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275条司法解释

刑事诉讼法275条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 2022-05-04 15:27:02

❶ 请问: ■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

公安机关有案底,不会再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因为未成年人已经犯罪,只是那个犯罪记录被封存而已,出具无犯罪记录的证明是说明那个人没有犯罪的事实,情况不同

❷ 故意损坏财物刑法275条有什么司法解释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专节属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

❸ 不予起诉的当事人能否撤销犯罪记录

一、未成年的犯罪记录,符合条件的应当封存,而不是撤销。
案子的撤销的法定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案子是错误立案的。
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二、你的情况,属于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考验期是6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273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违反规定的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你的考验期到了,检察机关将对你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你的案子也就结了。
三、检察机关不起诉的决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解释一下:是指你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的规定,按规定应当起诉追诉你的刑事责任,但因你是未成年人,且符合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71条的规定,(即: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考验期满后,你也没有违反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不再追究你的刑事责任了,你的案子也就结了。换句话说:你触犯了刑律,但免于追究刑事责任。
因为法律规定:对任何人确定其是否有罪,必须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若帮到请采纳,谢谢

❹ 刑法275条解释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每年都会出现新变化,苏义飞律师将在此网站页面每年更新一次该罪名量刑标准: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财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
五、实施“碰瓷”,故意造成他人财物毁坏,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破坏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未危及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
四、盗窃本意见第一条、第二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场所的窨井盖,且不属于本意见第三条规定的情形,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故意毁坏本意见第一条、第二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场所的窨井盖,且不属于本意见第三条规定的情形,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五、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擅自移动窨井盖或者未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
窨井盖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以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定罪处罚。
六、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窨井盖,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窨井盖,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定罪处罚。
七、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盗窃所得的窨井盖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八、在窨井盖采购、施工、验收、使用、检查过程中负有决定、管理、监督等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分别以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
九、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窨井盖行政管理职权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窨井盖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分别以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
十、对窨井盖负有管理职责的其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人员坠井等事故,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的,分别以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十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与窨井盖相关利益,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受贿罪和渎职犯罪数罪并罚。
十二、本意见所称的“窨井盖”,包括城市、城乡结合部和乡村等地的窨井盖以及其他井盖。

(2015年)毁坏财物损失价格认定规则

第九条完全毁坏财物的损失价格,可通过财物毁坏前的价格扣减毁坏后的残值确定。
计算公式:损失价格=财物毁坏前的价格-残值
第十条部分毁坏财物的损失价格,可通过修正修复费用的方法确定,即以修复毁坏财物基本使用功能和外观所需要的正常合理的修复费用为基础,对比修复后和毁坏前的状况,分析其差异因素,修正后确定损失价格。
计算公式:损失价格=修复费用±修正值-残值
修复费用=更换主材价格+辅料价格+工时费+其他费用
第十一条当地不具备修复条件的,修复费用按邻近具备修复条件的市场价格确定。
第十二条当地市场无法取得原使用材料价格的,按替代材料价格或邻近市场的材料价格确定。
第十三条在实际修复过程中发生的毁坏财物的搬运、清理等其他费用不计入损失价格,办案机关有特别要求的,应在价格认定结论书中单独列示,并予以说明。

(2012年)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的,或者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安全规定的;

(二)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对沟井坎穴不设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的,或者故意损毁、移动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的;

(三)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❺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一般情况下,任何单位都不能擅自查询,但有需要的情况下,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

(5)刑事诉讼法275条司法解释扩展阅读: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应明确以下几点。

1.犯罪记录系封存,并非消灭。刑诉法采纳了“犯罪记录封存”的观点,即不完全消灭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技术性操作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被查阅。

2.犯罪记录封存依职权主动启动,而非依申请启动。封存的职责是“法定”而非“酌定”。负有封存职责的相应办案机关,必须依法封存,无需未成年人申请封存。

3.封存有例外,但需严格把握,而不能随意解除封存

4.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对接问题亟待解决。如我国公务员法等法律规定,有犯罪前科的人员不得或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公务员、检察官、法官、律师、教师等职业,但相关法律、如检察官法、法官法、律师法等并无相关规定。

❻ 有犯罪记录的几年才能消除

犯罪记录不可以消除,当地公安局机关都会将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的。但如果是未成年人,会依照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披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的封存与查询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资料扩展

如果单纯从“犯罪记录”的字面来理解。那么如果没有经过法院判决的,不应该认为是“记录”。法院才是是否“犯罪”的唯一有权判断机关。

犯罪记录包括:

(一)犯罪记录指的是被法院判过刑罚的,比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无期徒刑等。什么时候判的,什么时候释放的,罪名。

(二)如果是拘留的,不是犯罪记录。

(三)刑诉法第275条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也规定应将拟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卷宗等相关材料装订成册,加密保存。此规定在实施中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对犯罪记录如何封存,在很多方面需要明确。

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具体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3、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❽ 对新刑诉法理解的误区,求解释。

一、记录封存不代表就不用处罚了;
二、法条中规定是应当封存,当然为主动;
三、一般查不到只有专门去调取时才能查到;
四、并未发现冲突,即使如此,可以利于上位法与下位法、新法与旧法、一般法与特别法冲突的相关规定处理!!

❾ 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


当然在封存范围内,且永远封存。

一、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包括以下规范内容:

(1)封存的范围: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2)封存的模式:“应当”封存。

(3)封存的后果:被封存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4)封存后的查询:对于封存的犯罪记录,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犯罪记录情况予以保密。

二、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既包括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的、被判处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如被判处4年6个月)、被判处拘役或者管制的,也包括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单处罚金的情形(如是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罚金,则依主刑的情况判断);既包括被判处实刑,也包括被判处缓刑的情形。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属于和应当封存记录的犯罪行为有牵连关系,若不予封存便可能导致犯罪记录也被公开的情形,则违法记录应当属于刑事诉讼程序中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所涉的封存范围。

三、封存的适用主体:

在司法机关对犯罪记录作出封存后,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都应当予以遵行和配合。因此,凡是有义务遵从、配合司法机关封存决定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均为遵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义务主体。

四、封存的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在规定对犯罪记录封存的同时,没有规定封存的解除。这意味着,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其一旦封存后,效力具有持续性,无论出现什么事由,包括行为人再犯罪的情况,都不得解除封存。而且,如果再次犯罪仍然属于应当封存记录的犯罪行为,仍然必须予以封存。




热点内容
合同法关于合同有失 发布:2025-02-08 05:36:27 浏览:433
司法考试怎么缴费 发布:2025-02-08 05:21:06 浏览:906
刑法评判 发布:2025-02-08 05:16:56 浏览:881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08 05:05:21 浏览:681
合同法纠纷涉及到家人吗 发布:2025-02-08 04:54:10 浏览:102
世俗道德 发布:2025-02-08 04:52:35 浏览:96
民事诉讼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2-08 04:44:01 浏览:802
军事情报条例 发布:2025-02-08 04:29:39 浏览:652
刑事诉讼法关于赔偿物质损失的条款 发布:2025-02-08 04:01:54 浏览:958
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2025-02-08 04:01:16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