定一定要结扎吗? 金华市人口和计生委答复:《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9条规定: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预防、减少和终止非意愿妊娠。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长效避孕措施,首选为一孩放环,两孩结扎。如果身体不允许的(要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检查),经批准可以采取其他的避孕措施。有两个孩子后再婚能生育吗?手机尾号为5529的移动用户通过短信平台咨询:请问男方婚前有两个孩子,如果再婚,女方没有孩子她还可以生吗? 金华市人口和计生委答复:如果两个孩子都属于计划内生育(符合计生政策),并且离婚时两个孩子都判给对方,与初婚未育(离婚未育)的人再婚,根据浙江省人口计生委2004(42)号文件规定,报经市级计生部门批准,可以允许再生育一个。 独生子女有何待遇? 小灵通尾号为4720的用户通过短信平台咨询:听说,独生子女家庭可享受每月60元的补助,请问,有这个政策吗? 手机尾号为9288的联通用户通过短信平台咨询:我是义乌人,现在生一个女孩可以领独生子女证,并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请问,如果是一个男孩可以领独生子女证吗?可以享受同样的优惠吗? 金华市人口和计生委答复:根据《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享受下列一项待遇: 1.领取每年不低于10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当年起至子女14周岁止。女方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可以给予6个月的哺乳假,工资按不低于本人工资的80%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2.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给女方产后一年假期(含法定产假),工资照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发50%。夫妻一方是农村居民或夫妻一方亡故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另一方所在单位全数发给。农村居民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在审批宅基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红等利益分配时,独生子女按两人计算。农村承包土地和山林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独生子女家庭。农村扶贫应当把贫困的独生子女户和女儿户作为重点对象。生一个男孩也可以领取独生子女证,同时享受的待遇是一样的。 (本报记者潘毅)

热点内容
属于经济法有 发布:2025-02-11 08:58:02 浏览:233
史法治 发布:2025-02-11 08:31:41 浏览:204
南宁铁路运输法院 发布:2025-02-11 08:30:53 浏览:271
跳槽自己开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1 07:59:36 浏览:669
应建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 发布:2025-02-11 07:45:33 浏览:958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销售 发布:2025-02-11 07:36:23 浏览:518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排名 发布:2025-02-11 07:21:27 浏览:850
微法院缴费 发布:2025-02-11 06:50:45 浏览:819
侵占罪是刑法多少条 发布:2025-02-11 06:49:55 浏览:886
新旧工伤保险条例区别 发布:2025-02-11 06:33:54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