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卫生行政法律关系的

卫生行政法律关系的

发布时间: 2022-05-03 02:01:05

Ⅰ 医药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法律分析:医药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那些参加了卫生法律关系享有卫生权利和承担卫生义务的法人,其他组织以及其他公民,这些组织和个人在卫生法律关系中被称为当事人。医药卫生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具体而言,主要包括:(1)卫生行政部门;(2)卫生医疗机构;(3)卫生企事业单位;(4)卫生人员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十四条 国家建立健全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城乡全覆盖、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Ⅱ 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和卫生服务法律关系有什么区别

卫生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管理行为,是卫生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规版定而行使的,权管理者是被管理者之间不是平等的关系。
卫生服务法律关系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处于平等主体间经协商自愿达到的服务关系,相到间的权利和义务受合同法的调整。

Ⅲ 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法律分析: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卫生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 1.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利的一部分,包括人的生命、身体、生理功能等。 2.行为:卫生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行使权利和义务主体履行义务的活动。如医疗服务行为、卫生审批行为等。 如医疗服务行为、卫生审批行为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四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第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外国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轮检查处理。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

Ⅳ 什么是卫生法律关系,其种类有哪些

卫生法律关系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

1、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卫生法律关系、享有卫生权利和承担卫生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简称当事人。

2、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

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卫生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卫生权利和承担的卫生义务。卫生权利是卫生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依照卫生法规定,根据自己的意愿实现自己某种利益的可能性。卫生义务是卫生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主体依照卫生法规定,为了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而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

(4)卫生行政法律关系的扩展阅读:

卫生法律关系的特征:

1、卫生法律关系是既存在于平等主体间也存在于不平等主体间的一种法律关系。

卫生行政关系:卫生局--医疗机构不平等主体

卫生民事关系:医疗机构--患者平等主体

2、卫生法律关系是卫生法确认的法律关系,具有特定的范围。

3、卫生法律关系所体现的利益是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利益。

4、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是卫生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主体。

卫生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每一个具体的卫生法律关系必须具备的因素。任何一个卫生法律关系都必须同时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Ⅳ 卫生法律关系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

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卫生法律关系、享有卫生权利和承担卫生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简称当事人。

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

(二)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

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卫生权利和承担的卫生义务。

卫生权利是卫生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依照卫生法规定,根据自己的意愿实现自己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卫生义务是卫生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主体依照卫生法规定,为了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而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

(5)卫生行政法律关系的扩展阅读

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1.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力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事件又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前者如社会革命、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这两种事件对于特定的法律关系主体(当事人)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

但由于这些事件的出现,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就有可能产生,也有可能发生变更,甚至完全归于消灭。例如,由于人的出生便产生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关系和监护关系;而人的死亡却又导致抚养关系、夫妻关系或赡养关系的消灭和继承关系的产生,等等。

2.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它是引起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普遍的法律事实。因为人们的意志有善意与恶意、合法与违法之分,故其行为也可以分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与恶意行为、违法行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

例如,依法等级结婚的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的成立。同样,恶意行为、违法行为也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如犯罪行为产生刑事法律关系,也可能引起某些民事法律关系(如损害赔偿、婚姻、继承等)的产生或变更。

Ⅵ 卫生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是

卫生法为调控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调整卫生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卫生法调整的是一种纵向的,以命令与服从为基本内容、以隶属性为基本特征的卫生行政关系;卫生法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其独有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它具有法律的一般属性,又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并具有自己的特征而有别于其他法律。我国的卫生法是根据宪法的原则制定,主要涉及:国家卫生管理体制、卫生机构设置、任职资格、职权范围、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在卫生活动中的权力与义务、行政责任与行政处罚等,是卫生监督的主要依据。



(6)卫生行政法律关系的扩展阅读

作为卫生法,国家立法的首要目的,是以法律这一武器来控制和杜绝传染性疾病和不利于公民健康的病源向我国的流入;其次,是依法维护国家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地位,防止其步入“市场化”歧途。

再次,是通过立法,使有关部门能够在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有法可依、组织协调、工作有序,以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最后,是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卫计委将《基本医疗卫生法》立法工作作为全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部法律将是卫生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撑作用的重要法律。

