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吗
Ⅰ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优先适用行政法规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得与行政法规相抵触,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
具体如下:
1、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由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用公告公布施行的文件;
2、 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组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第四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Ⅱ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法律分析:根据《立法法》规定,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八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Ⅲ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具有何种效力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专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属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的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使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宇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Ⅳ 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是否具有同等效力
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可以参见立法法
Ⅳ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者之间的区别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制定的机关不同、效力不同、适用的对版象不同。
一、权制定的机关不同
1、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
3、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法规。
二、效力不同
1、法律的效力大于行政法规及地方法规。限制人身自由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
2、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的效力,但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3、地方性法规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效力。
三、适用的对象不同
1、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
2、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
3、地方性法规只能在本辖区内实施。
Ⅵ 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有何不同
法律分析: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法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条 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Ⅶ 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行政法规为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出台的地方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十六条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2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两者效力不同(一)、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的效力,但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二)、地方性法规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效力。
Ⅷ 行政法规 效力 高于 地方性法规
法律的效力高来于行政法规、地自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根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八十八条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九条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8)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吗扩展阅读: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九十五条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Ⅸ 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么
是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我国法律的位阶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