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2017买断

劳动法2017买断

发布时间: 2022-04-30 02:30:01

⑴ 新劳动法怎么规定买断工龄的补偿问题

是违反劳动法的。工作16年,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月工资x16x2。保险不计入工资补偿。

1、2013年新劳动法是不允许买断工龄的,企业不能以员工年龄大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3、《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4、解雇时所涉及到的经济补偿金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其中工资指的是应发工资,并非是扣除个人缴费金额后的实发工资。所以不算医疗保险。

拓展资料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资料来源:网络词条劳动合同法

⑵ 新劳动法怎么规定买断工龄的补偿问题

1、买断工龄即解除拉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回原因导致劳动答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2、《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⑶ 买断工龄是一种违法行为吗下岗职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准确的来讲“买断工龄”就是一个违法行为,但是对于这一行为的界定是需要弄清楚,因为这是一个较为陈旧的观念,比如说通过多种方式安排企业富余的人员进行内部退养。如果说人数实在过多,企业难以承受,这对于退养人员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补偿,通过补偿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在这一层面上来说是符合劳动法,那么如何清楚地界定买断工龄是否违法呢?

1、界定标准如下

其一就是买断工龄时,企业是否给退养员工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如果说有些企业从员工上班以来一直都没有缴纳相应的保险,那么这种拖欠较为严重的情况是严重违法行为,可以追究相应的责任。再者就是说企业在对人员进行“买断工龄”之前需要清除对方意见,通过协商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相应的劳动合同方可取消。或直供本就有违法违规、行为出现,企业按照用人制度及相应的规则,可直接对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大家都听说过“裁员”这一词,这也是让大企业员工最为担心的问题,因为企业的经营方式出现调整,劳动合同也需变更,单位这时解除劳动关系是不违法的。
如果当自身权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肯定是需要及时的吐露心声,寻求正当途径解决问题。劳动仲裁是最基本的解决方式,凡事都有法可依,只要是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出现那么违法者必定会予以追究相应的责任。企业都想着怎么解聘你,你也无需留过多的情面,自己的利益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毕竟40多岁的年纪,真的是非常困难,毫无退路可言。

⑷ 国家对于买断工龄的下岗职工有什么补偿方式

开门见山

对于下岗职工买断工龄,这是1995-2002年期间,我们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体制改革时期,出现的一个非常特殊的产物,当时为了解决各类富余人员,通过补偿安置费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把职工推向社会的一种行为。这一部分人员在现在,有哪些补偿方式呢?秀儿就相关法律法规,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答复!

【结束语】

对于当年这些买断工龄的人,我们国家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历史,一定给予实实在在的补偿,以感恩这些人为国家,为企业所付出的辛劳代价,真正的对得起这群大公无私的,任劳任怨的人民百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解决了再就业,进行社保补偿,进行工龄视同都是非常好的政策,值得点赞。

⑸ 买断工龄政策

案件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制度,缴纳社会保险费”(72条)。可见,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保险费。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但现在仍有一些国有企业无视国家政策法规的明文禁止,在安置富余人员时还采用“买断工龄”的做法。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时,严格禁止企业采取“买断工龄”形式将员工推向社会。

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1999年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也强调:“确保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出售方应在申请出售前征求职工对出售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的意见,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企业出售中终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不得借出售之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职工′买断工龄′或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把职工推向社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一系列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和实施,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后,“买断工龄”一词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应该发生“买断工龄”这类事情了。

时至今日,“买断工龄”是国家政策法规明令禁止的,如果仍有企业在通过“买断工龄”的形式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说明这个企业没有依法为其员工缴纳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员工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当依法对企业进行制止和制裁。

⑹ 请问新劳动法规定的,买断工龄的办法。

1,现在不允许买断工龄
2,企业不能以员工年龄大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法》第专四属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4,工作16年,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月工资x16x2

⑺ 2017国企职工可以买断工龄吗

不可以买断工龄的,按照目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买断工龄"是违法的。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七十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

(7)劳动法2017买断扩展阅读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俗称买断工龄):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对不能胜任者炒鱿鱼);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工买断工龄计算方法和补偿方法

1、公司改名字但是劳动合同是要继续履行的。

2、劳务派遣工也有工龄。

3、公司提前解除劳务合同,可以去法院申请强制履行,也可以要求其赔偿。赔偿的金额按照下面的法条计算。

依据《劳动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⑻ 买断工龄是什么意思

买断工龄是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某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重新安置剩余人员的方法,即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和工作岗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与员工协商后,报有关部门批准,企业一次性向员工支付一定金额,解除企业与剩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将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72条)。

如果公司和员工终止劳动关系,即使员工不能快速再就业,也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福利,而不会出现员工离职的问题。单位,没有人负责,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

(8)劳动法2017买断扩展阅读

《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

《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也强调:"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出售方应在申请出售前征求职工对出售方案和职工安置的意见,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企业出售中终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不得借出售之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职工‘买断工龄‘或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把职工推向社会。

⑼ 2017买断工龄新政策,怎么退休,补偿标准

买断工龄”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买断工龄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如今虽然已经没有买断工龄这个说法,但是某些用人单位还是会这样做。在买断职工工龄后需要对职工进行补偿,究竟买断工龄该如何补偿职工呢?小编为您带来买断工龄最新补偿标准,仅供参考。
所谓“买断工龄”说法现在已经为国家政策禁止,“买断工龄”的法律实质应该视为企业解除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后企业支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金。
买断工龄应当视为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应当适用如下规定确定赔偿标准: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动部1994年12月3日发布)
第五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第十一条 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从上文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用人单位在买断职工工龄后需要按照职工的工作年限对职工进行补偿,工作满一年的则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但最多不能超过12个月。要是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补偿的话,那么除了要全额发放补偿金外,还需要按照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的补偿金。

热点内容
婚姻法第11条规定 发布:2025-02-09 03:22:06 浏览:936
上海劳动法律咨询电话 发布:2025-02-09 03:15:38 浏览:901
佛教道德 发布:2025-02-09 03:15:38 浏览:54
司法体制原理 发布:2025-02-09 03:06:38 浏览:146
毒杀猫咪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9 02:32:16 浏览:292
冠邦律师 发布:2025-02-09 02:20:36 浏览:760
公司员工涉及到的法律 发布:2025-02-09 01:58:25 浏览:661
签购房合同请律师费用 发布:2025-02-09 01:56:20 浏览:85
商品房交接书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9 01:18:41 浏览:155
张庭法学 发布:2025-02-09 01:08:00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