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个人工资有否保密
『壹』 工资保密合法吗
法律分析:我国法律对薪酬保密是否合法并没有明文的规定,而薪酬保密制度更多的只是作为企业管理手段,用人单位不能利用薪酬保密制度对劳动者进行控制,否则是违法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要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无故克扣和拖欠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贰』 劳动法中是否有不准泄露工资的条款
工资为个人薪酬。
法律没有规定是否可以泄露,或保密。
所以,可以泄露,也可以保密。
『叁』 企业每个员工工资不公示有没有违反劳动法
不违反劳动法。法律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公开(公示)所有员工的工资,因此,用人单位没有公开所有员工工资的义务。
『肆』 公司要求员工对工资保密,违法吗
对工资保密不属于违法行为。因为工资保密制度并不是出现在这两年,如果追溯的话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在1956年的时候亚当斯提出一个名叫《亚当斯公平理论》的管理理论(详情搜索网络),经过发现公司的管理者认为同等级的员工(包括部分管理者),由于能力的不同,其工作对于公司的贡献也不同,从而不同的员工应该获得不同的薪水。为了避免同等级的员工,因为拿一样的工资而造成“吃大锅饭”的效应,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同时近年来,受到西方习惯和管理经验的影响,国内企业公司都采取了这种做法。因为一是为了尊重员工,二是为了科学的按劳分配。因为一个人的工资属于其私密事情,公司无权外泄,外国曾有公司因为公开员工工资而被员工起诉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案件,因为一个人的收入在某些方面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另外,由于时代的发展出现的职业工种并不能像工业初期一样实行“计件工资制”(详情搜索网络),而个人往往在某些方面对公司的贡献是无形的。所以很多公司采取了员工薪水保密制度,同时对于公司来说,基于同行业竞争,避免公司人力流失,公司采取薪水保密措施是属于公司的“商业机密”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这种制度没有什么的弊端,相反对于公司参与市场的竞争是有力的。
对于《新劳动法》里的“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岗位、付出相同劳动、取得相同工作业绩的劳动者,支付大体相同的劳动报酬。(注意,这个“同工同酬”的概念里有“大体”的表述)。
其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也请注意,是“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我在上面也解释了现在企业公司等的按劳分配是如何的。)
因此,对于工资保密并不违反《新劳动法》里的“同工同酬”这一项。
『伍』 国企工资保密制度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工资保密制度是合法的,保密工资制指灵活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务市场供求状况,并对职工的工资收入实行保密的一种工资制度。避免职工内部相互攀比,减少矛盾。由于工资是由厂方和员工直接协商确定的,双方都能接受,一般都比较满意,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改变员工的工资额能升不能降的弊病。工资水平可以随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而升降,促使员工转向紧缺的工种,保持各类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同时,它也有利于职工在最佳年龄期间取得最佳的报酬。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①职工的工资额由企业根据操作的技术复杂程度、职工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职工当面协商确定,其工资额的高低取决于劳务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②当某一工种或人员紧缺时,或企业经营状况较好时,工资额就上升,反之下降。③ 企业对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水平高的职工愿意支付较多的报酬。如果企业不需要该等级的专业技术职工时,就可能降级使用或支付较低的报酬。④员工可以因工资额不符合本人要求而另谋职业,企业也可以另行录用其他职工。⑤企业和职工都必须对工资收入保密,不得向他人泄露。
『陆』 工资保密协议是否违法
法律分析:违法,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制定薪酬保密条款,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自由意志协商的结果,只要双方公平自愿、制定程序合法有效,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与尊重。 但是,违反公司工资保密制度,并不属于劳动合同的根本违约,用人单位就此解除劳动关系则应认定违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柒』 工资里包含保密费合法吗
保密费不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如果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确需特殊保护,建议将保密费单列作为企业的一项独立费用支出。用人单位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要求员工签订保密合同,这是符合规定的,也是合理的。
法律分析
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都会和职工签订保密合同,让职工尽到保密的义务,同时会给职工相应的保密费,但是保密费是不包含在工资里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规定,工资的主要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也就是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加班加点的工资,也就是我们说的加班费,还有津贴和补贴,奖金等五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是在特殊情况下发的工资,这里的特殊情况主要说的是比如职工受到了工伤,那么在职工停工留薪期间所得的工资就是这里所说的特殊情况下取得的工资,还有产假期间的工资,执行国家的任务或者是进行社会义务时所发的工资,另外还有一些附加工资之类的。因此,实际工资报酬中并没有保密费这一项,也就说明了保密费并不属于工资中的一部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二条 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第十条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二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捌』 薪酬保密是否违反劳动法
法律分析: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要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依据,准时发足够的酬劳给劳动者,不可以无故拖欠工资。薪酬保密不违反劳动法。到目前为止,我国法律既没有对薪酬保密作出规定,也没有禁止企业对员工薪酬进行保密。由上可知,其实薪酬保密并不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所以,在薪酬保密方面处理得是否合理,更多的是要看公司制度的规定是否够合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玖』 工资需要保密吗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施行薪酬保密制度,主要是从维护职工隐私、避免互相攀比、削减职工流失等方面考虑,“必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管理、保持职工间的和谐气氛等。目前我国法令中并无明文规矩薪酬有必要保密,也没有限制用人单位施行薪酬保密制度。在法令没有明文规矩的状况下,薪酬保密条款在拟定过程中只需两边协商一致、拟定程序合法有效,就应受到法令的尊重与维护。不过,在用工实践中,一些企业滥用薪酬保密制度的权力,对劳作者进行不合理控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