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诉讼法公有栏目模拟测试
有填空的呀!
给你一份题看看
自学考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
课程代码:0022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务院
C. 国务院各部委 D. 省级人民政府
2. 某县政府所属林业局在某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对过往木材进行检查,并委托其行使处罚权,木材检查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 )
A. 县林业局 B. 林业木材检查站
C. 县人民政府 D. 县政府法制办
3. 行政行为是指( )。
A. 行政主体的行为
B. 行政机关的行为
C. 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D. 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行为
4. 行政行为具有从属性,因为( )。
A. 行政机关要受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B. 行政行为要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C. 行政行为要遵守法律
D. 行政行为要接受党的监督
5. 依行政立法的内容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 )。
A. 一般授权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
B. 中央行政立法与地方行政立法
C. 执行性立法与创制性立法
D. 法规性立法与规章性立法
6. 某大学为本单位因公伤残的职工发放抚恤金的行为是( )。
A. 行政奖励 B. 行政给付
C. 行政补偿 D. 不是行政行为
7. 下列属于行政机关赋予行政相对人法律资格的许可( )。
A. 持枪许可 B. 排污许可
C. 会计师证 D. 行医许可
8. 行政征收的实施以下列哪一项内容为前提( )。
A. 行政管理相对方行为违法
B. 公共利益的需要
C. 与行政管理相对方意思表示一致
D. 行政管理相对方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
9. 下列强制措施中属于执行罚的有( )。
A. 强制传唤 B. 查封
C. 滞纳金 D. 扣押
10. 行政处罚中的通报批评属于( )。
A. 申诫罚 B. 财产罚
C. 行为罚 D. 人身自由罚
11. 张某因扰乱社会治安受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其认为行政处罚太重,应当如何处理?( )
A. 直接起诉
B. 经复议后再起诉
C. 经复议后终局
D. 既可依法复议,也可向法院起诉
12. 我国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依法:( )。
A. 解决纠纷的行为 B. 解决行政纠纷的行为
C. 解决民事纠纷的行为 D. 解决特定的民事纠纷的行为
13. 某甲在行政机关准备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要发表意见,被行政机关拒绝,行政机关的行为违反了( )。
A. 行政公开原则 B. 参与原则
C. 程序及时原则 D. 作出决定原则
14. 行政合同是一种( )。
A. 民事合同 B. 行政行为
C. 诉讼行为 D. 民间行为
15. 陈某被公安机关拘留。后该公安机关拘留行为被确认为违法并被撤销。在这种情况下,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公安机关不能采取哪种方式对损害陈某名誉权的行为承担责任?( )
A. 消除影响 B. 支付赔偿金
C. 书面赔礼道歉 D. 恢复名誉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行政法规的名称为( )。
A. 条例 B. 规章 C. 规定
D. 办法 E. 规程
2. 行政执法与其他行政行为比较,主要有下述特征( )。
A. 行政执法的主体是一般行政主体
B. 行政执法的对象具有特定性
C. 行政执法的形式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D. 行政执法的程序具有较强的效率性
E. 行政执法的主体只能是法律、法规特别授权的主体
3. 在我国,行政司法制度包括:( )。
A. 行政复议制度 B. 行政裁决制度 C. 行政仲裁制度
D. 行政调解制度 E. 行政诉讼制度
4. 行政合同具有如下哪些特征?( )
A. 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定是行政主体
B. 行政合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执行公务
C. 行政合同属于双方行政行为
D. 在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E. 行政合同争议应通过行政法的途径解决
5.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方式有:( )。
A. 金钱赔偿 B. 返还财产 C. 恢复原状
D. 赔礼道歉 E.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6. 关于行政诉讼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行政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
B. 行政诉讼一般不适用调解
C. 行政案件可以由审判员独任审判
D.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公开进行
E. 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
7. 人民法院不受理下列事项:( )。
A. 外交承认
B. 国防动员
C. 行政机关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免职决定
D.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E. 相对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不服
8. 下列哪些证据属于行政法规定的证据种类?( )
A. 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B. 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
C.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 D.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E. 本证和反证
9.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
A. 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
B. 证明起诉未超过起诉期限
C. 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D. 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E. 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实
10.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行政诉讼第二审判决可分为下述形式( )。
A. 维持判决 B. 变更判决 C. 撤销判决
D. 履行判决 E. 确认判决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行政法最核心的原则是_______。
2. 行政管理法律关系是_______因行使行政职权而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关系。
3. 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确定力、_______、执行力。
4. 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_______的活动。
5. 行政执法以其本身内容、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行政监督、行政强制、行政制裁和_______。
6. 行政司法指行政机关审理_______的活动。
7. 行政机关在内部管理中所遵循的程序称作_______。
8. 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定是_______。
9. 无论是行政赔偿,还是刑事赔偿,都由_______承担最终的赔偿责任。
10. 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_______。
11.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所调整的是_______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关系。
12. 我国行政诉讼法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方式采取列举式和_______相结合。
13. 行政诉讼证据的性质表现为客观真实性、_______、合法性三个方面。
14. 行政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_______、执行程序。
15.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民事争议的解决以_______的解决为前提。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行政法基本原则
2. 行政主体
3. 行政强制
4. 行政程序法
5. 行政合同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 简答行政公开原则的基本要求。
2. 简答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区别。
3. 简答行政给付与行政许可的区别。
六、论述题(12分)
论行政公正原则。
七、案例分析(10分)
原告刘某和其邻居李某因琐事争吵起来,继而互相扭打,二人都有轻微伤,但李某受伤稍重。县公安局在得到李某报案后,偏听偏信,即对刘某处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刘某不服,向市公安局(其所在地是城东区)申请复议。经复议,市公安局作出了将拘留15天改为拘留5天的复议裁决。刘某仍不服,准备向法院提起诉讼。
1. 如果刘某提起诉讼,应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2. 如果刘某提起诉讼,应向哪个地方的法院起诉?为什么?
