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五项权利与义务
⑴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如下:
1、劳动者权利包括工人有权选择职业。是指劳动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爱好的职业。工人有权自由选择职业;获得报酬的权利;劳动者按照合同和国家有关法律给予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有权休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休息,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休养设施,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工人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2、劳动者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条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⑵ 《劳动合同法》中的权利和义务
您问的应该是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吧。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如下:
1.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这是公民劳动权的首要条件和基本要求。在我国,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都平等地享有就业的权利。劳动者选择就业的权利是平等就业权利的体现。
(2)劳动者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和其他合法劳动收入。
(3)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联系的。休假是劳动者享有休息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4)劳动者有在劳动中获得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者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进行劳动是生存权利的基本要求。劳动安全、卫生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权。
(5)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劳动者不但要掌握熟练的生产技能,而且要懂业务理论知识。只有赋予劳动者这项权利,才能保障劳动者获得应有的知识的技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劳动任务。
(6)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这是指劳动者在遇到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劳动风险时,获得物质帮助和补偿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是享受劳动报酬权的延伸和补充。
(7)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这是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劳动权益的有效途径和保障措施。
(8)劳动者还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包括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合理化建议的权利,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权利等等。
2.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劳动者在享有一定的劳动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一定的劳动义务。权利与义务是互为条件的。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
(1)完成劳动任务。劳动者首要的义务是对工作尽心尽责,忠于职守,出色地完成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劳动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主人翁责任感,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钻研 职业技术,提高职业技能,掌握过硬的本领。
(3)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劳动者在劳动中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遵 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及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规程标准。
(4)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公民,在社会上,在家庭里,都要遵纪守法。在社会上违法乱纪 ,也会导致劳动权利的丧失。
此建议仅供参考,本人不负任何责任。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⑶ 劳动基本权利和义务
根据《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权利:
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有下列义务:
1.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⑷ 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1,劳动者的权利
(1)含义: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2)内容:劳动者的权利主要包括:①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劳动者的义务
(1)含义: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2)内容:劳动者的义务主要包括:①劳动者应完成的劳动任务;②提高职业技能;③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④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
(2)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的,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
(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劳动者在享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4)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⑸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力和义务有哪些
劳动者享来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自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单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⑹ 《劳动法》中规定的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劳动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⑺ 《劳动法》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权利有:1、同用人单位依法变更、解除、版终止劳动合同权的权利;2、职工推举代表或工会代表职工同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3、按照自己劳动数量和质量领取劳动报酬的权利;4、休息、休假的权利;5、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获得特殊劳动保护的权利;7、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8、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9、组织工会和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10、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11、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义务有:1、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水平;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5、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6、保守国家机密和单位业务机密等。
劳动者的权利就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劳动者的义务就是用人单位的权利。
⑻ 简述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依法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如下:
1、 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 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3、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 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 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6、 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7、 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劳动者的义务如下:
1、完成劳动任务,最基本的义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职业道德。
随着劳动制度的改革,劳动报酬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者付出劳动,依照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而及时定额的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则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违法这些应尽的义务,劳动者有权依法要求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获取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持续的形式劳动权不可少的物质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⑼ 《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的权利及义务规定如下: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七条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9)劳动法五项权利与义务扩展阅读:
劳动者职业培训
第八章职业培训
第六十六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六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第六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第六十九条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备案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规定,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七条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10)劳动法五项权利与义务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