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权利

民事诉讼法权利

发布时间: 2022-04-29 19:10:41

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

第二百四十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内人、外国容企业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诉讼,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

㈡ 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包括:主要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一些具体解释,比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重大涉外案件的扩充性解释、专利纠纷案的管辖机构、公民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的详细解释以及针对审判相关人员应该回避的具体情况、诉讼过程中参加人在证据环节中的对当事人和证据具体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全文重要内容具体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
3、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4、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5、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6、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7、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条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等规定的诉讼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一条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第五十二条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3)民事诉讼法权利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九条 诉讼权利义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

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第五十五条 公益诉讼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㈣ 民事诉讼法原告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权利:1、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有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的权利;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有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回避的权利。2、有向法院申请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权利;在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以及追索劳动报酬或其他需要先行给付的案件诉讼中,有请求法院裁定先行给付的权利;有撤销或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有请求调解或与被告人达成协议,自行和解结案的权利。3、经法院许可,可以查阅本案的庭审材料,请求自费复制本案的庭审材料和法律文书(涉及国家机密或公民隐私的材料除外。4、在法庭上可提出新证据;经法庭许可可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可要求重新进行鉴定、调查或者勘验。5、在法庭上有权与被告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辩论;法庭辩论结束后,有发表最后意见的权利。6、有权阅读法庭笔录,如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载确有遗漏或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二、义务:1、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2、有遵守法庭纪律秩序,服从法庭指挥的义务。3、对生效的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必须履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㈤ 民事诉讼法131条的具体条文

第一百三十一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㈥ 民事诉讼权利和民事实体权利的关系

1、民事诉讼权利是根据程序法得来的权利,民事实体权利是根据实体法得来的权利。
2、公民或法人、其他组织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产生了民事实体权利,公民或法人、其他组织因民事实体权利受到了侵害而产生了民事诉讼权利。
3、民事实体权利只在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间产生,而民事诉讼权利的行使可能不是实体权利人。
4、民事实体权利受到侵害时,是通过行使民事诉讼权利的方式来保护民事实体权利的。
5、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同时有民事诉讼权利能力,无民事权利能力的也可能有诉讼权利能力。

㈦ 什么是民事诉讼法民事权利义务有哪些

你好,作为一个法律人,我可以帮您。

民事诉讼法广义上指由国家或有关部门制定或者认可的,关于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确定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事诉讼法典在内的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有关民事诉讼的解答、批复、意见等司法解释性的文件,对民事诉讼也具有规范作用,属于广义的民事诉讼法范围。
我国新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适用。

民事权利有哪些呢,理论上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
(1)财产权、人身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客体所体现的利益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特点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3)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所及相对人的范围为标准而划分的。
(4)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这是在相互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依各权利的地位划分的
(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这是按民事权利与权利人的联系而划分的。
(6)既得权与期待权。这是按权利是否现实取得而划分的。

同样的,民事义务依不同标准可划分为各种类型。
(1)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以义务产生的原因分,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2)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以行为方式为标准,义务可分为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3)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在合同中,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还有所谓的附随义务,这是依债的发展情形所发生的义务,如照顾义务、通知义务、协助义务等。
望采纳。可追问。

热点内容
上海劳动法律咨询电话 发布:2025-02-09 03:15:38 浏览:901
佛教道德 发布:2025-02-09 03:15:38 浏览:54
司法体制原理 发布:2025-02-09 03:06:38 浏览:146
毒杀猫咪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9 02:32:16 浏览:292
冠邦律师 发布:2025-02-09 02:20:36 浏览:760
公司员工涉及到的法律 发布:2025-02-09 01:58:25 浏览:661
签购房合同请律师费用 发布:2025-02-09 01:56:20 浏览:85
商品房交接书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9 01:18:41 浏览:155
张庭法学 发布:2025-02-09 01:08:00 浏览:829
哺乳一小时劳动法 发布:2025-02-09 00:20:12 浏览: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