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马工程笔记
1. 我想考西南政法大学的刑事诉讼法2012年研究生,想找历年真题和平时上课笔记。请师兄师姐们看到帮帮我,谢
第一,关于历年真题的问题,一本已出版印刷的紫皮书《法学所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解析》西南政法大学卷,里面包含了:
第一编:西南政法大学考研基本信息:
1、历年录取情况统计表
2、历年复试分数线
3、西政硕导名师
……等信息
第二编:03~09年的法学综合卷以及各个专业的专业卷的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
二、关于上课笔记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因为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所以笔记的参考价值基本不大,有看笔记识字迹的时间(因为有些人的笔记实在是龙飞凤舞),还不如你去找些相关导师的近期论文看下呢
PS:希望你能在勤奋学习后进入到西政这个大家庭,如愿考上研究生,加油吧~~\(≥▽≤)/~~
(全部是本人在经历过寻书求问阶段后的部分心得,一字一字敲上来的,绝对没有COPY他人的哦~!)
2. 司法考试各学科应该听哪个老师的音频笔记该看什么
金牌师资:
1、民法最受欢迎的老师:李建伟 李仁玉 张翔
2、民事诉讼最受欢迎的版老师:郭翔 杨秀清(权女)
3、商经法最受欢迎的老师:张海峡 鄢梦萱(女) 王小龙
4、刑法最受欢迎的老师:韩友谊 李金明 刘凤科
5、刑事诉讼法最受欢迎的老师:汪海燕 马明亮 刘玫 房保国 汪建成
6、行政法(含宪法)最受欢迎的老师:林鸿潮 季宏 王锴
7、三国法最受欢迎的老师:杨帆(女) 王斌 段庆喜
8、法制史,法理最受欢迎的老师:郭晓飞 杨帆(男)淳于闻
9、卷四主观题最受欢迎的老师:邹建章 王旭
以上老师最新的课件华夏考资网都有的。
3. 刑事诉讼法如何记笔记
没有特定的方式,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就行
4. 刑诉应该怎么学呢,有必要做笔记吗.感觉刑
有一本《刑事诉讼法的案例与图表》,通读一遍。有个大概的印象和基础。然后把新刑诉通读一遍,注意改动的点,适当做笔记。
5. 笔记是物证还是书证
【法律分析】
笔记应当是书证。书证一般都有制作主体,能反映制作人的思想或者主观动因,而作为物证的物体,并不具有这种特征,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6. 刑诉哪个老师讲得好
推荐谢安平老抄师。提起谢安平老师,想必学法律的人都不会陌生。谢老师是司法考试的业界名师,也是中法网学校签约刑事诉讼法主讲教师,具有多年的司考授课经验,对每年的司考重点难点把握准,加之多年的律师实务经验,授课严谨认真,思路清晰渗透。不仅本人英俊稳重,讲课也是干净利落。谢老师编写的《刑事诉讼法课堂笔记》,也是炙手可热的热门辅导教材,是广大司考学子学习刑诉的不二之选。
7. 急需刑事诉讼法陈伟东第四版的PDF格式,txt格式或者读书笔记
书名=刑事诉讼法 第3版
作者=陈卫东著
页码=406
ISBN=978-7-300-16094-8
出版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2.07
附件已经上传
8. 刑事诉讼法的特征有哪些
第一个来特征是刑事诉讼是公自检法机关的一种专门活动;
第二特征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人参加下进行的一种活动,也就是一定要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
第三个特征是刑事诉讼是专门用来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换句话说,刑事诉讼是用来同犯罪作斗争的;
第四个特征是刑事诉讼必须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的活动,也就是要强调它的合法性、依法性。
(8)刑事诉讼法马工程笔记扩展阅读:
目的:
1、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2、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3、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4、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9. 请教司法考试复习材料的选择,谢谢~
从我的司考经历来看,对于复习资料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目前比较常用的复习资料包括以下几种:
(1)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
俗称的“指定教材”,共三本,按照司法考试前三卷的考试内容进行编排。原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司考官方教材。后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取消了“指定教材”的称谓,但是,作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唯一司考专用教材,其“指定教材”的地位仍然是毋庸质疑的。因此,作为考生,也应当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当某些教材或者复习资料对某个观点存在争议时,我们应当以辅导用书的观点为准。当然,三大本中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不少内容似乎对于司法考试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我们在复习时也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2)讲座系列教材
此类教材一般为各高校、法学研究机构或者司考辅导机构编写的“民间教材”,比如万国编写的系列讲座。此类教材的特点是重点突出、高度归纳,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省去很多概括知识点的精力。 我认为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将其与司法部的辅导用书穿插起来使用,效果会好一些。
(3)法律汇编
各法律出版社每年都会出版一些司考用的法律、发规汇编,此外,还会有一些重点法条导读。对于重点法条,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统计,虽然司考范围内的法条总共有一万多条,但每年实际考核的只有600条左右,而从2002年司法考试至今,考核过的法条不超过3000余条。对于其它的“休眠”法条,一方面是因为其重要性相对次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法条不具有可考性。这也体现了“重者恒重”的定律。
因此,对重点法条进行重点复习、全面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司法考试的主要得分点。对于其它法条,也要有所了解,能够结合运用。
(4)常规教材
所谓常规教材,指的是一些普通的教科书。之所以看这些书,主要是与命题人有关。比如,往年的司考刑法部分的命题人一般为张明楷和陈兴良,那么,很多考生就会去看他们编写的刑法学方面的教材。从中除了可以了解他们对于一些争议问题所持的观点,把握答题脉络,还可以对他们的出题思路进行大胆的预测。
不过,本人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复习并不适合于大部分考生。因为这种方式有助于考生深入掌握知识点,但难以面面俱到,难免顾此失彼,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对于那些基础掌握比较扎实,有充足时间复习的考生来说,可以适当顾及这类教材。
(5)历年真题
对于司法考试而言,历年真题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我们必须对它要有足够的认识——善待真题。应该说,历年真题是司法考试的精华所在,它将司法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以题目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也是命题专家智慧的结晶。
如何用好真题是关键问题。曾经有位考生仅通过看重点法条和做真题通过了司考,由此可见一斑。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真题必须反复的做,并且要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够真正搞懂每一道真题,而并非单纯的记住答案。在制订复习计划的时候,应当把真题练习单独列出来,穿插在每一轮的复习过程中。我的建议是,真题至少做两到三次。希望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每次对题目的内涵都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
(6)流传于网络中的文字和音频资料
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也方便了我们的交流。目前,网上有不少专门针对司法考试的网站和论坛,很多考生都会将自己学习的体会和经验发表于此,此外,也会有很多复习的资料能从那里淘到。这些资料主要是考生自己整理和总结出来的要点、难点,以及大家从各个司考辅导班中整理出来的讲义和讲座的音频资料。应该说,这些资料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有时能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