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领导职公务员
根据《公务员法》第十二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题 哪些属于公务员
我国公务员的范围包括七类机关工作人员:(1)中国共产党机关版的工作人员。包括中央和地方权各级党委和纪检委的专职领导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工作部门和纪检机关的工作人员;街道、乡、镇党委机关的工作人员。(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专职常委,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专职副主任、秘书长,乡镇人大专职主席、副主席;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政协主席、专职副主席、秘书长;各级政协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政协专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主席(主委)、专职(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
『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求大神指教
1. 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不包括(A. 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2. 公务员的培训,表述正确的是(B. 对刚录用的公务员应实行初任培训)
3. 关于我国行政机关的表述,错误的是(D. 行政机关依照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设置)
4. 下列组织,不属于派出机构的是(C.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5. 不属于行政法法源的是(C. 县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6. 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因情况紧急而使用某过路行人手机的行为体现了行政权的哪种特性(B. 优益性)
7. 行政程序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权限)
8. 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生效不适用于以下(A. 行政机关负责人签署同意)情况
9. 下列行政机关,不属于派出机关的是(C. 治安派出所)
10. 信赖利益保护的方式,不包括() 无答案。任课老师亲自认定。A. 程序保护B. 财产保护C. 实体保护D. 存续保护
11. 行政许可法规定,相对人申请行政许可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行政许可的办理原则上不收取费用,上述规定反映了行政许可的(B. 服务便民原则)
12. 下列机关,不属于行政规章制定主体的是(B. 县级人民政府)
13. 关于国家公务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公务员应当服从上级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14. 某法律规定,对于违反该法第二十条的行为,由主管机关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基于此,主管机关作出的行为属于(C. 裁量行政行为)
15. 行政处罚要与违法行为人违法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该要求体现了行政法的(A. 依法行政原则)
16. 关于执行罚的表述,正确的是(C. 执行罚的目的在于制裁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决定义务的行为)
17. 有关公务员任职的地域回避,表述正确的是(A. 公务员担任县级机关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可以回原籍任职)
18. 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不包括(A. 家庭财产申报情况)
19. 行政权的不可处分性是指(A. 行政权必须依法行使)
20.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A. 行政行为的内容不得擅自变动)
『肆』 公务员考试法学类是什么专业
是指和来法律相关的专业。法学专业是自个很宽泛的概念,狭义的法学专业只有“法学”一门,而广义的法学专业包括很多,其中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专业、经济法专业、宪法学专业、法理学专业等。在公务员考试中,基本上是指广义的法学概念。
拓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伍』 关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一些单项选择题
1.C(不确定)
2.D
3.D
4.C
5.A
『陆』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有什么区别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区别是:
1、性质不同:
行政法是一种实回体法,而行政诉讼答法是程序法。
2、适用的主体不同:
行政诉讼法主要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程序依据;而行政法主要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实施公务行为的实体依据。
3、适用的阶段不同:
行政诉讼法是审理行政案件时适用的程序法,因而是事后救济程序;而行政法是关于行政行为作出的依据;它于行政行为的全过程,不仅包括事后救济程序,也包括事前、事中程序。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
『柒』 公务员和领导干部需要学习的法律有哪些
公务员法这个必须知道的,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
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第五条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六条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第七条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第八条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
第九条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第十条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公务员管理工作。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同级各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
『捌』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有什么区别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内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容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法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它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和行政诉讼参加人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各种法律规范,是现代国家据以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行政法是实体法,行政诉讼法是程序法。
『玖』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是什么
行政法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诉讼法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
保护
行政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赋予行政机关合法权限并监督其行使,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实现。
二是通过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为的监督权(如检举权、控告权),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要求听证权),特别是对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提起复议权、诉讼权和要求赔偿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