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离职被拖

劳动法离职被拖

发布时间: 2022-05-09 00:18:40

❶ 辞职后怎样追回被拖欠的工资

劳动者辞职到期,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被拖欠的工资。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❷ 离职后拖欠工资怎么处理

劳动者离职后,被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救济:
1、 双方和解
这是一种私力救济的方法,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就争议问题协商,从而达成协议以解决争议。
2、 调解
这里所说的调解指的是诉讼外的调解,不包括法院的调解,是指由第三方(调解组织)就双方之间的争议进行调停、说和,从而解决纠纷。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这里调解达成的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类似于合同,对双方都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3、 劳动仲裁
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对双方都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4、 民事诉讼
诉讼是指通过人民法院在平等主体之间行使国家审判权,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是仲裁前置,即劳动者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❸ 按劳动法,辞职,老板不让走怎么办

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当然为了保证今后有据可查,这书面辞职申请最好以电子邮寄,特快专递,电子传真或E-mail等方式为妥!

同时楼主也可以以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立即提出离职并依法要求赔偿:
劳动法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❹ 劳动法辞职不批准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1、劳动者正常辞职分两种方式:

一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

二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以立马走人。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所以,辞职理由建议你参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情形来提出,比如:不签劳动合同、不按国家规定安排劳动时间、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恶意克扣劳动者的工资、滥罚款、加班不给加班工资、收取劳动者的押金、不按时为劳动者建立国家法定的社会保险等。

3、如果已经交了辞职书单位不批,你现在要做的是(如果还没有写直接从第二步做起):

第一,尽快想办法要回你之前递交的辞职书,我不知道你在辞书中写了什么,但辞职的原因很重要,如果写得不当即使仲裁也会对你不利,何况既得利益还会受到损失。

第二,重新写一份“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主要内容:(首先陈述上述辞职理由中的任何一条或两条),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请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足额支付拖欠的工资,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拖欠工资,并按《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及时办理离职手续。

第三,“通知”必须让单位签收,他不签就以挂号信或快递的方式送达,确保留下通知送达的证据。你就可以走人了。

4、按上述理由辞职,如果单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责任,不支付有关费用和工资,你就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❺ 老板拖延员工辞职时间算违反劳动法吗

老板拖延员工辞职时间是算违法劳动法的,只要是员工按照规定提前一个月向所在的用人单位申请辞职,那么到期以后老板就不能在拖延时间,阻挠员工辞职了。

❻ 国家劳动法关于辞职后拖欠工资

劳动者合法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未及时支付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❼ 离职后拖欠工资怎么处理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根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工资是属于劳动者付出劳动后,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的劳动报酬,劳动者离职的,用人单位亦应及时支付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

❽ 辞职后拖欠工资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的,离职时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可以通过劳动者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热点内容
南宁工伤保险条例 发布:2025-02-07 12:24:46 浏览:648
法院证词 发布:2025-02-07 12:07:51 浏览:757
欠条的法律效力几年 发布:2025-02-07 11:57:28 浏览:827
法学张晓晨 发布:2025-02-07 11:41:41 浏览:449
城区法院缠 发布:2025-02-07 11:29:53 浏览:6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 发布:2025-02-07 11:22:18 浏览:643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传 发布:2025-02-07 11:06:53 浏览:119
2017婚姻法关于房产 发布:2025-02-07 11:06:10 浏览:562
民法典解读讲座 发布:2025-02-07 10:40:24 浏览:384
劳动法对工种的分类 发布:2025-02-07 10:31:10 浏览: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