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中有关五险的法律规定

劳动法中有关五险的法律规定

发布时间: 2022-05-12 23:31:33

❶ 公司没有给员工买五险一金,劳动法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目前的劳动法,只要是员工那么公司都是有义务给员工购买五险的,所以说,如果你所在的用人单位没有给员工购买五险,你是可以直接去当地的劳动局进行举报的。

❷ 劳动法对缴纳五险是怎样规定的

一、《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缴纳社会保险,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

二、依据国务院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新设立的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并自登记之日起20日内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转移手续。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者少缴。

因此五险一金是必须缴纳的。

❸ 劳动法关于社保缴纳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劳动法》关于社保缴纳的规定:社会保险属于国家强制性保险险种,任何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❹ 五险一金中哪些是劳动法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的

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内业保险,这三种容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公积金有单位和员工各自承担50%。
拓展资料: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一金:是指住房公积金。目前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在5%-12%,最高不能超过12%。
1:《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五条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❺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给员工买的保险有哪些

企业必须给职工缴足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也就是说公司必须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社保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法律分析】
具体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八;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百分之十二、百分之二;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百分之二、百分之一;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百分之零点六,个人不缴;工伤保险单位缴纳百分之二,个人不缴;公积金单位百分之十二、百分之十二。任何企业和只要是合法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都可以为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公司不缴纳社保是违法的。如果公司一直不缴纳社保,劳动者可以依法进行索赔。公司将面临以下后果:劳动者因为单位不交社保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一般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补偿金。单位不交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遭受损失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赔偿因此造成自己的损失。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一条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❻ 国家规定五险一金标准

法律分析:1、养老保险: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其中个人缴费比例为8%,单位缴费比例为20%。2、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相同,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其中个人缴纳比例为2%,单位缴纳比例为6%-10%。3、失业保险:由国家、用人单位和参保个人共同承担。个人缴纳比例为0.5-1%,单位缴纳比例为1.5%。4、工伤保险:由国家和单位为职工缴纳,职工个人不需缴纳,单位缴纳比例为0.5-1.2%。5、生育保险:个人不缴,单位0.8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一条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设立和职能由法律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第七十五条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

第七十六条 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修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❼ 我国关于五险一金有哪些法律法规和政策

最新的可以查一下《社会保险法》,包括了五险,不含公积金。

❽ 有的公司没有给员工买五险一金,劳动法是怎样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社会保险的规定有下面几条,供你参考:1、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4、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有关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❾ 劳动法新规定有五险一金吗

法律分析:有的。五险是《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规定的,一金是《公积金条例》规定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是企业的法定义务,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社保,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且不可变通。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5-02-06 15:09:35 浏览:271
法考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主 发布:2025-02-06 15:08:22 浏览:724
劳动法福建哺乳期 发布:2025-02-06 14:58:58 浏览:94
审议环保条例发言 发布:2025-02-06 14:57:38 浏览:757
信访听证会结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4:35:04 浏览:602
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久可以消除 发布:2025-02-06 14:32:33 浏览:576
去法院起诉去哪个法院 发布:2025-02-06 13:47:16 浏览:736
法考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发布:2025-02-06 13:46:41 浏览:24
银川律师电话 发布:2025-02-06 11:55:40 浏览:972
安阳免费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6 11:31:06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