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保护勤工俭学吗

劳动法保护勤工俭学吗

发布时间: 2022-05-04 05:53:03

❶ 暑假工不受法律保护吗

法律分析:不受。暑假工受法律的保护,但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因为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学生的勤工俭学不属于劳动法的规定范围。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使用童工,但并没有限制使用暑假工。所以,在已满16周岁后,暑假是可以被单位招用的。暑期工的定义是年满16周岁的学生在暑假的时间去参加一些有偿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❷ 勤工俭学属不属于童工

勤工俭学属不属于童工要根据劳动者年龄来看,十六周岁以下的为童工。法律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中华人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❸ 实习生受劳动法保护吗

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不构成劳动关系,一般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调整,但是如果发生伤害事故,则受我国相关法律的保护。
我国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实习生工作的性质,只能进行法理推定,劳动关系的产生主体前提,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都具备法定资质。一般认为实习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用以谋生的手段;实习生分为两种,即:
1、培训型,学校教学计划一部分,是积累经验知识的过程,以学习为目的;
2、勤工俭学型,目的是获取生活费或学习费,不视为就业,与用人单位不成就劳动关系;实习生可以和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其中可以约定保护实习生权益的条款,实习协议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❹ 大学生打工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大学生勤工来俭学不属于劳动法调自整的对象.不构成劳动关系,而属雇佣关系,实用合同法.
劳动部于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勤工俭学要注意量力而行.

❺ 勤工俭学是否适用劳动法

个人认为是不适用的.勤工俭学双方不构成劳动关系,应该只能算劳务关系,应该适用<<民法通则>>或<<合同法>>

❻ 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的行为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面对高校越来越高的消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已成风气。这既是自我独立的探索 也是减轻家里负担的做法。这种现象是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的。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消费者 , 在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权利义务的争议,学生就会处于不利地位,而且用人单位也会利用这种方式欺骗学生的劳动力。这样的案例在身边可以随手拈来。例如前不久的 “洋快餐涉嫌违法用工”话题。身边同学也常出现做家教拿不到钱,做兼职被莫名扣工资等等。那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否受法律保护呢?

根据劳动法中 劳动法的适用主体:劳动法的适用主体是部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根据本条规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才是本法的适用主体。而做兼职的大学生显然不在其中,这样一来我们就相当吃亏了。 首先,学生社会经历不足,没有劳动合同约束用人单位就不能有效的保障搞活自己的权利,其次,单位与学生不签定合同,单位就可以找许多的理由辞出学生的工作,这样学生就免费为单位服了务 , 如果学生要主张自己的权利 , 那么根据民事诉讼一般举证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 , 这对学生来说就非常困难 , 况且学生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兼职打工已经成为不少学生补充个人收入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假期打工挣的钱可以负担一部分的学习生活费用。这样的情况给相当多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现在我们看下专家方面的说法: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不签订劳动合同”,这个规定是劳动部在 1995 年 309 号文件提出来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大量大学生到麦当劳或者肯德基打工的情况,而现在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打工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勤工俭学和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打工已经不是完全一个领域的事了。

正是因为这样,前劳动部 2003 年又颁发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 这个文件明确提出:“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不超过 5 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30 小时的用工形式。”在该规定中,它只是提“劳动者”并没有提出这个劳动者是学生打工,还是指在职人员兼职,还是指下岗工人,它并没有进行区分,就是说凡是在这个单位平均每日工作不超过 5 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30 小时的,这都算做《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适用范围。 2003 年我们可以看到劳动部在这个问题上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只看一个法规,要把他们联系起来去理解。

然对 《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作出的分析中,学生勤工俭学是纳入劳动发保护的范围,但是就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一旦出现纠纷对我们大学生就相当不利。所以我同意部分人提议的,把保护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律保护。

根据释 (1)>>( 法释 [2001]30 号第 19 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的 "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赏在接受高中及以教育 , 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 也就是说上大学的费用不再是父母的法定义务 , 是否支付取决于父母的意愿 . 因为在学大学生绝大多数已满十八周岁 , 已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无能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讲 , 已基本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条件 , 一般情况下应以自己劳动收入了维持生活 , 当父母不为子女提供生活来源时 , 那么大学生的费用就只能靠所谓的勤工俭学来维持 , 如果这时学生的权利还得不到保障还行吗 ? 因此 , 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考虑 , 国家应加大对公办高校的财政投入和民办高校的宏观调控 , 尽量降低高校收费标准 , 以保障大部份成年学生通过勤工俭学 , 助学金等来完成高等教育 . 这也是把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律保护的又一个有力依据 .

