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专车行政法处罚

专车行政法处罚

发布时间: 2022-05-12 15:16:59

Ⅰ 行政处罚是什么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法律分析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没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一般不能实施行政处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享有行政处罚权、能够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行政机关。第二,必须具有外部管理职能。第三,必须取得特定的行政处罚权。第四,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若不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则不能实施行政处罚。根据规定,行政处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条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Ⅱ 受过行政拘留不能开网约车

可以。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驾驶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最近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被记满分记录,无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责任记录,无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等违法犯罪记录;(二)取得公安部门出具的无危险驾驶违法犯罪记录的证明。
另外,如果被行政拘留的话是属于行政处罚,而不是犯罪。如果申请网约车从业人员需要辖区派出所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的话你也是可以取得的。

Ⅲ 行政拘留能开滴滴专车嘛

申请滴滴司机条件:核验申请人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真伪。犯罪记录筛查,不能通过犯罪记录筛查体系筛查的,不予准入。如果是行政拘留,不是犯罪,可以申请滴滴专车当一名网约车司机。

Ⅳ 滴滴专车司机被运政查,公司会如何处理

如果私家车参与滴滴打车被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查获,将按非法营运处理。正常的处理将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Ⅳ 滴滴专车司机被钓鱼执法后被罚款,滴滴公司是否有责任

滴滴专车司机被钓鱼执法后被罚款,滴滴公司没有责任。根据目前政策的指示,虽然滴滴专车确实属于黑车在被取缔和打击的范围内。但是,目前尚无明确规定加盟单位需要对于车主的罚款车承担,目前并无明确规定责任,因此无法给出一定确切的答复。

一、钓鱼执法不具有合法性

钓鱼执法,英美叫执法圈套,这是英美法系的专门概念,它和正当防卫等一样,都是当事人无罪免责的理由。从法理上分析,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国家当然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

这种行为如果运用不当将致人犯罪,诱发严重社会问题。钓鱼执法是政德摧毁道德的必然表现。

二、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 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和收集有关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和“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5)专车行政法处罚扩展阅读:

个别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怀着极其肮脏的利益目的,用尽手段引诱守法公民“违法”,并把所设之套作为守法公民违法犯罪的证据。

钓鱼执法不仅破坏了法律的严肃与公正,破坏了社会对法治的信仰,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撕裂了社会成员间基本的和谐与互信,使社会公德每况愈下,人们的善良、同情、友爱之心被迫穿上了重重自我保护的盔甲,使那些社会上的弱者再也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

钓鱼执法的实行方式:

第一种方式可以称作“显露式”。就是当事人本身有违法或犯罪的企图,且已经实施,但是尚未显露出来。

第二种方式可以称作“勾引式”。就是当事人本身没有任何的违法或犯罪意图,而执法部门采取行动勾引当事人产生违法、犯罪意图。

第三种方式可称为“陷害式”。就是当事人本身没有任何的违法或犯罪意图,而执法部门采取计划陷害当事人,使当事人产生违法、犯罪意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钓鱼执法

Ⅵ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一事不二罚。

一事不二罚,指的是同一行政违法,在规定的整改期间不能再次处罚。2012年被处罚过,2018年可以就同一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Ⅶ 甘肃网约车第一案一审宣判是怎么回事

该案是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后,我省首起针对网约车经营这一新生事物提起的行政诉讼,因此备受关注。

法院审理认定,原告张某未取得相关经营许可,从事网约车载客行为属于非法营运;但处以2万元罚款,属于明显不当。

据了解,2016年10月26日,原告张某驾驶自己的车辆,在兰州市西客站附近利用“滴滴打车”软件搭载一名乘客欲前往金牛街,被被告城运处执法人员查获。执法人员对查处现场和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对乘客进行了询问。根据询问情况,城运处作出《车辆暂扣凭证》,将原告车辆暂扣,并制作了现场笔录和扣押清单。

2016年11月3日,城运处向原告送达了《违法行为通知书》。同年11月9日,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后,被告城运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给予张某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原告张某不服,于12月6日向交通委申请复议。

(7)专车行政法处罚扩展阅读:

失信联合惩戒

2018年5月1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网约车经营者及驾驶员出现以下6种情况将被列入重点关注名单,6个月内仍拒不改正者,应按规定程序列入“黑名单”。

1.未取得平台、车辆、驾驶员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

2.线上提供服务车辆、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车辆、驾驶员不一致,情节严重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

3.未按照规定提供共享信息,或者不配合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调取查阅相关数据信息,情节严重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

4.不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标明网约车服务价格及定价规则,侵害乘客合法权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

5.违法使用或故意泄漏乘客个人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

6.对举报、投诉其服务质量或者对其服务质量作出不满意评价的乘客实施报复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

Ⅷ 行政法关于公安机关处罚交通事故有时间规定吗

是处罚交通事故,还是处理交通事故?公安交管机关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事故责任,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期限大致如下:

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实清楚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并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并可当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进行调解。

二、对于复杂的交通事故:

1、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2、交通肇事逃逸的,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3、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五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4、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要求(书面申请)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并送达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

Ⅸ 滴滴被投诉危险驾驶的处罚规则是什么

在“嘀嘀打车”软件中有评价功能,在乘客打到车后,乘客与司机可以在“嘀嘀打车”上互相添加评价。

如果乘客有一次爽约,被司机举报,该名乘客的电话号码将被禁止使用“嘀嘀打车”一周;如果爽约被举报三次以上,将永久禁止使用“嘀嘀打车”。

如果司机未能如约而至,乘客给予司机差评,该评价会直接通报给承运公司;如果被投诉三次,出租车司机也将受到停号处罚。

滴滴出行(曾用名滴滴打车、嘀嘀打车),是一款免费打车软件,2012年9月在北京上线。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所设计开发,涵盖出租车、 专车、 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

(9)专车行政法处罚扩展阅读::

政策监管处罚:

1、行政处罚

2015年4月15日,济南滴滴专车车主陈超受罚后上诉案将在济南市中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也是全国首例因为提供专车服务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件。审判结果可能给一直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专车一个明确的身份。

2018年5月16日,珠海市交通执法局通报,因“滴滴出行”一直未在珠海办理经营许可备案手续,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该局已对其开出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依法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2、立案调查

2016年3月29日,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办公室副主任陈朝晖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将加大对网络约车平台的查处力度,同时依据《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滴滴被立案调查。

3、网约车罚单

2017年5月12日,杭州市运管局向天津“滴滴”出行总部寄发行政处罚决定,因在杭州不按《杭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执行,给未取得许可的车辆和人员停止接单服务,杭州决定对其罚款5000元。

这是杭州网约车实施细则颁布后,对网约车平台开出的首张罚单。10位快车司机都没有取得从业资格证 报名记录也没有。

热点内容
民法自然年 发布:2025-02-06 16:22:48 浏览:542
辽阳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15:42:18 浏览:62
雇佣律师 发布:2025-02-06 15:30:25 浏览:278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5-02-06 15:09:35 浏览:271
法考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主 发布:2025-02-06 15:08:22 浏览:724
劳动法福建哺乳期 发布:2025-02-06 14:58:58 浏览:94
审议环保条例发言 发布:2025-02-06 14:57:38 浏览:757
信访听证会结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4:35:04 浏览:602
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久可以消除 发布:2025-02-06 14:32:33 浏览:576
去法院起诉去哪个法院 发布:2025-02-06 13:47:16 浏览: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