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适用范围内不包括

劳动法适用范围内不包括

发布时间: 2022-05-06 17:47:31

『壹』 请简述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最新使用范围)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即劳动法的效力范围。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劳动法在空间、时间、对人的效力范围。
(1)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即劳动法的地域适用范围,它直接与不同立法权限制定颁布的法律相关。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等统一适用与全国;地方性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规适用于其管辖区内,但不得与全国性法规相冲突;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只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只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2)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即时间上的效力。劳动法在时间上的生效和失效时间,即劳动法的时间效力,在颁布时采取两种方式规定。一种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另一种方式规定是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而是规定一个实施的时间,自实施开始时间时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公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的失效时间也有两中情况,一种是法律本身规定终止生效或某些特定条件出现时自然生效;另一种情况是颁布新的法规后而原有法规失效。
(3)劳动法在对人的适用范围即劳动法对哪些人发生效力。各项劳动法规,是采取正面列举方式规定对哪些人发生效力,还是采取排除方式规定不适用哪些人,都明确规定了对人的适用范围。
根据《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可以知道《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范围包括: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其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②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所以,国企也受劳动法的约束,但是要区分情况,公务员和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是不同的。航天系统没研究过,不过,也可以比照国企的这种区分情况。

『贰』 不属于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有那些人员

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劳动法》:公务员;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 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2)劳动法适用范围内不包括扩展阅读: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各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办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也依照本法执行。

二、劳动者在签定劳动合时要注意合同上的必备条款。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人代表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三、劳动者在签定劳动合同后应当和用人单位各执一份劳动合同。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后不给职工一份,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后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劳动者在办理解除或终止合同手续时应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应在办结工作交接时一次性支付,除此之外,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叁』 劳动法是对所有的对象都能适用吗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吗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在对人、事、空间、时间上都有具体的规定。
在其适用对象上,首内先公务员之类的是除容外的,这些对象特点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其次是根据《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是不包括的。比如说,社会团体:党派团体、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文艺团体:文联、足协等;学术研究团体:法学会、医学会等;行业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中国物流协会等。
。。。。。。。。。。。。。。。。希望上面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肆』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 2 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以下 4 种类型:
(1)中国境内的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
(3)民办非企业单位;
(4)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仅包括 3 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
3、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可见,在用人单位的适用范围上,《劳动合同法》比《劳动法》多了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显然又比《劳动法》前进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不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签定劳动合同。而只要签定劳动合同,都要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伍』 《劳动法》的覆盖范围包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吗

劳动法第二条对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作了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二条和1995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具体为:
(1)各类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2)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
(4)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
(5)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劳动法出台较早,按照当时的设计,就是将劳动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一部分按照劳动法进行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呈现多样化,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已不适用劳动关系客观发展的需要。因此,劳动合同法 在劳动法的基础上,扩大了适用范围。即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作为用人单位,并且将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人员也纳入本法调整。
由此解答你上述问题,公务员不受劳动法调整约束,事业单位聘用制合同人员受劳动法调整。

『陆』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内、个体经济组织(容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柒』 《劳动合同法》 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回关系,订立、履行、变更答、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以下4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民办非企业单位;4、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仅包括3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可见,在用人单位的适用范围上,《劳动合同法》比《劳动法》多了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显然又比《劳动法》前进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不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签定劳动合同。而只要签定劳动合同,都要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捌』 不属于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什么

一、我国劳动法律调整的劳动关系的范围:

(1)《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①.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中形成的劳动关系——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②.一定范围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
A.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关系;
B.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职工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
C.其他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的劳动关系。
③.未纳入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A.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适用《公务员法》。
B.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
C.现役军人。
D.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 。
E.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2).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范围的发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①.将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②.将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有条件地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③.将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基本上都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以外的其他社会团体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合同法》调整,进而被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④.将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部分类型的非标准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⑤.用人单位不合格的劳动关系、劳动者不合格的劳动关系已被纳入《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进而被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⑥.将退休人员重新受聘的劳动关系有条件的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若不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退休人员重新就业的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否则,作为民事雇佣关系由民法调整。
⑦.将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有条件的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在个人承包经营中,承包个人招用了劳动者,一旦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视为劳动者与发包人建立了劳动关系,发包人要承担赔偿责任。
⑧.《劳动合同法》仍然不调整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等性质的劳动关系。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主要有:

(1)劳动行政关系
(2)劳动服务关系
(3)劳动团体关系
(4)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社会关系
(5)劳动监督检查方面的社会关系

除了这些以外的劳动法都不调整。

『玖』 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专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属)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热点内容
新婚姻法2020第三者财产 发布:2025-02-07 22:12:58 浏览:268
深圳消防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2-07 21:57:19 浏览:334
大学依法治国论文 发布:2025-02-07 21:43:59 浏览:114
法院补偿器 发布:2025-02-07 21:30:25 浏览:238
人大立法环保调研 发布:2025-02-07 21:13:41 浏览:382
钦州人民法院领导 发布:2025-02-07 21:08:57 浏览:227
私募基金公司出具法律意见书 发布:2025-02-07 20:52:10 浏览:642
司法拍卖成交率 发布:2025-02-07 20:26:14 浏览:254
梧州十大杰出律师 发布:2025-02-07 20:19:36 浏览:680
所得税立法 发布:2025-02-07 20:04:38 浏览: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