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和行政法刑法的区别
你好,首先我们要了解,三者的根本区别是刑法、行政法是公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版律,而权民法是私法,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的法律。
公法上不能并行不同形式的处罚,即一事不再罚。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不能并罚,如果发生并罚的特殊情况,应该对处罚内容进行扣减。也就是说,刑法和行政法不能并行,那么如果违法的话,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程度问题,构成刑事责任就是犯罪,违反行政法只是违法。
民法是私法,作用是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可以与公法并行,比如说有人杀人了,那么他首先要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国家的处罚。同时,杀人者也要承担民事责任,比如赔偿之类。那么违反民法与违反刑法和行政法的区别就是,违反民法,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不会受到国家的处罚。
希望能帮到你
㈡ 跪问 刑法 民法 行政法如何界定 有何区别 请专业人士解答 不甚感激
刑法是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回 1979年7月1日,全答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该法典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此后,立法机关先后颁布了20多个单行刑法,非刑事法律中也有许多罪刑规范。
民法(Civil law),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㈢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三者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回。行政责任是个人或者单答位违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是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单位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分类不同
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这5种主刑,还包括剥夺政治权利、罚金和没收财产3种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主刑合并适用。
3、构成的主观要件不同
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和对于民事责任的影响程度不同。由于刑事责任重在惩罚,因此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的影响非常大,而民事责任主要是补偿性,但相较于刑事责任要轻得多,主要看它给他人带来的损害有多大,若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就要承担巨大的民事责任。
㈣ 违反刑法、民法、行政违法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你好,首先我们要了解,三者的根本区别是刑法、行政法是公法,维护统回治阶级利益的法律答,而民法是私法,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的法律。
公法上不能并行不同形式的处罚,即一事不再罚。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不能并罚,如果发生并罚的特殊情况,应该对处罚内容进行扣减。也就是说,刑法和行政法不能并行,那么如果违法的话,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程度问题,构成刑事责任就是犯罪,违反行政法只是违法。
民法是私法,作用是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可以与公法并行,比如说有人杀人了,那么他首先要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国家的处罚。同时,杀人者也要承担民事责任,比如赔偿之类。那么违反民法与违反刑法和行政法的区别就是,违反民法,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不会受到国家的处罚。
希望能帮到你
㈤ 描述行政法基本原则与民法,刑法基本原则的异同
刑法、民法、行政法原则比较
一、刑法原则:
1. 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指犯多大的罪,便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就判处轻重相当的刑罚,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法。
3.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 1、定罪平等;2、 量刑平等 ;3、 行刑平等
二、民法原则:
1. 平等原则: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
《民法通则》第3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任何自然人、法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平等地享有权利,其权利平等地受到保护。
2. 自愿原则: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3. 公平原则: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
4. 诚信原则:
《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 守法原则:
《民法通则》第6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6. 公序良俗原则:
《民法通则》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7.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如果行使权利损害同样受到保护的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即构成权利滥用。
三、行政法原则:
1、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
1) 依法行政原则.
2)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3) 越权无效原则.
4) 信赖保护原则.
5) 比例原则.
2、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则:
1)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2) 行政公开原则.
3) 行政公正原则.
4) 行政公平原则.
3.、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则 :
2004年国务院10号文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是作为依法行政的六大基本要求的角度提出的
1) 合法行政原则
2) 合理行政原则
3) 程序正当原则
4) 高效便民原则
5) 诚实守信原则
6) 权责统一原则:
分为两个子原则: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则;第二是责任行政原则
㈥ 违反刑法、民法、行政违法的三者区别是什么
您好!违反刑法、民法、行政法,分别须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专行政责任。
三者的区别主要属在于设立责任的依据不同:
民事责任,大多基于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双方是平等民事主体,责任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合同、一般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事由。
行政责任,是违反了国家行政法规而需承担的责任,是一种民对官的责任,主体之间是不平等的,比如违反工商管理条例,特许经营规定等等。本质上是行政机关对违法个体的处罚行为。
刑事责任,是最严重的一种责任。只有触犯了《刑法》的犯罪行为才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判定是否有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是法院的专署职能,其他任何机关不能行使,非经审判,不能定罪。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㈦ 刑法,民法,行政法的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共同点是制约人民。区别是法律规定的条条框框和针对的人不一样。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