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龄补偿
❶ 新劳动法 工龄满10年合同到期.公司不再续签,如何赔偿员工
公司不续签,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按照十年工龄计算。
❷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把工龄18年的员工辞退应当给予什么补贴
《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以下标准:
(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4)此处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❸ 新劳动法怎么规定买断工龄的补偿问题
买断工龄就是劳动合同法中的解除劳动合同,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劳动合同法是这样规定的:工作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标准的补偿,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
❹ 用人单位倒闭按劳动法遣散员工工龄最多可以补偿多少年
如果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劳动者本人月平均应发工资不高于当地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的,经济补偿年限没有上限限制,经济补偿金基数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劳动者本人月平均应发工资。比如在现单位工龄满20年不满20.5年就算20.5年,满20.5年不满21年就算21年,工龄满6年不满6.5年就算6.5年。
如果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劳动者本人月平均应发工资高于当地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的,那么经济补偿年限最高12年,经济补偿金基数为当地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比如在现单位工龄满15年不满15.5年就算12年,工龄满6年不满6.5年就算6.5年。
❺ 公司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计算工龄补偿时,08年以前的工龄怎么算按新劳动法规定的一年工龄补一个月工
按现劳动法走,如果低于全市平均工资,按全市最低工资走,高于最低工资的,按上年度平均工资,每一年一个月,不说过去。都按现在工资结算
❻ 新劳动法10年工龄被辞退补偿
法律分析:10年以上的老员工及有可能签署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但是无固定期限并不意味着不能辞退。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员工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的,用人单位可将进行辞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❼ 劳动法工龄补偿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其工龄补偿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时,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服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❽ 二十年以上的工龄经济补偿金怎么算只是每年补偿一个月么
二十年以上的工龄经济补偿,直接补偿12个月即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8)劳动法工龄补偿扩展阅读:
经济补偿的工龄的计算方法
第一,新的用人单位系由原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而来,劳动者的工龄原则上应连续计算。《劳动合同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7条规定:分立和合并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其实际情况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变更、解除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的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视为原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能依据《劳动法》第28条要求经济补偿。
因此,分立或合并后的用人单位欲变更原劳动合同,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对工龄是否连续计算也应如此,如劳动者不同意重新计算,则应连续计算。
第二,新用人单位与原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存在着人事调动关系,劳动者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因在人事调动情况下,实际上是产生了劳动关系的概括转移,即在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新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由原用人单位转移至新的用人单位,这种转移一般包括工龄在内,从而表现为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龄到新用人单位后连续计算。
第三,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基础上就工龄计算做出明确约定予以连续计算的,应予认可。
应当注意的是,原用人单位和新用人单位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不能否定其各自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独立性。通常说的关联公司,是指在出资或组织上有密切联系的两家或数家公司,如控股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参股公司与被参股公司、参股公司与参股公司等。
但这种出资或组织上的密切联系显然并不影响各个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也不影响各个公司对外法律关系的独立性。
《关于贯彻执行<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条明确规定:“派出到合资、参股单位的职工如果与原单位仍保持着劳动关系,应当与原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原单位可就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在与合资、参股单位订立劳务合同时,明确职工的工资、保险、福利、休假等有关待遇。”
❾ 38年工龄,如辞职按劳动法能得到多少补偿
员工在一个单位工作38年,如果主动要求辞职,按劳动合同法,不能给予经济补偿。
如果属于单位辞退,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最长不超过12个月。