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离职协议金额外劳动法

离职协议金额外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2-05-07 18:02:00

A. 如果已经签了离职协议,还可以得到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吗

在解除劳动合同书上签字,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员工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违反劳动法和合同约定,克扣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支付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的,用人单位应加发工资报酬和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由用人单位首先提出解除协议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考虑到有的情况下,劳动者主动跳槽,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一般不会失业,或者对失业早有准备,如果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不太合理,因此对协商解除情形下,给予经济补偿的条件作了一定限制。对因劳动者患病、非工负伤或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患重病和绝症者,用人单位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对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此种情况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没有十二个月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B. 劳动法 离职协议

应该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情况下,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劳动法》当中对劳动争议解决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离职协议签订完成后发现补偿金额高于法定金额,单位以员工失误为由还能找回吗

离职协议签订完后,发现补偿金高于法定金额,单位以员工失误为由仍然能够追回。可以查询办理补偿金时给予员工开具的收据在单位的存根为依据,要求多支付的补偿金额请员工退回。供参考。

D. 不签离职协议公司不给劳动法规定经济赔偿金.这样合理吗该怎么办呢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的,如果离职协议上面写清楚补偿的金额和支付的时间,你也同意那么是合理的,如果离职协议上面没有写明赔偿的金额还有支付等事项就不能签了;
如果你不能接受公司的赔偿方案,那么就只能通过劳动仲裁了;
祝您好运!
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

E. 离职协议怎么保证员工利益

离职协议性质本身属于对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权利义务的重新安排。关于协议效力的认定,应着重审查是否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是否明确,以及是否显失公平或者存在重大误解等,在不违背劳动基准法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一般应认定为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0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前款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情形,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离职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一是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如果离职协议中所涉及的劳动者权利违反了法定的基准性权利,诸如自愿接受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以下的工资,自愿放弃社会保险权利,自愿接受低于法定工伤补偿标准的工伤补偿等,那么这样的协议条款就无法律效力。二是用人单位在签订离职协议时具有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情形,诸如劳动者若不愿签订离职协议或不接受协议中的条款,就不批准辞职或不予办理档案转移手续等。三是劳动者存在重大误解或者离职协议显失公平。例如,对补偿的计算标准存在重大误解,约定的补偿金、赔偿金明显低于应付数额等。另外,离职协议中有关“劳动者承诺放弃仲裁、诉讼等权利”的条款,由于排除了劳动者的诉权,因此也不具备法律效力。总之,离职协议具有上述情形的,劳动者可以反悔,提起仲裁或诉讼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

F. 劳动法关于商定离职协议赔偿金有效吗

是口头还是书面的协议?首先,如果是口头的,公司可以不承认,如果承认的话,公司当然要给的。其次,若果是书面的,按照你们的约定,如果这10W元是作为离职经济补偿的(即你说的“辛苦费”),公司需要支付,如果这10W元作为“要求我不能在在当时工作的地方从事同行业的工作”的条件,则公司可以不予支付,你也不需要履行这个义务,因为属于禁业禁止协议的条款,用人单位不履行支付补偿义务的,你也可以不履行协议的内容。

G. 劳动法协议离职(辞退)赔偿问题

你4月来1日入职,自做到月底走人的,那么公司赔偿半个月工资。
经济补偿,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公式为: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工作年限的计算标准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
月工资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为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资,工资计算标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H. 员工与单位的离职协议签订完成后,单位发现补偿金额高于法定金额,单位以失误为由不承认,法院是否认可

一、你的补偿金高于法律支持标准的,法律不支持。用人单位无论以不以工作失误为由,法律不支持的权利不予支持,即使你领取到手了用人单位也可以要求你退还。
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关系的后,在办理工作交接时同时支付。打白条(欠条)是违法的。
《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I.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如果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用扣工资的方法作为赔偿。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9)离职协议金额外劳动法扩展阅读:

劳动者因违法或者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还是要承担责任的。

具体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但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3)对生产、经营造成的直接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

热点内容
海事法院院长的级别 发布:2025-02-07 18:49:16 浏览:672
社会公民懂法识法的演讲稿 发布:2025-02-07 18:39:32 浏览:792
秀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7 18:26:11 浏览:629
司法部门投票 发布:2025-02-07 17:32:33 浏览:298
环境卫生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7:26:05 浏览:626
大法官五行 发布:2025-02-07 17:13:28 浏览:567
国有企业改制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6:26:57 浏览:380
法学好找女 发布:2025-02-07 15:59:52 浏览:96
公司聘用法律顾问一年多少钱 发布:2025-02-07 15:55:39 浏览:35
道德一般属于 发布:2025-02-07 15:50:27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