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行政法教授
❶ 北京大学法学院好吗
清华来可以比,各有优源势。
北大强在规模大,历史长,社会声誉广,学科强在国际法、法制史等。
而清华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虽然规模小,但是大牛教授密度更高,学术水平不比北大低,甚至更高,请看QS全球法学院排名和国内核心论文发表量排名,但清华的短板也很明显,规模小和历史短,造成业界人脉积累不够和社会声誉仍未真正打造起来,强势学科在于刑法、民法、行政法、宪法等实体法。
清华和北大都很强,而且各自强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说是当今法学院的top2了,人大和中政及其他五院四系已经逐渐日落西山了。。。
❷ 北大宪法与行政法考研
宪法
王磊《宪法的司法化》《选择宪法》
周叶中《宪法》
肖蔚云《宪法》
行政法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该书前十章为姜教授所撰写,重点关注
罗豪才、湛中乐《行政法学》
上网搜研路通,那的资料很全
❸ 北大法学院课程表
614综合A(含法理学、宪法学):《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版教育出版社、北京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09综合B(含行政法学、刑法总论、民法总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部分)(第三版),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民法》(总论部分)(第二版),郭明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学》(总论部分)(第三版),高明暄、马克昌主编,执行主编赵秉志,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❹ 北大,清华,政法法学研究生的考试具体情况
=。=
一下问这么多学校,考研的话要认准一个学校啊,毕竟每个学校考试科目,出题方式,甚至复习用书都不一样的。
俺考的北大,先说说北大的吧。
初试一共考四门,英语、政治、法学综合以及你报考专业的专业课。英语和政治全国统考,每门100分,英语试题有分英语一、英语二,法学考研考的英语一,比较难。法学综合卷一共是150分包括六门,即民法(30分)、民诉(20)、刑法(30)、刑诉(20)、宪法(20)以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30)。另外一门是专业课也是150分,你报民法专业就考民法,报经济法或者国际法神马的就考经济法或国际法。
考点的问题,你在北京报名,就在北大校园里考,貌似是二教还是三教;在其他地方报名,也会分考点,准考证上应该会有通知。
法学综合卷还有报考专业的专业课都是学校自己出题,北大法学是全部的主观题,没有客观题。
北大复试包括英语听力还有专业课面试。听力在教室里考,貌似用的是六级的材料,但语速跟托福差不多。专业课面试由几个老师考,没有英语面试,就问的是专业课的问题。
清华我知道一点,英语政治不说了,两门专业课貌似考的是法理学150分,报考专业的专业课150分,出题很活,也是主观题,我知道今年民法出了3道题,一道50=。=复试不清楚,面试肯定有的
政法考的是大综合,有两门,一门包括法理、国际法、宪法、行政法;另一门是刑法、刑诉、民法、民诉。政法考试有点类似司考,客观题主观题都有。复试同样不清楚。
很多考研网站还有论坛上都有这方面的消息,你可以去看看。个人感觉政法相对容易一点,不过也不好考。
写这么多=_,= 基本情况就这样了,要认准学校复习啊。
❺ 法大与北大的宪法与行政法比较
应该是指源研究生考试吧。
这样的话,当然是法大好考。
法大现在研究生考试改革增加了科目,但是书上有什么就考什么,而且基本上只考中国法。分主观题和客观题。
北大的话,她的宪法行政法专业很好,但是首先没有参考数目,网上所说的必读数目单这两门就与厚薄大小不等的五本;另外外国法是肯定会考的,今年专业卷第一题就是一个纯外国宪法问题,考联邦制度的。北大的考卷只有主观题,而且,对学生的答题逻辑性有一定要求。
另外,如果你对这个专业比较了解,你应该知道这个专业的理论性比较强,而后者的考察在这个方面要求比较高。
综上,个人认为法大的研究生就宪法与行政法专业来说肯定要比北大的好考的多。
❻ 行政法哪个大学好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❼ 中国四大法学院(北大、清华、政法、人大)比较!