B. 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模拟法庭案例
朱昌谷与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等治安行政处罚纠纷上诉案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8)渝三中法行终字第35号
上诉人(一审原告)朱昌谷。
委托代理人王陆俊,重庆渝万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马世文,局长。
委托代理人王琼,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法制科副科长。
被上诉人(一审第三人)王绍南(曾用名王少难)。
委托代理人余江华,重庆润江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朱昌谷诉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治安行政处罚一案,不服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于2008年5月26日作出的(2008)涪行初字第12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08年7月15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2008年1月15日11时,正在建设的重庆市涪陵区柏利煤矿负责人王绍南向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治安支队报案。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接到报案后,于2008年1月21日以聚众扰乱单位秩序为案由登记立案;经调查核实,于2008年2月14日向被告知人朱昌谷告知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2008年2月18日,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作出涪公(治)决字〔2008〕第77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被处罚人重庆市涪陵区山窝乡新立村二社社长朱昌谷于2008年1月15日上午,组织村民50余人到白涛镇柏林村一社堰塘湾重庆市涪陵区柏利煤矿处,以该煤矿损坏山窝乡新立村二社拦山堰为由进行闹事,损坏煤矿部分设施,造成煤矿停工,并打伤煤矿职工。该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款第(1)项规定,决定对朱昌谷行政拘留15日。朱昌谷不服该处罚决定,于2008年3月26日以处罚决定书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等为由提起行政诉讼。2008年4月23日,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在一审诉讼过程中,以作出的涪公(治)决字〔2008〕第77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适用法律错误为由,作出涪公行(撤)《关于撤销对朱昌谷行政处罚的决定》,决定撤销涪公(治)决字〔2008〕第77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对朱昌谷未执行完毕的5天行政拘留不再执行。朱昌谷未表示撤回起诉。一审法院认为,在一审诉讼过程中,一审被告发现该处罚决定书适用法律错误,自己主动改正并撤销该决定,符合法律规定,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第57条第2款(2)项之规定,判决确认被告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涪公(治)决字[2008]第77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违法;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一审被告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负担。朱昌谷以一审判决未认定实际拘留天数、所列第三人身份不明、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为由上诉至本院,请求撤销一审判决。
一审法院将本......
C.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与公共政策难考么
比别的法律好点,但案例分析题需要钻研才能得高分,总的来说,不难。
D.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
个人体会:行政法绝对是部门法中最枯燥、最无味、最难的学科,没有之一。
一、复习司法考试的时候听过一个老师讲行政法的课,有一句话影响深刻: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背就混,一做就错。为什么这么说了:
首先,行政法不同于刑法、民法规定具体明确,行政法规定很抽象,再加上我们平常相对接触较少。在老师讲的时候觉得很简单,无非就是这个机构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不干或者延迟干有什么后果,所以就叫做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行政法发条众多,想象一下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有多少个行政机关就知道这个概念了,所以背的时候很容易张冠李戴。
最后,为什么说行政法做题很容易错了?原因在于,行政法没有记住你就没法做题,不同于刑民还可以凭借推理得出答案,行政法是没法推理的,只有死记硬背。
二、学习方法(经验之谈,均是我自己司法考试复习行政法的时候采取的方法)
1、建框架。就同于修建摩天高楼一样,首先脑袋里面要建立一个大的体系,然后慢慢的添砖加瓦。举个例子,可以按照从中央到地方这种金字塔形式建立框架,中央最大,但是所涉及法条相对较少;地方虽小,但是法条浩如烟海。
2、分层对比记忆。就拿行政许可来讲,在国家部委这一层次是怎样规定的;在省市级是怎样规定的;在地方又是怎样规定的。所以需要分层次对比记忆,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3、做题强化记忆。要学好行政法不做题肯定是不行的,做题万遍,其意自现,见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套路了。不同于法治理论,平时多积累就就可以做的很好。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可以加我好友,共同进步!正在准备法检公务员了!
E. 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测试卷
呵呵,,行政法盒行政诉讼法都是不算难的法学专业科目,网上很难找到相关的试卷,有也是在淘宝上要钱的,我以前都是去书店看或者买。
个人喜欢在书店看,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考的很顺利。这两门科目主要是课本都看,都学,用到试卷上自然会融会贯通。。
F.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有什么区别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内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容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法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它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和行政诉讼参加人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各种法律规范,是现代国家据以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行政法是实体法,行政诉讼法是程序法。
G.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介绍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2008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咏梅。《行政法与行政诉回讼法》是高答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法学学科。 本书包括六编共29章,较系统地阐述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制度;各章均按“学习目的与要求”、“案例”、“司法考试试题测试”、“复习思考题”的体例安排,体现了理论与实用性的统一。本书既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作教材,也适合法官、律师等司法界人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