把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律保护范围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第一 , 举证责任倒置 , 根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法释 [2001]33 号 ) 第六条 : 在劳动争议纠纷中 , 用人单位作为开除 , 除名 , 解除劳动合同 , 减少劳动报酬 , 计算劳动这工作年限等而发生劳动争议的 , 有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 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 第二 , 劳动法规比一般的合同法保护的内容规范更具体更广泛更有利于劳动这的权利 . 比如 ,<< 违反 < 劳动法 > 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样就有效的保护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适应了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全 , 所以把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律保护的范围是非常必要的。

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逐步提高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面对越来越高的高校消费,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维持学业的一个普遍途径,国家应该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劳动给予法律保护,把大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律保护范围,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完成他们的学业。

❼ 暑假工受劳动法所保护吗

暑假工其实是受法律保护的,但是暑假工并不受劳动法的保护,暑假工的定义是年满16周岁的学生,在暑假的空余时间去参加一些有偿的工作。而且在不少的文件中我们都能够发现,他们明确指出拥有学籍的全日制学生,如果利用业余的时间进行勤工俭学,那么他们的行为不视为就业,也就是说他们与用人单位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劳动关系。所以总的来说,暑假工虽然不受劳动法所保护,但是暑假工还是受法律保护的,劳动法虽然保护不了暑期兼职的这种行为,但是你在事前和老板签订一份相关的民事合同,这份合同还是有一定的法律效应的。所以如果后期产生纠纷的话,你有之前签订的民事合同你也有话语权,不然的话只能任老板摆布了。所以说在打暑假工的时候,尽量去正规单位找人陪同你一起去,不要被一些看似很高的金额给蒙蔽,暑假工的工资一般都不会太高的,不要想的太天真。

❽ 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非全日工

不是

大学生勤工助学不属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范畴,一般不签订劳动合同,但根据有关规定,为了维护勤工助学者的合法权益,大学生打工可主动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临时用工协议,有效地保护大学生打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于择业的毕业生而言,更应该提高警惕,防范求职陷阱。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下文简称《意见》 )第十二条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一规定导致了勤工俭学现象虽然随处可见,但其法律性质处于一种不明确的状态。

(8)劳动法保护勤工俭学吗扩展阅读

大学生勤工俭学相关的立法建议

在相关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关于大学生是否具有劳动者主体资格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法院往往对类似问题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这不仅影响到了司法的公信力,导致实践中此类问题处理上的混乱局面,也不利于保障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容易导致社会恶性事件。

因此,建议有关立法机关修改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明确大学生的劳动者主体资格,并且明确在校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具体判断标准,并明确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保障义务,为相关的司法裁判提供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防止判决相互矛盾的情况的出现。

其次,行政法领域要明确教育部门的责任,将教育部门确定为解决相关纠纷的责任主体,以改变受害大学生投诉无门的现状。再次,在民法领域,应当明确用人单位的侵权责任确定标准,明确用人单位的安全保障义务的具体标准,以方便受害大学生主张民事权益。

面对实践中侵害大学生权益的事件多发频发的现状,如何保障勤工俭学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知识和才干,成为于国家于人民有益的栋梁之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命题,为此,仅仅靠笔者的浅薄思考远不能够,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和法学大家参与其中。

热点内容
长春劳动法局电话号码是多少钱 发布:2025-02-08 06:39:03 浏览:426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ppt 发布:2025-02-08 06:16:45 浏览:441
社会与法频道普法剧 发布:2025-02-08 06:16:23 浏览:963
合同法关于合同有失 发布:2025-02-08 05:36:27 浏览:433
司法考试怎么缴费 发布:2025-02-08 05:21:06 浏览:906
刑法评判 发布:2025-02-08 05:16:56 浏览:881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08 05:05:21 浏览:681
合同法纠纷涉及到家人吗 发布:2025-02-08 04:54:10 浏览:102
世俗道德 发布:2025-02-08 04:52:35 浏览:96
民事诉讼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2-08 04:44:01 浏览: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