它将立足于保障公民健康权益,从法律层面明确卫生事业性质、卫生基本制度、公民健康权利、政府卫生投入等重大问题,通过宏观、科学的顶层设计为未来卫生领域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并做出制度安排。

Ⅶ 卫生法的主体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卫生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或参加者。在我国,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第一,行政主体。包括最高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即国家卫生部、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机关、药品监督管理机关、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等。国家是特殊意义上的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第二,卫生行政相对方。包括自然人(公民),法人(包括企业法人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外国企业或组织),非法人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Ⅷ 卫生法调整的卫生行政法律关系怎么理解

卫生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卫生法律规范调整的卫生行政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之间在卫生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调整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调整范围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一般来说,卫生法主要调整以下三方面的社会关系。
(一)卫生组织关系
卫生组织体制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必须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卫生组织活动中,重要的是用法律法规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药卫生组织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隶属关系、职权职责以及权利和义务的范围等固定下来,形成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只有理顺了这些关系,国家才能对卫生工作进行有秩序的有效的组织和领导,医疗卫生组织才有活动的准则。卫生组织是各种卫生社会关系的主要参加者和责任承担者,依法管理、依法成立是保证各种医药卫生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等,明确这些医药卫生机构的法律地位、职责范围和工作方法等,保障它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卫生活动。
(二)卫生管理关系
卫生管理活动是指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和其他有关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人们的生活卫生、生产卫生以及其他与人体健康、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直接关系的社会活动进行领导、指导、监督和评估,以控制有害于人体健康因素产生和发展的活动。从内容上看,卫生管理活动大致包括公共卫生管理活动、医政管理活动,药政管理活动、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管理活动等。从管理关系的性质上看,卫生管理活动可以表现为卫生行政管理关系,如卫生行政机关和医疗卫生组织之间的医政管理关系;也可以表现为卫生职能管辖关系,如卫生管理活动中的行政复议、卫生纠纷解决活动等。总之,在卫生管理活动中,国家卫生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纵向的卫生行政法律关系。
(三)卫生发展和服务关系
卫生发展活动是指人们为改善和提高个人和社会现有卫生水平而实施的有利于社会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种建设性活动,如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善、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医药技术的科学研究等。卫生服务活动是各种卫生组织和公民向人们提供一定的卫生咨询和指导服务、医疗和技术服务等活动。卫生服务活动中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平等性、自愿性、有偿性等特征,是一种横向的卫生活动关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china.findlaw.cn/

Ⅸ 卫生法律关系概念及构成要素是什么

卫生法律关系概念是指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任何一个卫生法律关系必须具备的因素。
卫生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卫生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
卫生法律关系同其它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这三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如果缺乏其中任何一要素,该卫生法律关系就无法形成或继续存在。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卫生法律关系、享有卫生权利和承担卫生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简称当事人。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
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卫生权利和承担的卫生义务。卫生权利是卫生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依照卫生法规定,根据自己的意愿实现自己某种利益的可能性。卫生义务是卫生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主体依照卫生法规定,为了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而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
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卫生权利和卫生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人的生命健康利益、行为、物和智力成果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五条 公民依法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护和实现公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坚持预防为主,完善健康促进工作体系,组织实施健康促进的规划和行动,推进全民健身,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将公民主要健康指标改善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
全社会应当共同关心和支持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

热点内容
法院解查封 发布:2025-02-08 12:54:48 浏览:848
初级经济法法律关系要素举例 发布:2025-02-08 12:27:34 浏览:618
经济补偿金新劳动法 发布:2025-02-08 12:01:47 浏览:184
上海徐汇法院地址 发布:2025-02-08 11:59:39 浏览:296
2017劳动法辞职违约金 发布:2025-02-08 11:42:14 浏览:347
重庆电动车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08 11:25:45 浏览:203
商务谈判合同法 发布:2025-02-08 11:03:21 浏览:619
行政法3大块 发布:2025-02-08 10:09:47 浏览:333
辽宁大学法律硕士排名 发布:2025-02-08 09:38:54 浏览:8
应宝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章程 发布:2025-02-08 09:30:28 浏览: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