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 劳动法属于哪个部门法
劳动法属于社会法。
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而在我国法律部门主要包括:
1.宪法(包括:宪法、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国籍法、国旗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权利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权法);
2.行政法(包括:国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监狱法、高等教育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海关法);
3.民商法(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婚姻、家庭、收养和继承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破产、证券、期货、保险、票据、海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4.刑法;
5.经济法(包括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的法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方针和政策的法律,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统计法,农业法,企业法,银行法,市场秩序法,税法,土地管理法等);
6.程序法(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律师法、公证法、调解法等);
7.社会法(包括: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规范,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等;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规范,如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法律规范,如环境保护法、能源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生态法等;促进社会公益的法律规范,如社区服务法、彩票法、人体器官与遗体捐赠法、见义勇为资助法等;促进科教、文卫、体育事业发展的法律规范,如教师法、科技进步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卫生法等)。
2. 《劳动法》到底属于经济法还是行政法规
劳动法是社会法的一种,属于经济法范畴,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一部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比行政法规的效力高,所以不属于行政法规。劳动法和经济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同时都隶属于民法,都是民法的一部分。
2、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些经济关系的调整是为了对国家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加强经营管理,显然与劳动法的调整雇佣与被雇佣的劳动关系是不同的。
(2)两者的主体不同。劳动法的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双方之间的关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经济法主体范围广泛,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
(3)是实现经济自由和发展的保障;经济法主体地位不对等,具有层级性,又是保障经济秩序和稳定的需要;经济法主体角色的变动性,则充分体现了经济生活对各种经济主体之间和谐互动的一种需要。
(4)两者的原则不相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等;经济法的原则主要有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等。
(2)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扩展阅读
经济法的特点:
1、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重点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的进行上,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2、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3、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4、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经济法始终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整体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甚至会有意使局部利益或个体利益有所损失。
5、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法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纵向经济关系,但对横向经济关系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采取的手段既有惩罚性的,也有补偿性的,既有鼓励类的,也有禁止、限制类的,体现了明显的综合调整的特征。
3. 各种法律之间的衍生关系,请详细说明,比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经济法、民法、合同法之间的衍生关系
这个就难说了···毕竟一个法律部门下衍生出来的东西太多了。
大概给你总结下····
我们国家目前学术上的法律部门有:1、宪法 2、行政法 3、民商法 4、诉讼法 5、经济法 6、诉讼法 7、劳动法 8、自然资源法和环境法 9.、军事法 10、国际法 这些通常都是学术上的分类,不同教材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
刑法部门里面就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就是刑法典)以及刑法修正案等
民商法部门的就是包括民事法和商事法两大块,民事法很好理解包含了《合同法》《民法典》《物权法》《担保法》《婚姻法》等等
商事法包括《证券法》《公司法》等等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属于劳动法部门(也有分类属于社会保障法的),《劳动法》在先,《劳动合同法》在后,《劳动合同法》的有些规定将《劳动法》修改了,根据我国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当两者出现矛盾的时候,适用《劳动合同法》
至于你说的衍生关系····准确来说法律都是慢慢进化修改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涌现出来的,也可以理解为衍生吧~我个人理解就是一种分类罢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一项法律,还是行政法规还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名称是法律,经过全关人大审议通过的国家法律,它不是法规。内
法容律和法规的区别是制定和颁布的机关不同而有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大,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
2、法律修改的程序和法规修改的程序不同;
3、适用的优先性不同,法律优于法规。
4、法律的名称都是XX法,而法规的名称多为XX条例,XX办法等等。
5. 《劳动法》属于A行政法 B社会法 C经济法 D民法
劳动法属于经济法。答案为C。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专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属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我国的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6. 劳动法对行政单位是不是没用
《中抄华人民共和国劳袭动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根据以上规定,你认为劳动法对行政单位是否应该有用呢。
7. 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和行政法很相似,为什么属于部门法,不能归为行政法的一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一部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比行政法规的效力高,所以不属于行政法规。劳动法和经济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同时都隶属于民法,都是民法的一部分。
8. 劳动法是属于民法商法还是经济法或者是一个单独的法律部门
现在有一种新的分类,劳动法属于社会法。社会法不同于私法、公法,是政府对社会回关系的干预法。
大家都知道,私答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民法就属于典型的私法。公法是调整非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行政法属于典型的公法。按此种分类,很明显劳动法既完全不属于私法,也不完全属于公法,一些法学家就提出了社会法一说。
经济法也被划分在社会法一类。
9. 请问: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隶属关系阿,劳动法是行政法的一种。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一项行政法规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一部调整劳动关系的实体法,它本身不专是行政法规。但劳动法体系属中包括行政法规与配套法规。
我国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它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以上两法的司法解释与实施细则,还包括国务院和劳动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的行政法规等组成劳动法体系。
劳动法(及劳动法体系的各种法律法规),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范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我国的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立法为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需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