北大强在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等,例如贺卫方等,而清华强在刑法、民法内、行容政法这些实体法,清华的刑法有张明楷和黎宏,民法有王保树和霍建远、张卫平等,都是国内最顶级的科学教授。政法和人大不了解;
清华国际化程度高,本科还开设国际班,QS世界法学院排名第一。但北大应该也不错,每年也有很多人拿到国外著名法学院的offer。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人大和政法是比不上的了。
同第二点。
总的来说,清华和北大最强,人大和政法次之。要细分的话,清华规模小但学术水平高,大牛教授密度高,虽然发展很快,但历史短。北大规模大,历史长,学术水平也很高,也有很牛的教授,业界人脉积累时间长,社会声誉高一点。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是北大略强于清华。人大和政法在学校牌子上跟不上啊。
❽ 感觉张海峡(北大的那个副教授,司法考试辅导老师)懂得很多,如何能变成他这样来
楼上说张海峡讲课一般而且夹杂黄段子,言语间充满鄙视,但是却忽略了一点内,他是做司考培训的容,是速成,面向的不都是高素质的人群,所以不用非常手段难成非常之事,楼上是法学研究生,难免自矜身份,不屑与此类人为伍,但同样的,你是否能否认曾经从他的课中受益的事实呢?酒肉穿肠过,才是真正的境界,贺卫方老师值得敬佩,但是大隐隐于市的屠狗辈难道就不值得世人称道了吗?
楼主我支持你的志向,多看看法学书籍,多经历人间事,就能成为你所羡慕的那种懂得很多的人,这种事情急不来,不妨立下远志,日积跬步,总有一日能成就梦想。
❾ 北大原副校长法学大家罗豪才什么时候逝世
今日中午,长安街知事从北大法学院获悉,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我国现代行政法学的开拓者、奠基人罗豪才今天上午在京逝世,享年84岁。
北大法学院官网首页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1934年3月,祖籍福建安溪的罗豪才出生于新加坡,然而那时的新加坡正被日本占领。因为许多亲人朋友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罗豪才自小“对日本帝国主义心里非常痛恨”。
日本投降后,罗豪才重新获得了读书的机会,随着后来家庭经济情况好转,跳级考了中学。此后,他又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951年4月14日,他不幸被新加坡殖民当局逮捕,后监禁一年零三个月,那时他只有17岁。
1952年7月,罗豪才由于“出生证”丢失而被无理地驱逐,他也由此返回了一直思念的祖国。回国后,他先后在广州知用中学、无锡市第一中学读书,并于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那时罗豪才的梦想,就是用知识去探求中华民族的自尊,用法律去支撑中华民族的崛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法律系计划开设东南亚国家法律课程。罗豪才在新加坡曾学过印尼语,于是在1960年被学校留校任法律系助教,这也开始了他数十年的教书生涯。
1984年,在北京大学任法律系助教、讲师、系副主任的罗豪才获得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的机会,他的联系导师便是美国行政法的奠基人盖尔霍恩。正是这一年,为罗豪才回国探索适合中国的行政法学产生了极强的借鉴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期,罗豪才在综合分析、借鉴国内外行政法学理念和流派的基础上,与袁曙宏博士等率先提出“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这个崭新的命题,并立即引起了法学界的广泛重视。
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正式施行。至此,罗豪才为中国立法的心愿得偿。
1995年6月,罗豪才出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他主管行政审判和法官培训等工作,不仅常常要为协调、调查某些案件亲自出马,而且还亲自担任审判长主持审理工作。在工作中的全身心投入,为罗豪才赢得了“人民法官”的尊称。
不仅如此,他还十分关心海外留学人员生活,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他们归国创业、为祖国服务。他组织中央调研组走访国家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单位,并对北京、上海、苏州、南京、大连等地的“创业园”进行考察调研。
“一米八六的大个子,一辆二八的自行车,刹车不灵,双脚一踩地,车就停住了。”北大法学院教授王锡锌,上世纪90年代在北大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回忆起自己导师的时候,他讲起了这些细节。
当时,罗豪才已经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同学们在燕园见到骑自行车的罗老师,都会倍感亲切。一直到90年代末,罗豪才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还一直骑着那辆刹车不灵的“二八”自行车,穿行于燕园的大路小巷。
1999年,罗豪才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筑巢引凤,精心培育,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健康发展》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科技部和教育部也对此作了高度评价。
虽然工作繁忙,可罗豪才依然在其专业领域不断进行着研究。2005年12月8日,北京大学法学院“软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耄耋之年的罗豪才以北大法学院教授身份出任中心名誉主任。
根据公开资料,直至2016年,罗豪才的身影依然活跃在法律专业领域的各项活动上,并且还就“互联网时代的人权与发展”等最新议题发表观点。
如今,一代法律大家去世。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必将被人们永远铭记。
据悉,罗豪才的后事和追悼安排将由全国政协办公厅负责。
高龄者,也算是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